桃园大溪.头寮生态步道.头寮宾馆

作者:Tony 撰文、图、摄影

人气 61
标签:

头寮生态步道位于桃园县大溪镇头寮,起点就在头寮陵寝旁,终点为慈湖纪念雕像公园, 全长1.2公里,是桃园县政府为强化两蒋文化园区观光资源,而于民国98年(2009)新完成的一条生态步道。

所谓的“两蒋文化园区”,并非指单一的景点, 而是串连两位蒋故总统在桃园大溪乡及复兴乡的四处行馆(大溪、 头寮、慈湖、角板山)而形成带状景点的合称。

两蒋时代,特别是蒋介石总统的时代,总统行馆遍及台湾各地山明水秀之处,何以独以桃园大溪能发展成为两蒋文化园区, 关键就在于两位蒋总统的陵寝都在大溪,一在慈湖宾馆,一在头寮宾馆。桃园县长朱立伦在任内,独具慧眼, 规划两蒋文化园区,政府开放陆客来台观光后,两蒋文化园区俨然成为桃园县观光的金鸡母, 每年游客高达二、三百万人。

几年前数次往来于桃园大溪、复兴之间登山或旅游,位于台7线路旁的头寮宾馆是往来必经之地。这里给人一种门禁森严,闲杂等人不宜停留的印象, 当时并未开放游客参观。如今头寮宾馆前辟有免费停车场,且建有一座大溪游客中心,已成为观光景点。

头寮生态步道

头寮生态步道位于两蒋文化园区,是观光级的路线,自然规划完善,称得上是一条五星级的步道。

宽阔的步道,洗石子为路面,除了一开始的前一百公尺,有石阶阶梯外,其余路段都是平路。 步道大致与台7线(北横公路)平行,沿着草岭溪的沿岸而行,沿途有乡野风光。

与溪为伴,溪水潺潺,便为步道增添盎然生机。头寮宾馆背倚草岭山,途中眺望不远处草岭山,读导览资料才知道, 这座山是桃园县唯一的一座火山。上一次喷发在十几万年前,形成了特殊的玄武岩地质。 草岭山原本拥有茂密的森林,先民来此伐樟制脑,使山岭变为光秃,后来芒草遍生,而被称为“草岭”。 如今山头已又见森林景观。

草岭溪的对岸,河岸谷地,多辟为农圃,农宅数户,错落其间。冬季休耕时,农民会在田里洒下油菜花、大理花、 波斯菊的种子,种植花朵,以涵养土地,因此在这段期间来访时,头寮生态步道沿途可以看见色彩缤纷的花海景色。 步道沿途也可以看到草岭溪的水圳设施,这些水利设施的历史可以追溯至清朝道光年间(1820~1850)。

头寮生态步道不长,又很平缓,单趟大约20分钟就可以走完。步道终点就是慈湖纪念雕塑公园了。 附近有大溪花海农场景点。

慈湖纪念雕塑公园

慈湖纪念雕塑公园是一处以展示已故蒋介石总统的铜像为主的雕塑公园,导览资料提及, 园内共有176尊蒋介石总统的铜像,而这个数字会随着时间而增加。

园内的蒋介石雕像,各种颜色都有,体积或大或小;或半身,或全身,或着军装,或着中山装, 或长袍马挂;容貌表情不一,或威严,或慈祥,雕塑的艺术水平也不一,或栩栩如生,或工艺平凡。

蒋介石总统的时代,被塑造为民族救星与世界伟人, 他的铜像普遍被竖立于台湾各地重要路口及机关学校。威权时代结束后,台湾走向民主, 又经历政党轮替,为解除威权时代的党国色彩,许多机关学校纷纷迁除蒋介石的铜像, 但蒋毕竟曾是国家元首,不宜任意丢弃铜像,铜像出处成了难题。

桃园县政府则表达乐于接收铜像的意愿,并将这些各地迁移的铜像安置于慈湖游客中心旁的公园内, 成立慈湖纪念雕塑公园,如今却也成为慈湖的一大观光特色。

蒋介石“民族救星”的光环早已随风而逝,如今他的雕像群立于两蒋文化园区,为台湾拼观光, 而慈湖的外来观光客以陆客为主,因此也为台湾赚进大把的人民币。蒋介石天上有知,看见人民币,应当感慨万千, 钞票上面的人头肖像,原本应该印着蒋介石,因历史际遇,却变成了毛泽东。

江山梦断,能不兴叹?游客无历史包袱,可以轻松游园。青山依旧在,古今多少事,尽付笑谈中。

头寮宾馆(大溪陵寝)

我生长于两蒋时代。蒋介石时代,我还处于懞懂的童年,对老蒋总统印象模糊; 而从少年至青年阶段,则已是蒋经国时代,所以我对小蒋总统较有深刻的印象与认识。

蒋经国的灵柩奉厝于头寮宾馆。头寮宾馆因此改称“大溪陵寝”,亦称“头寮陵寝”。

头寮的地名,则与清代开发此地有关。头寮是汉人在此建立的第一座脑寮。头寮宾馆建造于民国51年(1962), 背倚草岭山,为仿四合院的钢筋水泥平房建筑,朴实典雅,外观看起来只是一般乡间大户人家的居家建筑而已。

