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焦点】凌锋:“本土经济”未发先破

凌锋

人气 1
标签: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1月21日讯】今年元旦﹐香港特首董建华吹嘘香港“本土经济”的成效﹐这是董建华和他的财经班子为振兴香港经济祭出的一个法宝。据董建华所说﹐是项措施解决了2500人的就业问题。由于一月八日是董建华发表施政报告的日子﹐所以人们估计这项伟大成就将会列入他的施政报告中。但是结果并非如他当时所吹嘘的那样﹐因此只好降低调门。

董建华所指的“本土经济”﹐包括上环大笪地、黄大仙腾龙墟、深水?电脑节和西贡露天茶座等一些经济项目,据称除了提供就业机会;更重要的是由于人流增加,周围的商店、食店生意也开始好转云云。其中最著名的是位于上环的大笪地。大笪地本来同九龙油麻地的庙街﹑旺角的女人街(通菜街)齐名﹐其实就是台湾的夜市﹐后来因为八○年代发展港澳码头而将大笪地撤销了。去年十月﹐大笪地恢复经营﹐应该很有吸引力﹐特别容易引发怀旧潮。但是那时媒体就报导“旺丁不旺财”﹐也就是凑热闹的人多﹐掏腰包买东西的人少。在董建华吹嘘其成就时﹐多家媒体却报导大笪地掀起结业潮﹐因为好多是亏本经营。这同香港经济的整体表现有关。而位在黄大仙区的腾龙墟虽然人头涌涌﹐却抢走了附近屋村商店的生意﹐迫使那些商店要结束营业﹔也就是说﹐这里创造就业﹐那里制造失业﹐因为资金和消费能力就是那些了。按照广东人的说法﹐就是“塘水滚塘鱼”﹐无助于解决经济问题。

董建华在施政报告中虽然不敢再大肆吹嘘本土经济﹐但是也还是列出一些新的项目来点缀董建华是在努力发展经济—-本土经济。但是舆论反应欠佳﹐例如《太阳报》的社评就比较了当年的大笪地之类的“平民夜总会”﹐批评目前“全属急就章,没有地方特色,遑论历史与文化”﹐因此“我们只能以“其志可嘉、其法可忧、其效可嗟”来概括形容”。看来董建华作为“宝贝”的本土经济发展计划连泡沫都无法形成。

香港作为一个国际都会﹐董建华应该致力于引进外资﹐并且研究经济转型的问题﹐而不是形式主义表面化的“本土经济”﹐否则将失去国际城市的地位。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远东经济评论指23条恐赔上香港经济繁荣
亚太航空拟将港深澳直升机服务延伸到广州
经济疲弱 香港旅游业者大幅降价刺激市场
今年前十一个月港人破产个案大幅攀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