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岁前当教授 4华裔分享经历

人气 181

【大纪元2014年08月23日讯】(大纪元记者周子聿波士顿报导)新英格兰玉山科技协会8月16日下午,在波士顿学院(BC)举行“40岁以下的大学教授”讲座,邀请四位华裔教授与年轻学生和学者们探讨了成为顶尖大学教授的经历,目的主要提供有意想留校成为讲师或教授者,多了解在高校里的职业发展生涯。主讲者有哈佛生物与医学院的副教授许雅捷(Ya-Chieh Hsu)、MIT生物系副教授卢冠达(Timothy Lu)、哈佛统计学系教授寇星昌(Sam Kou)和波士顿学院化学教授刘世元(Shi-Yuan Liu)。

出生于大陆甘肃省兰州市的寇星昌,毕业于北大数学系。本科毕业后到斯坦福大学攻读应用统计学博士。毕业后成功地被哈佛聘用当讲师,后来一步步升为教授。他说﹕“当大学教授一定要有激情和毅力,同时写作也是一项很重要的技能。”

BC的刘世元出生于台湾,后来移民澳洲,本科主修化学。后来到北卡攻读研究所。他说,澳洲和美国的高等教育非常不一样。虽然澳洲是一个很发达的国家,但是在科研上没有美国发达。在北卡大学的研究经历让他看到了世界,激发了他留校做科研和当教授的兴趣。

MIT的卢冠达谈到了start-up package,即指建立一个新的研究项目所需要的资金,和如何想大学所得和分配使用资金的问题。

哈佛的许雅捷来自台湾,表示要加倍努力,克服语言障碍。她建议年轻人要能掌握重要学术课题,开创新领域,带进新视野。

在后来的Panel讨论中,几位教授讨论了如何在短时间内拿到教授职位,还讨论在成为教授的过程中,曾经遇到过什么样的困难,又是如何解决的。

最后几位教授鼓励年轻学生如果想要走学术和留校当教授这条道路,要不怕困难,专心致志,要坚定不移地努力,同时还要保持一个积极乐观的态度。教授们还提醒学生,做科学研究是当教授必做的事,而且要做得很好。所以有意向在这一领域发展的学生要对研究有兴趣,最好多发表文章。

责任编辑:冯文鸾

相关新闻
马曾夏慧任玉山科协新会长
玉山科技协会高尔夫球联谊赛
如何申请大学及奖助学金
玉山科技协会举办高层次电脑科技研讨会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