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银行再犯“毒瘾” 放贷凶猛或致钱荒更甚

人气 3

【大纪元2014年01月19日讯】(大纪元记者任义报导)钱荒与贷款投放创新高是2013年大陆银行的特征,其贷款投放迅猛的惯例在今年得以延续,业内预计1月全行业新增贷款将过万亿。中国经济的发展靠信贷的大量投放,犹如毒瘾一样难除,导致钱荒在今年更加严重。

钱荒与贷款创新高 去年上演双簧戏

中共央行15日发布2013年社会融资规模和金融统计数据,央行数据显示,2013年末M2(广义货币量)余额110.65万亿元,同比增长13.6%。全年社会融资规模为17.29万亿元,比上年多1.53万亿元。其中,人民币贷款增加8.89万亿元,同比多增6879亿元。

2013年新增人民币贷款达8.89万亿元,创出4年来新高,社会融资规模更是以17.29万亿元的水平刷新历史记录。同时大陆银行间资金流动性紧张也不断创出新高,银行间的拆解利率随之飙升。

在贷款量和融资规模纷纷创近年新高的同时,去年中国大陆银行间市场却频频上演流动性紧张的双簧戏。资金需求较大、央行流动性闸门收紧、同业市场疯狂拆借等因素共同作用下,大量本该投放到实体经济的资金,暗渡陈仓进入到投机市场。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去年的社会融资规模虽然攀昇至历史高点,但细细分析就会发现,其实相当一部分资金没有进入到实体经济,而是在银行系统里打转。

在专家看来,“钱紧”一方面是由于监管缺失的情况下,银行大量信贷资金投入到钱生钱的高收益领域,循环的雪球越滚越大,形成巨大的“钱窟窿”;另一方面,鉴于市场压力,央行又不得不投放更多的资金去填补窟窿,导致恶性循环不断上演,结果资金价格越来越高,企业融资难度越来越大。

1月新增贷款料过万亿 央行急发令

据《上海证券报》报导,至12日,国有四大银行1月新增贷款投放已高达3200亿,高于去年同期。市场人士预计,今年1月全行业新增贷款料将过万亿元。

去年同期四大行新增贷款投放为3700亿,并出现月初投放猛、月末有所收敛的现象。目前各银行有复制去年1月贷款投放节奏的势头,原因在于银行“早投放、早收益”的惯性思维。1月初贷款投放迅猛的并不限于四大行,有股份制银行分行对公部负责人表示,其所在行月初已将本月额度用光。

鉴于各银行投放贷款过快、过猛,中共央行17日下令,货币信贷部门要及时提示风险,引导金融机构加强流动性和资产负债管理,合理安排贷款投放节奏,防止资产过快扩张。

此外,近日中共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张晓慧在《中国金融》杂志撰文称,央行将使用多样化的流动性管理工具,要在必要时适当调节流动性水平。

信贷投放犹如“毒瘾”

专家认为,中共央行强制管控之下,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难有明显改观、并且国际资金大进大出等因素影响,今年银行资金流动性紧张现象将成为常态甚至更加严重。

在过去的20年间,中国经济数据增长之快可谓让全世界都诧异,但是近些年来,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的是否具有可持续性,各种质疑的声音开始涌现,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初期中共政府出台超大规模货币刺激政策以后,银行的信贷随之大量投放,后果就是不良资产的飙升,而维持经济增长仍靠投资,因此就好像毒瘾不断发作。2008-2012仅5年时间中国的负债率(债务与GDP比例)几乎翻番,从125%跳涨至215%。

并且事实上相对具有活力的中小企业资金严重短缺,而大型国有企业、政府背景企业却能轻易的获得贷款,这些贷款中有相当一部分被浪费在收益颇低的重复建设上。

通常投资效益可用两个指标来衡量:一是用每增加1%的投资,能拉动多少GDP;二是一元钱的投入,能产生多少GDP。2009年的这两项指标,远远低于中国上一个经济周期的数字。中共财政部副部长王保安日前撰文称,目前中国GDP每增长1美元,约需投资5美元;中国平均投资率达到近50%,有些省份甚至达到80%。

经济学家成思危11日表示,1992年-2001年的时候,平均一块钱的投资转化为五六毛的收入,现在只有两毛多,投资依赖症看来还没有能够解决。由于有投资的依赖症,货币供应就得增加,银行信贷就得增加。投资建了新项目没建成,还得继续投。

联络本文作者请发邮件到:dajiyuanren@gmail.com

(责任编辑:刘晓真)

相关新闻
美媒:影响2014年中国经济的五大晴雨表
任有财:2014年中国经济展望  宏观颓势延续危机将至
上海股市连坠四年 去年跌6.75%亚洲垫底
大陆银行新年房贷爽约 国管公积金遭挤提后收紧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