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元专栏】林保华: 香港二二八﹐祸胎董建华

林保华

标签: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3月14日讯】在没有人愿意和敢于同董建华连任特首争锋的情况下﹐董建华自动连任。根据规定﹐特首候选人必须有由北京设计的八百名选举委员中至少一百人的提名﹐才有参选资格﹔提名从二月十五日开始﹐二月二十八日结束。董建华在二月十九日递上参选表格时﹐就已经有七百○六人参加提名﹐后来还有人陆续参与﹐最后董得到七百一十四人的提名﹐支持率高达九成。提名者这样多﹐显然是一种政治上的表态﹐讨好董建华﹐也避免得罪北京。然而如此一来就等于是记名投票﹐没有参与提名的“一小撮”人成了暴露在光天化日下的“反董”人士。也因为“反董”人士不到一百名﹐因此没有任何一个人有被提名同董建华竞争的可能。这就是中共所谓的“民主选举”。

董建华在“二二八”自动当选实在不是一个好意头。长期以来﹐“二二八”是台湾悲情的象征。要向台湾垂范“一国两制”的香港﹐居然选择这么一个日子来作为董建华当选的节日﹐说明有关人太缺乏政治智慧。

为了配合这场闹剧﹐董建华挖空心思营造气氛﹐利用媒体塑造他的亲民形象﹐拒绝市民要他参加公开论坛的要求﹐避免被公开质询而大出洋相﹔北京更一再表态支持董建华而愿意在经济上要给香港好处﹐拟成立中港自由贸易区和考虑允许大陆资金到香港炒股票﹔而最重要的一环是为董建华多年来执政的失败寻找替死鬼﹐他们是作为“港英余孽”的香港公务员﹐去年年初炒掉政务司司长陈方安生就是前奏。

但是经济数字始终抹不掉董建华这个祸胎的无能。统计处公布的数字﹐去年十一月到今年一月的失业率是百分之六点七﹐创香港历史新高﹐较上一个月激增○点六个百分点﹐比台湾﹑日本﹑南韩﹑新加坡和中国官方数字的失业率高。董建华和财政司司长梁锦松都被迫承认失业问题还会继续恶化。

而政府的财政赤字也日益严重。这是结构性赤字﹐主要是因为大陆统一香港后﹐两地的进一步融合﹐造成税收﹑投资和卖地收入减少﹐通货紧缩的情况长期得不到改善﹐而政府支出却未能减少。

二月下旬﹐政府检讨公共政策财务小组公布他们历经两年的研究结果说﹐小组发现香港财政已经亮起警号,今年财赤就有六百六十亿元,在未来二十年每年会录得超过五百亿赤字,财政储备到二○○八至○九年度就会完全花光。

消息引起香港震动﹐但是学者质疑港府的动机﹐认为数字很夸张﹐如同前两年为了请求北京释法推翻终审庭对出生在大陆香港人子女申请居港权的判决﹐故意夸大可能申请居港人数﹐吓唬市民来接受北京对香港司法独立的干预。而这次是为公务员减薪和增设消费税造舆论。当局更加不时抛料揭露一些公务员队伍中的懒散和浪费等情况来配合﹐造成市民对公务员的不满﹐以便支持对公务员裁员和减薪。而借裁减公务员可以推行董建华的“部长制”﹐从公务员队伍外﹐特别是亲北京的商界组成自己的班底。然而如果香港“回归”十年后就花光英国人留下丰厚的财政储备﹐这“苦肉计”也太过分了﹐因为“一国两制”还有什么优越性可言呢﹖

三月六日港府提出财政报告﹐这是“爱国学生”出身而在去年从商界转任的财政司司长梁锦松的第一个财政报告﹐主要解决财政问题﹐裁减公务员和削减他们的工资是主要方式。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一百条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前在香港政府各部门﹐包括警察部门任职的公务人员均可留用﹐其年资予以保留﹐薪金﹑津贴﹑福利待遇和服务条件不低于原来的标准。”所以估计减薪的幅度应该不会大于百分之四点七五﹐以保证他们的工资不会低于九七年“回归”之前﹐避免有违反基本法和“今不如昔”之感。为了增加政府收入﹐还要开增“陆路离境税”﹐也就是香港人从陆路离开香港到中国大陆都要缴税。港府本来应该鼓励和方便中港交流﹐现在穷到要加以“阻碍”而可知其困境。

由于董建华突出了“商人治港”的色彩﹐政府还违反过去传统加强了协助商家干预经济角色﹐从而得到商界和亲北京与计划经济色彩学者的赞扬﹐但是<亚洲华尔街日报>却发表社论称之为“香港最黑暗的一天”。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章天亮:慈悲与惩罚
【人物真相】杨慧妍:中共金融爆雷的牺牲品?
冯睎干:彭定康仗义执言
【名家专栏】摧毁共产主义从各州开始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