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大学毕业季竞争激烈 “包过内推”广告再起

人气 1488

【大纪元2024年06月18日讯】大陆大学毕业生的毕业季到来,网络平台上,一些求职中介推出“名企实习”“内部推荐”等项目,有的要价高达十几万元(人民币,下同),号称只要收到钱就能给安排实习机会,甚至拿到正职。然而也有些人付了数万元后才发现被骗。

大陆青年失业率高、求职市场竞争激烈,应届毕业生正面临就职焦虑。毕业临近,看准大学毕业生的焦虑,各类“付费实习”“包过内推”广告又多起来了。

新华报业网18日报导,临近毕业,重庆大学生刘明玉为找工作而焦虑。5月,他在某社交平台上刷到一则“内推中介”的消息。

对方表示可以修改简历、讲授面试技巧,甚至可以“保送”岗位,将简历直递给总经理。收费从199元到19000元,随着服务内容的丰富而逐渐升高。

“很多学生在毕业求职时,想给自己的简历加分,前往名企实习的需求较为强烈。”辽宁招才人力资源咨询服务公司副总经理杨兵说。

“闲鱼平台”上一名求职中介表示,可办理几大投行、各大互联网“大厂”的实习和“内推”业务,“实习offer每个岗位8000(元),通过率100%”。

被陆媒记者咨询几大投行有无正式岗位可以“内推”时,对方表示,这些岗位硬性要求高,如果满足名校毕业、金融专业硕士等条件,25万元可直接推荐入职。对方还甩出一家要价11万元的央企旅行社岗位。

此类“付费实习”和高价“内推”信息多集中在闲鱼、转转、小红书等平台。部分卖家将关键词设置为“shixi”“PTA(兼职助理)”“四大”,避开平台的关键词限制。

在这些平台上,卖家公开宣传时一般只说提供简历修改、内部推荐、面试辅导等正规服务,要价只有几百、上千元不等。但客户按照提示添加卖家微信后,他们会私下承诺“包过内推”,但要价非常高。至于“包过内推”的办法,有的宣称请来应聘企业的老员工给求职者做“一对一”培训,有的透露拥有直通企业上层的内部关系。

报导说,一些求职中介推出的“名企实习”“包过内推”,背后其实是一种诈骗套路。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以“内推”为关键词搜索,发现有不少求职者反映求职中介“虚假宣传”“消费欺诈”“拒不退款”。

今年5月,一名消费者投诉一家企业开设“内推班”,承诺可以直通电网、烟草等国企,诱导消费2万多元。另一起案例中,不少人投诉商家开直播海量招揽学员,声称“求职者只要拥有大专及以上学历,85%可以内推到娱乐圈工作”;结果数十名学员上当,涉案金额将近100万元。

“有的中介机构声称可以‘内部推荐’,并拿‘包过’做噱头,其实瞄准的是求职者与招聘者之间的信息差和渠道差。”在一家短视频平台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丛女士表示,“有些中介即便承诺‘不过退费’,也是在凭借录用概率赚钱。”

“现在互联网大厂招聘越来越规范,即便是内部员工推荐的求职者,与其他求职者的待遇也基本相同,都要经过笔试、面试、背景调查等关卡。”腾讯人力资源相关负责人表示,“以腾讯为例,内推只是一种简历投递方式,你可以通过介绍人了解自己有意向的岗位和业务,更加有针对性地准备面试,但这并不是一条必过的捷径。”

辽宁同方律师事务所律师刘燕说,如果求职服务以“付费内推”为名提供不实信息或者存在欺骗、诱导行为,可能构成合同违约;若中介机构实施上述行为时存在非法占有的目的,且骗取财物达到一定数额,则可能涉嫌诈骗。

业内人士称,有的企业即便存在内部渠道,那可能是中介机构与企业内部人员相互串通的违法行为;一经查实,这样的招聘结果也归于无效,求职者将面临“竹篮打水一场空”的后果。

几年前,腾讯集团曾发布过一起反舞弊调查:多名员工与外部求职中介合作,由中介机构负责招募实习生,腾讯员工负责安排实习生进行虚假的远程实习,从中分利。

责任编辑:方晓

相关新闻
大学毕业典礼出状况 毕业生每人获退费250美元
大学毕业五年收入最高16个专业 工程占9个
大陆硕博生人数惊人 专家:推迟毕业仍失业
预测失业峰值未至 将再有26,000人失业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