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农”问题解决不易

人气 1
标签:

【大纪元11月10日讯】(美国之音记者熊健北京9日报导) 江泽民在十六大的报告中说,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大任务。中国大约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在农村,加上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相信对中国的农业、农村和农民会带来巨大的挑战。因此,“三农”问题可能是正在召开的中共十六大讨论的问题之一,而解决农村基层治理结构问题则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

来自山西大寨的共产党代表郭风莲在接受记者访问的时候表示,三农问题是中国面临的一个比较大的问题。要妥善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从农字上作文章,也就是农业朝养殖业、种植业、高科技发展。而另外一个就是农业产业化调整。她说:“农业产业化调整对发展我们国家经济来说,我感到是一个主导性的作用。如果农民不搞高科技,不搞农业结构的调整,我感到我们发展也是很难的。我感到开完了十六大以后农村的变化会越来越大。我们下决心把贫困的帽子摘掉。”

郭风莲指出中国加入WTO后到了2005年中国的农业就向世界市场开放了。农民想种什么就种什么,看到市场缺什么就自己向市场投入什么。她说中国以前是粗形的农业,有些地方只能种玉米,而引入高新技术之后,就可以种植果蔬菜:“比方说大寨是种玉米的,现在大寨发展了养殖业,万口猪场、牛场。肉类东西到2005年以后就可以投入到国际市场了。”

来自吉林省的中共代表汪洋湖认为,中国的农业只要搞结构调整,它的发展是很有潜力的,是很有前景的。通过城市化,工业化的思维推进农业,中国的就业问题就能够得到解决。

*农业问题也是政治问题*

可是香港科技大学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李稻葵博士却指出,中国的农业问题说白了不只是一个经济问题,还是一个治理问题、政治问题。他说目前农村基层政权自我约束力很差,给农民造成很大的负担:“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对中国农村的稳定,对中国农业继续发展阻碍很大。农村问题,农民问题,农业问题我估计十六大会讲一些纲领性的报告。”

李稻葵进一步分析说,中国最基层的农村政府对农民的税收太重,而且很多税收打着集资、投资的名义,打着为农民谋福利的名义。实际上投资的效果非常差。李稻葵博士说,讲白了就是说这些人是从农民身上收了钱,进行投资项目是为了进一步的升官,为了仕途进一步上一个台阶来投资打基础的。这是非常不公平,不合理的事情。因此他认为应该精简农村的治理架构。

李稻葵说:“首先要取消最基层的农村政府的财政。镇政府需要的财政支出是由县政府来出。这样子县政府就可以约束镇政府,使得镇政府不能够对农民随意伸手。这是一个确实可行的方案。”

李教授认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是一个派生的问题,他说如果农民的负担减轻。如果镇政府、村政府对农民的生活不要过分干预,农民自然会找机会出去:“劳动力转移也好,他自己作副业也好,这个本身它是一个经济的过程。严格的说是不需要政府进行干预的。经济本身农民本身会发掘出路的。”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办案人员刑讯逼供,三农民屈打成招
中国农村面临一场新的变革
宾川农村新时尚 电脑成结婚嫁妆
农村政策难抗入世冲击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