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丹:印度建贫民窟博物馆是为了遮羞?

人气 226
标签:

【大纪元2016年02月20日讯】近日,某西班牙艺术家将要在印度孟买发起一项“欲建造全球首座贫民窟博物馆”的计划。这座位于世界第二大、亚洲最大的“达拉维”贫民窟的小型移动式博物馆,即将在2月开馆,展出由此地贫民制造的各式各样的物品,比如陶器、纺织品以及回收品等。热衷于实施这一计划的组织方表示,“达拉维设计博物馆”将会挑战人们对贫民窟的偏见,彰显贫民窟居民的创意才华。

然而,这项本无可厚非、或具有现实意义的计划却被中国的专家学者误读,认为这是印度人“为了遮羞”想出的好办法。不得不说,这种说法本身就暗含着歧视的意味。如果在他们看来,贫穷是一种“羞耻”,那么,我们必须看到,全世界无论发达与否、文明与否的国家,似乎都毫不例外的存在着这种“羞耻”。有富人、就有穷人,这是人类社会根本无法抹杀的现实。而反观中国,这种“羞耻”则更可谓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此外,中国的专家们或许未曾留意,把贫民窟建成博物馆,非但起不到“遮”的效果,恰恰相反,更有可能招来更多人围观。事实上,早在《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这部经典大片在全球热映之后,孟买的“达拉维”就已然成为用来招揽游客的观光景点。2010年,英国查尔斯王子甚至高调宣称,“孟买棚户区为世界性的城镇模型,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条比西方建筑更为良好的、使激增的城镇人口得以居住的方法”。既然连文明、发达国家的王室都予以肯定,印度就更没有必要遮什么羞了。

说起来,大凡公民具有成熟、理性的认知,应该都不会将物质条件的匮乏视为“羞耻”,而贫民窟在城市的某片区域形成气候,某种程度上也是“土地私有”在为穷人提供一线生机。中国自古就有“人穷志不短”的说法,投射在今时今日印度要打造以呈现“穷人也有创造力”的贫民窟博物馆的计划上,真可谓是相得益彰。如创办者所说,假如全世界都能看到印度的穷人也有勤勉、开创的精神,那么在贫民窟建造博物馆,就该被视为是穷人脱贫致富的机会与希望。

值得一提的是,当下中国的穷人似乎并没有这样的机会与希望。不仅是因为类似在贫民窟建博物馆的设想根本就不会被提及,更重要的是,那些不以“贫民窟”为名、却胜似贫民窟的居住区早已被官方犹如扫垃圾一般,夷为了平地。北、上、广、深的“城中村”多年来一直被贴着“脏、乱、差”、“影响市容市貌”等标签,使长期租住在那里的穷学生、农民工被驱逐殆尽,房子也被拆的拆、毁的毁。哪怕这些毫无经济基础的穷人群体都难能可贵的拥有着想靠自己的努力拚搏实现自我价值的理想与志向,也无法获得继续在“城中村”这类贫民窟居住的权利。

如今的中国,贫困人口众多,加上打工者的迁移而造成很大一部分流落在城市的各个角度。除了“城中村”这类显而易见的大型贫民窟之外,一套住宅内蜗居着十几、二十人的“蚁族”,住在建筑工地集装箱中的“柜族”,甚至是无奈钻到地下的“井族”,都共同构建着不易被人发现的无数中、小型的贫民窟。事实上,就连这些“藏在深处”的、只让租不起、更买不起房的穷人拥有一片屋瓦的栖息之所,也被拿着官方政令的城市管理者破门而入,最终被强拆、缔除。

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的贫民窟不仅已被自己轻视、认为是唯恐避之不及的“羞耻”;甚至为了避免“遮”的麻烦,干脆来个“快刀斩乱麻”,让其突然消失、瞬间蒸发。然而,这种与清除垃圾无异的方式,将给国家带来最终都无法回避的问题,那就是“人怎么办”。那些不能在瞬间就自行解决住房问题的穷人,他们又将何去何从呢?即便在那些“爱干净”的管理者眼中,他们如同垃圾一般,但无论如何,也该给他们留出一块“垃圾存放地”啊!

于是,每当我们对“消除贫困”的口号表达着内心的决绝之音时,或许更应该反思,若这样的中国梦是一个需要时间来推行的过程,那么,我们是否要给那些暂时还无法脱离贫困境地的穷人得以改善的时间、转圜的余地;给那些并无大志、只想“赖活”着的穷人得以生存的空间以及活下去的权利呢?相比消除贫困,或许我们更应该承认贫困、面对贫困,如此才能不走极端、寻求理性之道。

责任编辑:莆山

相关新闻
关怀贫童  华航董座与S.H.E将访印度贫民窟
中国户籍制度PK印度种姓制度
《贫民富翁》结束首天公映 媒体观众一片好评
《贫民富翁》票房破3亿 内地冲三千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