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民众对于公投逐渐失去热情(连线报导)

标签:

【大纪元7月7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方沛清罗马七日特稿)一九四六年六月二日,二次大战硝烟尚未完全结束,意大利就采用公投方式决定国家体制问题,自此意大利脱离君主立宪,成为共和国政体,所以公投法对于意大利有着历史性的影响。而这一段在公投历史上更是不可磨灭的一页。

二次大战中期,意大利王室(Savoia)支持墨索里尼的社会主义。墨索尼里战败,盟军占领意大利之后,改革党要求废君主、成立共和政府。当时的国王翁布雷多二世 (Umberto II)迫于国内外的压力,同意由全民共同表决是否要改变国体,并在一九四六年六月二日举行投票。附带条件是不论投票结果为何,任何一方都不得利用街头革命等方式,清算王室和进行武装革命,同时也为王室日后流亡海外安排后路。

这项意大利历史上第一次非正式公民投票,结果支持共和立宪的公民人数为一千两百七十一万七千九百二十三人超过支持君主立宪制为一千零七十一万九千两百八十四人,两者相差人数一百一十四万六千七百二十九人,只有五点九个百分点。

由于差距很小,为避免引起冲突流血,执行委员会在投票最后结果还没有公布前一天晚上,就以半胁迫、要求的方式,请翁布雷多二世等王室成员在六月十三日提前离开意大利流亡葡萄牙。

但是事实上,根据统计,当时有约三百三十万拥有投票权的意大利民众因为住在盟军托管地区或是其他原因,而被排除在这次公投之外,公投结果也因此而进入司法缠讼,但是所有争议在王室饮恨离开意大利国境而落幕。

上述是意大利的公投历史渊源和背景。事实上,意大利共和国建立之后,一直到一九七0年的五月二十五日才于宪法第四十八、七十一、七十五、一三二和一三八条款订定有关公投的法源。依据宪法第七十五条的规定,全国性的公民投票必须由五十万合格投票人连署,或是五个省(大区)的议会表决通过,或是参院或众院五分之一国会议员连署,才能进行全国性公投,但不能就国家预算、特赦、大赦、或已认可的国际性事务列为公投议题。

投票结果采取多数决,也就是必须有超过总选举人百分之五十的民众投票,这项公民投票结果才被视为有效。

一九七四年针对离婚法实施第一次全民投票,结果投票率达到百分之八十七点七,由于意大利属于天主教国家,有些条文在一些保守地区并未被普遍采用。但是由当时投票率之高可以了解民众是非常热衷这项权利。

一九八七年十一月间,意大利全国公民针对使用核能和兴建核能电厂议题进行公投,投票率也有百分之六十五点一,反对核能者居多数,于是全国进入无核化时代,多年后的今天,意大利则必须向邻国如瑞士和法国高价购电,以补充国内电力的不足。

随着时光流转,意大利民众近年来已不再如此热衷公投法案。今年六月中旬,针对劳动法第十八条例修改案和输电线地役权问题,意大利再举行全国性公民投票,结果投票率未超过百分之五十的法定要求,不但结果无效。同时,这次投票率也创下历史新低纪录,仅有百分之二十五点七。

政治分析家指出,公民投票率低落表示意大利人政治热情的下降和冷淡,往日的热情不再;另外,议题本身难以获得大多数人的支持。例如禁止无故解聘员工,影响了大部分人的工作特权;取消输电线特权法,则大众的利益关连性不大,引不起广大公民的兴趣。加上投票当天,意大利全国天气高温难耐,影响了大家出门投票的意愿。不过,即使如此,意大利对于公民投票已累积了许多丰富的经验。目前全国有约四千九百万合格投票人,其中四千七百万人在意大利国境内,约有两百万侨民在海外投票。六月中旬的公投是第一次接受海外公民侨民投票,反映也两极化,其中旅居阿根廷的侨民投票率高达百分之四十二,虽然海外侨民的总投票率也仅为百分之二十五,但第一次实施就这这样的成绩已经让内政部引以为傲。

相关新闻
英国人权组织采取法律行动 阻Shein在伦敦上市
苏州袭击事件后 旅居上海的日本人提高警觉
北约任命荷兰首相吕特为下任秘书长 一文看懂
美驻华大使:中共说一套做一套 严重背信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