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改”载入牛津英语词典

古原

人气 183

【大纪元6月24日讯】 什么是“劳改”?“劳改”就是“中国的奴隶集中营,犯人当中有很多是政治犯。相当于前苏联的古拉格。‘laogai’的意思来自 reform through labour( 劳动改造),reform through labour最早在1994年被收入英语辞典。

1996年,美籍华人民权活动家吴弘达呼吁:‘我希望看到laogai出现在所有的词典,我希望早日结束劳改制度。’‘劳改’一词在70年代中期起被外界认识,随后,要求废除劳改制度的呼声日益高涨。”这是牛津英语俚语和寓言词典新收录“劳改”一词的解释。

“劳改”在中国则叫做“通过(强制)劳动进行思想改造。”“劳改”即是“入狱”,这对中国人来说,是没有疑问的。但过去用英文解释 “劳改”时,通常被译为“reform through labour”。“劳改”和监狱不放在一起,外国人就根本不能领会“劳改”的真意。如今用“laogai”解释中国的劳改制度,相信国际社会对“劳改”的释义不再含糊。

中共的劳改制度早在建国前的苏区就存在,1954年正式班令实行,为了跟世界术语接轨,90年代,“劳改”一词被换成监狱,但实质并没有改变。劳改制度就是“为了惩罚一切反革命犯和其他刑事犯,并且强迫他们在劳动中改造自己,成为新人……”而特制的(见1954年颁布的《劳动改造条例》第一条),很明显,反革命是劳改的主要对象。劳改机关包括:看守所、监狱、少年犯管教所等。值得一提的是,“劳教”是劳改制度的一部分,劳改要经过正式的审判程序,而劳教则没有。

劳教可以不经审判程序,判处被劳教的人三年以内的监禁,解教后,政府依然可以随意剥夺劳教人员的自由,名义上叫“留场就业”,实质上是留在农场、矿场等劳改场,永生为奴。劳改基金会创办人吴弘达的经历就是如此,他1957年因“右派”的罪名被判3年劳教,解教后转到矿山“就业”,共失去19年的人生自由。另有一个例子是,去年5月,83岁的老人华酉臣,为了抗迫迁,不得不翻出陈年老账跟共产党讨回被劳教20年的补偿费,以抵如今被逼迁的损失费。老人在天安门穿着“废除劳改”字样的衬衫,抗议劳改暴政,他说他既是文革的思想改造的受害者,也是经济改革下的牺牲品。

劳改制度直到今天仍是中国政府最有力的惩办异己分子的手段之一,一大批“新右派”、“新反革命分子”,不是被长年拘留审查后判刑,就是不经任何法律程序,就被送到劳改场服刑。著名异议分子刘晓波因批评政府,要求平反六四等,1996-1999年被送劳教3年,至今仍被监视居住。

他在2001年美国之音的访谈节目中讲述他的“判刑”经过:“整个过程可能前后经过10分钟左右,非常快。早晨起来,两个民警来到我家,把我叫到派出所。他们说有事情叫我谈。到了会议室我就发现气氛有些不一样,而且人员特别多,还有一个人扛着摄像机。然后,他们叫我坐下。对面的人坐下就开始说例行调查,然后就问名字、籍贯、学历等等,这也就几句话。问完后,马上就宣读北京市劳动教养委员会关于对我进行劳动教养3年的决定,宣读完了以后就叫我签字,我拒绝签字,要求上诉。他们给我15天上诉,然后就把我带上车。”前段时间才被判刑的“天网”负责人王琦就更不幸了,前后被关押审查近3年才定罪判决,判五年监禁,总共要“改造”8年。徐伟、杨子立、靳海科、张宏海四人“颠覆国家政权”案,四人从2001年3月被非法拘禁,到2003年4月被审,已经失去人身自由2年多,加上被判的刑期,共失去近十年的自由,还要在称为“死亡集中营”的劳改场里被强制劳动,为劳改场创收。他们所谓的颠覆言论,还比不上国内的一些开放言论和报纸上的政策讨论。

自70年代后期,人权、法制意识在民间上路以来,呼吁废除劳改制度的呼声一浪接一浪,劳改制度的存废研讨也颇为热烈。海外民权活动家更是以废除劳改作为工作目标,1992年,他成立“劳改研究基金会”,将劳改制度下的黑暗暴露于世界。2002年,吴弘达促成了美国立法禁止中国人体器官移植医生和专家进入美国,对中国掠夺死囚器官牟取暴利的做法进行制裁。

2001年,他调查到劳改产品在美国往来,海关据此堵截劳改产品进入美国倾销,抵制中国监狱把犯人当作现代无偿劳工。上周,他在国会召开新闻发布会,谴责美国公司参与建设中国“网络警察”的行为,因为中国网络警察成为自由世界的杀手,并致使不少在网络上表不同政见的异议人士相继入狱。

吴弘达的“我希望看到laogai出现在所有的词典”已经实现了,“我希望劳改制度早日结束”希望不会太远。

【新生网】(h

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纪元专栏】加拿大高中生必修财务基础课程 势在必行
【名家专栏】个体的小行动或可拯救世界
王友群:中共假戏再上演 害人害己害子孙
王赫:取代中国 美国成多个经济体最大出口国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