头寮宾馆前的大溪游客中心,原为驻地官兵的活动中心,现已改成游客中心,展示蒋经国总统生前资料, 可惜目前正在整修,无法入内参观。

今天是我第一次进入头寮宾馆参观。蒋经国总统的灵柩就安置于正厅内,灵衬外覆花岗岩。 四合院的其它空间则有蒋经国的办公室及家属私人的卧室、书房及餐厅等。

蒋经国是台湾最后一位政治强人。他逝世后,结束了蒋家两代在台湾将近四十年的统治。

大溪陵寝(蒋经国总统长眠之地)

民国61(1972),蒋经国出任行政院长,台湾正式进入蒋经国时代。

此时的台湾,正面临内外交迫的处境,既已被迫退出联合国,又遇上石油危机, 而人民已渐渐不满政治现状,起而要求改革不合理的中央政治体制(如万年国会、戒严体制),以回归宪法的民主精神。

蒋经国在经济上积极进取,大力发展台湾经济;政治上则保守谨慎,仅小幅度政治改革, 而无法满足台湾新兴中产阶级的期待,戒严体制,万年国会,依旧根深盘固不动。

蒋经国执政期间,先后爆发中坜事件及美丽岛事件,民主运动受到镇压,国内政治氛围愈趋严肃。 民国73年(1984),爆发“江南案”,台湾政府涉嫌派遣杀手赴美国刺杀美国公民, 更重创了台湾的国际形象。国内外咸认为这一事件的幕后指使者为蒋经国的儿子蒋孝武。

台湾面临内外瓶颈与难关,而蒋经国已来到了他的晚年。蒋经国在他人生最后的二、三年, 毅然启动了极具关键性且影响深远的政治改革。

民国74年(1985)9月,党外人士挑战戒严禁令,宣布成立民主进步党,一时山雨欲来,国人秉息以待,国际社会关注, 台湾政府是否会再次进行大逮捕。数日之后,蒋经国在党内会议表示:“时代在变,环境在变,潮流也在变。” 强调执政党必须以新的观念、新的作法,推动革新措施。蒋经国终于默许反对党的成立,展现出对政治改革的决心。

民国75年(1986)3月,蒋经国在党内提出“政治革新”案,成立专案小姐,研拟解除戒严、开放党禁、国会改革等重要议题。 同年8月,蒋经国接受美国《时代杂志》专访,表示“从没有考量过由蒋家成员继任总统。”这一年的年底, 他在国民大会重申,蒋家人“既不能,也不会”参选总统。

民国76(1987)7月15日,台湾正式解除实施长达38年的戒严体制,并开放国人可以返回中国大陆探亲。 次年,1月13日,蒋经国病逝于台北七海官邸。

蒋经国的登山岁月(翻拍资料)

蒋经国晚年推动的政治改革,确立了他的历史地位。

以当时蒋手握党、政、军、情治系统大权的政治强人地位,可以培植自己的儿子顺利接班, 一如今日北韩“家天下”的做法,而不会有任何阻力。但蒋经国并没有这么做。

蒋经国逝世之后的十几年间,党国体制逐渐瓦解,台湾虽然历经无数街头运动的冲突, 但过程大致平和,终于成功的从威权体制走向民主体制,成为亚洲新兴的民主国家。

民主化的台湾,议场变成菜市场,议员黑道白道都有,国会经常混乱,政府有时空转,不少人因此而怀念起蒋经国的时代。 以我曾经走过威权时代的经验,则不做如此想。强人时代,施政极有效率,不会有钉子户, 不会有街头抗争,不会有人敢阻挠政府施政,然而统治的风险,深不可测。

德国威玛共和时代,民主失序,政事空转,促成希特勒被万民拥戴而能强人崛起; 中共建国历经短暂欣荣之后,共党干部开始贪污腐败,于是人民热情拥护毛泽东“再革命”, 结果造成文化大革命的大浩劫。明君到了晚年变昏君,史书不乏其例,而像蒋经国到了人生暮年, 还能够自我克制,并以魄力进行改革,毕竟是历史罕见的例子。

民主时代,人民手握选票,可以定期改选国家领导人。政治人物即使权倾一时,一旦选举输了, 都得风度翩翩,说声抱歉,然后乖乖鞠躬下台。所以还是身处民主时代,风险比较小,不必怀念强人时代。

蒋经国总统逝世至今,转眼已经二十几年过去了。蒋经国身后,没有雄伟皇堂的纪念馆,没有纪念歌, 街头不见他的纪念铜像,各级学校学生不须背诵他的遗训或思想,而其影响自在人心,自有历史地位。

旅游日期:2012.05.02

旅行地图

——本文转载自Tony的自然人文旅记http://www.tonyhuang.idv.tw/@
头寮宾馆(大溪陵寝)。

头寮宾馆。四合院的建筑形式。正厅为已故蒋经国总统灵柩奉厝处。

头寮生态步道入口,位于头寮宾馆旁的台7线(复兴路一路旁)。

头寮生态步道入口。

步道前一百公尺为分段下行的石阶路,其余阶为平坦的步道。

头寮生态步道

草岭山,就在不远处,是桃园县唯一的火山。

草岭溪。

头寮生态步道终点,过马路,即接慈湖纪念雕塑公园,旁为牛角湳埤。

慈湖纪念雕塑公园,展示来自台湾各地的蒋介石总统雕像。

慈湖纪念雕塑公园。

相关新闻
新竹新埔.犁头山.文山步道
新竹竹北.六家林氏古厝群
新竹湖口.湖口老街步道群(1):汉卿步道.八角红楼
新竹湖口.三元宫古匾探究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