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沪港通本月启动或添变数

人气 2

【大纪元2014年10月07日讯】(大纪元记者古春秋综合报导)港媒10月7日报导,负责沪港通的香港三大财金机构在媒体面前,对已经准备了接近6个月并原定在10月启动的沪港通的时间表没有给出明确答复。所谓沪港通,是李克强为打破大陆权贵阶层的金融垄断,引入外部资本冲击权贵集团的阻力,倒逼改革的一个设想。近期由于中共江泽民集团在香港制造政局混乱,沪港通或遭遇一些变数。

香港三大财金机构:沪港通未有时间表

港媒《苹果日报》10月7日报导,香港和大陆两地交易所表示,经过近半年的筹备,沪港通准备工作进入尾声。但是,香港负责沪港通的署理财政司司长陈家强、证监会主席唐家成和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在被问到本月沪港通启动问题时,表示“正在努力”、“工作正在进行,何时开通不敢说”以及“还没有时间表”等。

值得注意的是,李小加早在8月时曾表示,沪港通将在10月落实,并会在“开车”前两周正式公布。如今被在场的媒体多番询问,他的口气没有了以往的肯定。

10月3日,德意志银行发表的一份报告表示,由于近期香港政局波动,沪港通的“开车”时间可能会延迟。

由于距离原定计划“通车”的日期越来越近,部分已申请成为沪港通首批参与者的券商非常关心正式启动的日子。上交所总经理黄红元10月6日南下与香港券商会面时透露,两地交易所在系统及法规上已做好准备,但开通日期仍要由监管机构拍板。

沪港通是李克强藉香港倒逼中国金融改革的设想

所谓沪港通,是由中共总理李克强4月11日在博鳌亚洲论坛宣布,中共政府有意在上海与香港股票市场之间建立交易机制。当日下午1点多,中共证监会和香港证监会即发布《联合公告》,宣称将在6个月内推出交易额度为5,500亿元人民币的“沪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试点(简称“沪港通”)。

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聂日明4月16日在英国《金融时报》刊文认为,中共利益集团早已形成盘根错节的势力,最难产生改革动力,只有来自外部的压力容易冲破这种格局,形成倒逼改革的局面。而中国资本市场的改善也需要从外部寻求动力。

本次沪港通的设计,就是在限定的交易额度之内通过境外资本和境内资本的自由出入,通过跨境人民币资金的有效渗透,降低利率,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冲击中共权贵的阻力,倒逼改革。

9月18日下午,李克强到中国银行上海自贸区分行考察调研发现,区内利率在5%左右,比区外低了18%~20%,他认为还有下降空间。李克强对周小川和尚福林表示,让大陆银行和金融机构把利率压下来是很难,最好的办法是通过改革来倒逼,让跨境的资金流入,迫使国内的资金成本下降。

中小企业在中共央行信贷宽松条件下依然融资困难

中国大陆经济缺乏实体经济的支持,完全依靠外部需求和投资拉动,经济结构非常脆弱。要发展实体经济,必须有银行信贷支持。然而,大陆金融行业一直被中共权贵阶层把持,将银行变成纯粹的食利机构,尽管最近中共为刺激经济,实施了宽松的货币政策,中共央行不断释放流动性。

然而,央行货币宽松无法解决企业资金饥渴问题,资金很多没有流入实体经济,银行为了利差把资金倒来倒去,同时把钱给自己的关系户,形成影子银行,整体推高了利率市场。

今年7月以来,企业“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等问题被中共国务院常务会议多次提及。

有媒体认为,中共央行的货币宽松并不意味着民营企业能拿到贷款,民营企业的融资成本高企,中国经济发展缺乏核心行业,社会消费疲软。没有实体经济的真正繁荣,中共央行的货币宽松和多年的印钞所制造的将是一个超级泡沫。

江泽民集团制造香港乱局 或对李克强金改造成破坏

李克强利用香港的市场资源倒逼大陆金融改革的设想,前提是香港必须保持繁荣和稳定。

时事评论员夏小强表示,香港的政治、经济和金融与国际社会保持完美的一致,为中国大陆的经济发展和政治转型提供了范例和可能。

但是,近期中共江泽民集团正在制造香港政局的混乱,激化香港社会矛盾,在曾庆红“香港越乱越好办”的授意下制造危机。

夏小强表示,香港一旦持续失控和长期瘫痪,一旦失去自由和人权的核心价值,失去保障自由经济和金融的环境,外资会立刻撤离,香港将会变成一座空城、空港。

江泽民利益集团为了一己私利,不断使香港事态升级,不惜毁掉香港。一旦局势继续恶化,不仅李克强的金融改革将会遭到破坏,世界和中国也面临失去香港这个世界金融中心和国际贸易中心的可能。

责任编辑:刘毅

相关新闻
中共欲股市沪港通 若实施沪市或遭投资者抛弃
“沪港通”设暂停机制 港交所:最后防线
香港交易所计划 设港元兑人币报价
传沪港通10月开通 专家议利弊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