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恒:我的密码 你的刀刃——18岁同窗憾事

人气 320

【大纪元2016年08月04日讯】今年高考,山东胶州市一中考生常升因体育成绩优异,信心十足地报考了陕西师范大学免费师范生。7月23日,第一批征集志愿发布,常升惊讶的发现,自己榜上无名,可是比他分数低的同班同学郭某被录取了。而且学校还没招满,还剩一个名额。这是为什么?查阅报考记录后,常升呆若木鸡,自己的高考第一志愿如假包换般,竟显示为鲁东大学教育专业。也就是说,电脑记录表明,常升根本没第一报考陕西师大。

农村家庭出身的常升本指望一炮打响凤凰梦,谁料命运的小船颠覆的不明不白。痛苦中他回忆起,7月5日,他和挚友郭某结伴去体育老师办公室填志愿。两个18岁的青春同窗心无旁贷地轮流坐到同一台电脑前,人生第一次的启航,而且第一志愿不约而同,两个青年郑重而兴奋。常升记起自己先坐在电脑前报名,郭某就站在旁边,因为是贴心好友,常升压根没想到避讳一下考生证号特别是登录密码。

电脑无情的显示,仿佛印证了常升最不愿相信的事实:报考志愿于7月5日上午10点完毕,却又于当日下午4时许被人修改了,而且是两次(按规定,一名考生只有两次修改权利,两次权力用完后,板上钉钉,再无更改余地)。是谁这么狠?消息传开,郭某主动向老师承认擅自改动了常升的报名志愿,理由是希望自己录取几率大一些。

18岁的常升感受到两种尖锐之痛。高考志愿大学擦肩而过,加上青春挚友的背叛、暗器手刃--就像俩人热议过的武侠小说里描绘的,一刀致命,毫不留情。究竟哪种痛更难以承受,恐怕只有常升自己心里清楚了。老实的常升发到朋友圈里的求助文中,有这么无奈的一句:“对于我,社会是一张白纸”。18岁,心酸至此,观者不胜唏嘘。常言道,不经过长夜痛哭不能长大,虽然很多人都有第一次为社会的狡诈心碎的经历,毕竟,社会“原来并非白纸一张”是谁都不喜欢在18岁就看到的。

常升高考志愿被篡改,面临无校可上的事件持续升温,各方的关注度越来越高。8月3日,警方公布以对郭某采取强制措施。18岁的郭某面对千夫指,而且在看守所悔恨交加想要自杀。郭某父亲,45岁的一家服装厂老板,坐在豪华车里接受记者采访时,嚎啕大哭。

网上对郭某损人利己行为的谴责占大多数。但也有人忧心忡忡地发问:18岁,就这么有心机,有手段了?其实这个问题不难解答。就拿常升事件来说,事发后,双方家长见面协商。郭某父亲提出会动用关系保证让常升有学上,或者拿出10万元赔偿金,条件是签一份“谅解书”,今后常家再也不提此事。这种用人脉或金钱打点一切,息事宁人的处事方式很有浓浓的中国特色,或许能披露出郭同学受到的是怎样的家庭教育?

另外,影响18岁的年轻人的,除了父母,当然就是教育环境了。学校教育又如何呢?中国的校长老师往往给人一种对考试作弊、打架斗殴深恶痛绝,义愤填膺的印象。可是,考生高考志愿被篡改,在近年的报告中,还有不少是老师亲自所为的。2011年,安徽省全椒县三圣中学37名高考生志愿被改;2012年,河南省周口卫生学校14名学生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志愿被篡改,涉事教师涉嫌为高职院校招生抢生源,借机可以吃回扣。而密码是事先,老师以“保证高考公平,怕学生丢失,代为保管”为由,利用职务之便窃取的。

为人师表的成年人们,都在做着徇私舞弊,戕害别人命运图利的事情,怎么能教育出不作弊的学生?整个社会的环境到处充满欺诈、伪善,用一句网络流行语来说:总有一种方式能让你中招。郭某的行为固然可耻,但是社会、教育领域、家长等方方面面丧失诚信,是否也该反省一番?

有人吐槽说:“连自己的密码都不知道保护的常升自身也有责任”,马上遭到网友们反驳--“连同窗都没办法信任的时代到底怪谁?”是啊,常升出于天真,出于信任,没有向郭某保密,但并不等于郭某就借机行窃的行为正当。北京野生动物园自驾游女子擅自下车不守规则,被老虎咬了,的确是女子咎由自取。可是,人间社会并不适合这一价值判断,难道人性应当险恶如虎吗?高考志愿被篡改,不能说是本人不保护密码,轻信友人的责任,而应该从社会整体的道德建设上找原因。

责任编辑:朱颖

相关新闻
中国大学生成抑郁症高发人群
鉴恒:“五道杠”神童和党龄一天的妇女主任
高考登场  台东到考率7成6
中国掀第三波移民潮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