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奇不有 美不胜收的博物馆

人气 15
标签:

【大纪元9月21日讯】文/自由时报记者赵静瑜

 不是例假日的星期五下午,走进了台湾台南县仁德乡的奇美博物馆,令人猛然大吃一惊,只有在台北西门町或是流行歌手演唱会上才会看到的拥挤人潮,居然会在一个私人博物馆里出现。现场没有一般博物馆的兀自寂静,小朋友甚至青少年在各楼层好奇着指着标本,叽哩瓜啦提问,知识的喜悦与流动,在这里毫不保留的呈现。每年参观人潮超过六十万人次,南台湾首屈一指的奇美博物馆,就这样自告奋勇地担负起社会及学校美术教育的重责大任。

柴契尔夫人风闻奇美手笔
 从高速公路仁德交流道下来,就可以看见奇美实业仁德厂区内一栋以草坪、西洋雕刻作品以及两尊清康熙时期的大炮点缀的建筑,人来人往,吸引着往来人们的目光,这就是让企业体本身蕴含着一股独特艺术风格的奇美博物馆。

 远从公元前八世纪的埃及文物、世界顶级的珍贵名琴,这里细数不尽;数百年前的日本武士刀、文艺复兴与巴比松等画派的经典之作,也都有倩影停留,当然更不能忘记栩栩如生的生物标本,从北极熊到斑马,以实体尺寸存在,还有几年前在台湾不幸死去的三十只黑面琵鹭标本。除了展场之外,地下一楼为音乐厅,三百个座位经常提供了视觉之外的艺术心灵飨宴,即使不出国,岛内民众都可以感受世界各地的文化精髓。

 在奇美文化基金会之下的运作规划下,民国八十一年奇美博物馆诞生,对于奇美实业这种投入人力与物力、推动艺术文化的热忱,政府官员称赞不已。奇美博物馆的名声也远播海外,几年前前英国首相柴契尔夫人有一次问到当年台湾驻英代表戴瑞明,台湾是不是有一家奇美实业买了许多的欧洲艺术品,当时戴瑞明不明所以,直到他返国担任总统府发言人,有一次参观奇美,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在台南仁德这个小地方,有这样一座博物馆。

 从英国国宝级画家高奇的作品《信息》到法国古兵器的收购,民国八十二年奇美博物馆又大手一抱,买下美国亚利桑纳整间私人博物馆里全部的哺乳类与鸟类标本典藏品。奇美博物馆的搜购按照既定的原则进行,以西洋艺术馆的典藏为例,西洋艺术馆是以完整呈现整个西洋美术史为目标,如拉突尔的作品是以人物和花的静物最具代性,目前馆内已经有一张人物画,所以会再积极寻找拉突尔以花为主题的创作。

 另外,对于古文物馆里中国文物的收藏,则强调“中国的东西应保存于当地”的主张,所以古文物馆的中国文物,没有一件是在大陆或香港买的,所有的收藏品都是从外国人手上买回的。印证课本内容的教育功能,也是奇美博物馆努力的方针;自然史馆中的古生物化石陈列室里,几乎每样展品都是依照国中、高中的生物和化学课本里的内容而搜集,学生来这里不但可以印证学校所学,更可使学习中充满乐趣。古文物馆陈列柜中所展示的各时期陶俑,除了具艺术价值外,更印证了中国人道精神表现,以陪葬品代替真人殉葬的事实;乐器馆的名琴与古代乐器展示,则可以让参观者仔细玩味各时期乐器形成的差异与演进。

文化下乡、越洋外交
 除了开放馆藏之外,艺术品的交流与推广也是奇美博物馆的重要工作之一。民国八十五年初,馆藏品中英国索尼克罗夫的大理石雕塑《阿特米斯与猎犬》,曾应伦敦知名艺廊之邀展出。法国著名女雕塑家卡蜜儿的《遗弃》,也在日本NHK所主办的巡回展邀请下,在东京、大阪等城市巡回。另一件后巴比松画派的法国画家裘利恩.杜普荷之作《喂食时刻》,也外借到荷兰梵谷美术馆举办的“迪奥.梵谷回顾纪念展”,得到阿姆斯特丹当地极大的回响。在国内奇美博物馆也经常免费外借美术馆与文化中心等社教机构展览,曾于台南县北门乡南鲲鯓代天府展出,展期三个月,参观人数高达七十余万人,其中包括许多来自全台各地的香客,真正做到了所谓的“文化下乡”。

 如果一般的博物馆是清溪游鱼,奇美博物馆看来实在是生猛海鲜,生猛二字除了是台湾人特殊生命力的展现之外,还有企业经营者许文龙的用心。一般博物馆馆藏单纯,奇美则是六个部门包括西洋绘画雕塑、乐器、兵器、自然史、古文物以及奇美企业的产业馆等全包含,馆藏品内容之多,范围之广,令人咋舌;但也因为这样,奇美博物馆总让人有过度拥挤之感,丰富馆藏与细心品味总不能二者得兼,这点许文龙心有所感,未来的规划中,奇美博物馆也积极地争取政府协助,寻求一块占地数十甲,可以容纳及陈列这些不同性质的馆藏,希望未来博物馆会有目前的四十倍大,不但有宽敞空间可以细细收藏他的珍爱,也让这些收藏以更为舒展的姿势,呈现在民众面前。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澳门援建内蒙古原始文化博物馆动工
大陆挽救古代彝族武士皮铠甲制作技艺
史前馆抢救台东太麻里史前遗址
贝聿铭封刀作在中国惹争议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