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中小学生性教育同时不应忽略传统道德教育

“好奇心害死猫” 跨年龄推性教育 适得其反

人气: 28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015年04月16日讯】(大纪元记者伊铃,周行报导)加拿大安省自1998年以来第1次修订了性教育大纲,于今年2月公之于众,并将于9月开始实施。省府表示,目的是为了适应信息爆炸时代学生对性教育的需要。然而,修订后的课程内容冲击了各种不同的文化观念,令许多家长反感,社区抗议声不断。
  
家长反对声音最高的内容,包括3年级教性取向(包括同性恋)内容;6年级教自慰;7至8年级教性行为风险。
  
反对者认为,有些内容不合适在课室里以图文并茂的方式传授。安省家长联盟(Ontario Parents Alliance)成员刘女士在3月26日的抗议活动中称,她对3年级教性取向概念不满,她认为这年纪应该教的是传统价值观。
  
多伦多闻启文化艺术学校庞校长表示“这个新教程,已经超过了大多数家长能接受的尺度。” 来自中国的移民庞校长说,按她以前的经验,“孩子的好奇心大过求知欲,也大过理智的逻辑分析能力”。“学生被那些图片吸引,老师讲的话都没听进去”。学生不会像成年人那样,以学术的眼光看待这些东西,家长都有自己的成长经历,他们知道这些。
  
安省注册中医师刘新生表示,客观的讲,安省政府推出新版性教育课程,与中、西方传统道德价值观不相符。把性行为当作普通的消费选择摆上讲台,未涉及性行为的责任和后效应。既没有把道德教育列入其中,也没有考虑到该年龄段学生的接受能力、心理、生理特点,很可能会激发孩子的好奇心,起误导作用。
  
时事评论员李天明说,他理解政府是为了应对社会变化而推出这新教程。但是,传统家庭里连提出都不允许的东西,要在课堂上讲的话,当然对家长冲击很大,“与人们的道德、文化及宗教传统都可能不相符”。学校的性教育应只包括人体生理健康知识及传统的性关系,这样不至于惹怒那么多家长。

传统道德教育规范人的行为

刘新生说,在过去,中国和西方的传统道德价值观相似。中国的传统道德准则是约束人的欲望,强调人要规范自己的行为。虽然历史过程中也有开放和败坏的时候,类似于西方的性自由,但主流一直主张要规范人的行为,抑制人的不好的欲望。
  
他说,在中国传统习俗里,性教育这一块是家长的责任,家长首先会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过去有“三纲五常”,“男女授受不亲”,人的行为是规范的。
  
刘新生谈到,青春期之前的孩子还是一张白纸,天真纯洁,没有性意识。这个年纪是进行道德教育的黄金时期。在过去,中国的孩子在小学阶段根本不需要讲这些东西,更不会摆到台面上去讲。从中医的角度来讲,青少年性行为会耗伤精气、肾气,影响生长发育;还会导致无心向学;女孩还可能怀孕。太小的孩子虽然可能没有怀孕的风险,但对他们心里创伤很大。
  
“西方经历过五、六十年代性自由的痛苦。当时很多家庭被破坏,私生子、被遗弃的子女很多。如今,在自由主义和科学的大旗下,很多非主流的东西又被摆到台面,当作正常的来做,结果带来很大的副作用。这在中国和西方传统文化中其实是不对的。”
  
刘新生认为,安省政府想通过推广性教育来防范,提前给孩子灌输,避免他们被不良信息左右,从这个角度,它也有合理的成分,也许出发点是好的。现在时代变了,社会环境和古代不一样。古代没有这么多开放的媒体、视频等,当今时代性信息放浪。孩子上网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信息,他们确实存在这种危险。
  
刘新生说:“最根本的办法是宣教传统道德,抑制人不好的欲望。否则的话,这种跨年龄的推性教育,可能起反作用。因为人有好奇心,本来不懂,现在老师讲出来了,小孩就好奇,就会去找、去看,结果带来副作用。如果一个人有正统的信仰,自主抑制人的不良欲望,自身有免疫力,就不会受到伤害。”

性教育课程影响社会道德与稳定

李天明认为,性教育课程会影响整个社会道德与稳定。他说,学生的好奇心很强,在课堂上图文并茂地讲那些内容的话,“学生心里可能会浮想联翩,有的人可能会去尝试,有的人会上瘾”。结果可能使校园出现更多性骚扰问题。
  
其实,社会上的性骚扰,已经严重到使省政府今年3月6日宣布一个花费4,100万元去打击性侵犯及性暴力行为的计划,其中包括要求高等院校建立具体的应对措施。
  
李天明称,各种性信息泛滥的结果,使有些人脑子里总是装着这些肮脏的东西。他遇一些男士,在公开场合就可以开有侮辱性的性玩笑。
  
他说: “印度过去1、2年连续出现群奸外国女游客事件,我问一些印度人怎么看。”李天明说,这些印度人说,是因为现在很容易看到色情电影,刺激起人的魔性,“他们要去模仿,去放纵自己”。
  
他说,孩子是纯真的一张白纸,如果接触不好的东西多了,可能会使人性堕落。“人性中恶的东西被无限释放和扩大,会使家庭的伦理关系动摇,使社会的根基动摇。”

责任编辑:岳怡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