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元专栏】胡平:也谈乡愁

胡平

人气 8
标签: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1月7日讯】在悼念王若望先生的会上,不少与会的异议人士表达了浓厚的思乡之情即乡愁。所谓乡愁,实际上也是一种民族主义。

民族主义是一个相当庞杂的概念,有关民族主义的定义多达几十种,其中许多种是含贬义的。这里,我简要介绍英国哲学家伯林(Isaiah Berlin,1909-1997)强调的一种文化民族主义。这是一种天然生成的民族主义,也是最不具有侵略性的民族主义。

按照伯林,这种文化民族主义以德国诗人兼哲学家赫尔德(Jonathan Gottfried von Herder,1744-1803)的阐发最为有力。赫尔德强调归属感。他认为,人既需要吃喝,需要安全感和行动自由,也需要归属某个群体。假如没有可归属的群体,人会觉得没有依靠,孤立,渺小,不快活。乡愁是最高贵的一种痛苦感。所谓有人性,就是到某一地方能够有回到家的感觉,会觉得和自己的同类在一起。赫尔德不讲种族也不讲血统。他只谈乡土、语言、共同记忆、习俗。寂寞不是因为没有别人共处,而是因为周围的人都听不懂你的话;必须是属于同一社群的人,彼此能毫不费力地–几乎是出自本能地–沟通,才可能真正听得懂。赫尔德不相信有所谓世界主义。他认为人们若不属于某个文化,是无从发展起的。即便人会反抗自己的文化,把文化整个变样,他还是属于一个源源不断的传统。新的潮流会产生,但追根究底,人还是从自己的那条河而来。这个在潮流底部的固有传统源头,有时候虽然会整个改头换面,却始终在那儿。然而,这源头如果干凅了,例如,有些人生活在某个文化里,却不是这文化的产物,他们在生活环境里找不到归属,不觉得和某些人有亲切感,不能讲自己的本地话,这会造成一切人性特质严重脱水的现象。

如上所说,流亡的异议人士怀有深刻的乡愁是极其自然的,它正好证明了异议人士的中国性。即便象《河殇》那样的激烈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张,按照伯林的分析,实际上也还是非常中国的。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文章
    

  • 大陆爱国者的流氓相 (1/7/2002)    
  • 【纪元特稿】廖天琪: 漫谈欧元 (12/24/2001)    
  • 胡平:【书评】听“假洋鬼子”谈民族主义——读林培瑞《半洋随笔》 (12/5/2001)    
  • 南斯拉夫柯索伏省选举温和派阿裔领袖称胜选 (11/19/2001)    
  • 张菁: 常被出卖的中国民族主义 (11/18/2001)    
  • 张菁: 常被出卖的中国民族主义 (11/6/2001)    
  • 魏京生﹕狂热的爱国主义 (11/6/2001)    
  • 笑蜀:中国部分新左派人士选择与恐怖主义站在一起 (10/17/2001)    
  • 以色列观光部长遭巴解暗杀 伤重不治 (10/17/2001)    
  •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奈保罗敌视回教 (10/12/2001)    
  • 张启中: 美国被炸后,台湾统派知识份子为何叫好? (10/11/2001)    
  • 911折射自由主义和新左派激烈冲突 (10/5/2001)    
  • 【纪元特稿】中国的转型与和平-写在诺贝尔和平奖颁奖前夕 (10/5/2001)    
  • 樊百华:反恐怖必须反专制 (10/3/2001)    
  • 丑陋的流氓民族主义心态 (9/30/2001)    
  • 美国九一一悲剧报导对北京新闻开放的启示 (9/26/2001)    
  • 陶杰: 天国与地狱 (9/24/2001)    
  • 陶杰: 中国式伪逻辑 (9/23/2001)    
  • 陶杰:“摸了一座炮楼” (9/21/2001)
  •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