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日:围绕中共削减国企高管薪资的怀疑

标签: , ,

【大纪元2014年08月22日讯】(大纪元记者秦雨霏编译报导)最近中共政府发誓削减国企高管薪资受到公众压倒性的支持。由于官方说辞强烈的民粹主义味道和高管享有的臭名昭著的优厚报酬,这丝毫不令人惊讶。但是,《华尔街日报》8月21日评论说,人们有挥之不去的担忧和怀疑:这样的行政措施对于将这个国家臃肿低效的国企改变为现代化和市场型企业有多大效果?

共产党新设立的深化改革小组周一开会之后发布了这项措辞模糊的决定。削减薪资的举动被视为遏制政府奢华运动的一部分,也跟反腐运动有关系。

国企高管被视为公务员

《华尔街日报》报导说,自从上一轮九十年代末国企改革,以及本世纪初国企高管启动了更加西化和市场化的薪资系统以来,高管的薪酬包已经迅速膨胀。

根据《21世纪经济报导》,2011年中国最大国企的高管赚得平均72万元年薪,这是这些公司普通雇员平均薪资的6.5倍,是私营企业普通雇员薪资的24.8倍。

批评者说,这在中国是一个明显的问题,因为国企获得纳税人的大量补贴,并且享有行业垄断。它们大多数高管受共产党任命,因此实际上被视为公务员。

可以理解,在痛苦的经济再平衡要求国企艰难转型为更高效和盈利性实体的时刻,为什么北京瞄准这些国企高管的钱包。

但是许多分析家认为,仅仅缩减高管的薪资错失了更大的画面。

不合理薪资系统是问题的根源

《华尔街日报》评论说,首先,在将国企转变为现代化企业的目标和不允许市场力量设定高管薪资水平之间存在一些内在的自我矛盾。

“国企高管薪酬的最大的问题是,它没有高到应有的水平,也没有低到应有的水平。”著名中国经济学家马光远在微博评论说。

“一些国企发展壮大,纯粹是因为市场力量和他们的高管作出巨大贡献。但是他们的薪酬不相容。其他公司依靠垄断存活,但是他们的高管在享有远远超过他们能力和贡献的薪酬。”

“一个不合理的薪资系统,而不是薪资水平,是问题的根源。”马光远说。

北京最新的限制国企高管的民粹主义呼吁也似乎跟当局作为新的改革措施正在推出的管理层激励方案比如股票期权以振兴国企的努力相左。

的确,即使中共采取更加严格的以业绩为基础的国企高管薪资系统,但是只要这些公司享受获得资源、资本和市场的特权,它们的盈利就常常实际上获得保障。

国企垄断更甚于高管薪资的不公平

《华尔街日报》报导说,最新的改革小组会议以及三中全会错过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打破盈利丰厚的行业诸如能源和银行的国家垄断。

三中全会承诺要在国企建立一个现代化企业管理系统,并实验所谓的混合股份制。后者基本上意味着引入私人投资者到国企。但是北京很快强调,战略性重要的行业,同时也是最盈利的领域,应该仍然紧紧抓在国家的手里。

只要这个关键问题不解决,中国的国企就有一切理由继续作为寻租的政府机构,而不是投资驱动型企业,不管它们的高管被支付多少薪资。

责任编辑:高静

相关新闻
著名药企4大陆高管被拘留 外媒聚焦北京打压外企动机
中共国企、央企现高管落马潮
因与习李对抗 近期国企高管落马判刑名单
江派“摇钱树”折断 今年逾30名国企高管落马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