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傅国涌﹕如何啃下“硬骨头”?

傅国涌

标签:

【大纪元10月1日讯】几天前,权威党刊《瞭望》周刊发表的一篇文章指出,经过25年的改革之后,中国的改革已进入关键期,必须直面残留的、也是最难攻克的六大体制“硬骨头”,包括:国有垄断企业的垄断体制及其权力结构;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政治体制和上层建筑;臃肿的政府机构和官员队伍;旧的计划经济体制遗留下来的和新旧体制转轨过程中形成的不合理的利益格局;缺乏有效监督、制约的政府过当干预经济活动的执政方式等。这六块“骨头”没有一块不是难啃的“硬骨头”,没有一块不牵涉到既得利益,触及掌握最大社会资源的强势阶层的要害之处。这些问题都是着眼于经济角度概括出来的,有着很大的局限性,但如果不实行政治上的改革,几乎没有一块“骨头”是可以通过经济改革、经济发展啃下去的。如何啃下这些“硬骨头”?是中国改革25年以后无法回避的问号。

我以为,要啃下这些“硬骨头”,首先取决于执政者的诚意。没有改革的诚意,哪怕口号喊得最响,花团锦簇的表面文章做得最漂亮,都只是自欺欺人的权宜之计。有诚意,才能从全民族的长远利益考虑,才能跳出强势群体的思维定式看问题,才能了解亿万边缘群体、弱势阶层的疾苦,洞察他们卑微的期望。在推动文明进步的历史进程中,掌握最大资源、拥有最大发言权的人同样也就负有更大的责任,责任感与诚意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有了足够的诚意,才有可能产生责任感。缺乏诚意,老是陷入自己的小算盘里不能自拔,不要说“硬骨头”,就是“软骨头”也未必啃得动。

当然,仅有执政者的诚意是不够的,要啃下这些“硬骨头”,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而不是等待着有朝一日明君、清官来为我们作主,赐给我们一个如何美好的未来。

作为这个共同体的一分子,所有的公民都负有自己的一份责任,不能以人微言轻、能力有限等理由为自己开脱。“位卑未敢忘懮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中国史不绝书的传统。放到今天来看,捍卫自身的权利,以每个人力所能及的方式推进改革,就是对这一传统的发扬。在啃“硬骨头”的行列中,占人口绝对比例的边缘人群、弱势阶层不能缺席。如果社会呼声的压力还没有达到足够的程度,有哪个强势群体、既得利益者甘愿主动放弃已得到的一切?作为一个民族灵魂的知识分子,在改革的关键期更应发挥出积极的作用。尽管社会学家的研究表明,知识精英已在近十多年的改革中分到了一杯羹,从而大面积地向强势阶层靠拢,权力精英、经济精英、知识精英三者的结盟成了主导改革进程的力量,知识分子正日渐丧失社会良知的角色。这是一个让心痛心的事实,也是一个极不正常的现象。

好在体制内外仍有无数真正的知识分子,从来没有放弃自己的良知、责任,他们的声音不但没有消失在浮躁喧嚣的世俗横流中,而是不断地放大,对全社会、尤其是青年一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要说遗憾,只能说这样的影响还不够大。面对一块块“硬骨头”?相信他们一定有话要说。

大纪元首发 转载请注明大纪元。(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专栏】傅国涌:富豪中的异数
【专栏】傅国涌:“傻瓜”推动文明
【专栏】傅国涌﹕无可挽回的空白
【专栏】傅国涌:总统和议员、媒体打官司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