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庵居士政经系列﹕有关中共政经改革与中共经济官员的网上讨论

草庵居士

人气 2
标签:

【大纪元1月31日讯】

主题:草庵居士请进!
作者:gaohuiqing 2002-04-30 16:08:38

最近我一位领导刚刚参加完联合国春季LINK会议,听说居士发了一篇关于“唱衰中国”的文章,据说是有较大的反响。 不知是什么文章,可否贴到论坛共赏?
另外,我对美国减税效果较感兴趣,不知居士可有深层研究?

主题:欢迎草庵到这边讨论问题。
作者:ZHAOXIAO 2002-04-30 18:32:11

那边非经济的话题多,自由宽泛,是“国际”俱乐部风格。这边相对来说可以多讨论企业与宏观经济的问题。

主题:Re :草庵居士请进!
作者:草庵居士 2002-05-02 11:46:44

谢高博士,赵博士。

在近期我只发了三篇文章,不知道高博士指的是哪一篇文章。其中一篇是中文,就是在上面那位仁兄转贴过来的文章。关于这篇文章,因为要说明问题,在推论上使用了一些“技巧”,尽管不是很恰当,但不影响结论。其中的原因是为了能让百姓更明白,更通俗易懂。这篇文章已经被翻译成了英文,日文和西班牙文。大约有十几家报纸转载。日文版是日本名古屋大学的经济学教授和一位留学日本的中国学者翻译。

另两篇是分别是“Who care china?”及发表在美国加州一本地方杂志上的“Stop! China”.这两篇文章因为已经将版权卖给了出版商,所以,任何转载和翻译都需要和出版商协商。我没有办法自行转贴在这里。但我已经计划讲这两篇文章合并,并增加一半以上的内容,用中文的方式形成另一篇文章发表出来。这样可以避免版权的问题。所以,请高博士稍等数日。

关于美国减税,坦率地讲,我不是专家,美国的税法极为复杂,已经形成了一个专门报税,逃税的专业服务阶层。相对而言,因为职业的原因,我更清楚一些避税的方式。但我尽可能谈谈我所知道的问题与情况,与两位博士商讨。如有偏差,请各位原谅。

主题:关于美国减税
作者:草庵居士 2002-05-02 13:32:33

在选举前,小布什与高尔竞争的主要议题是减税,说起来让中国人笑话,二人争论的焦点竟然是减税额度只相差56美元/人年。这也惹得国内很多报纸在嘲笑美国的选举。

在美国,百分之二十的纳税人负担着美国百分之八十的税赋。享受退税的人口大约也只有百分之二十,但他们几乎是享受着全部退税的百分之八十。这部分人在美国被称为20/80现象,其实剩余的百分之六十的人在美国承担的税赋很少。

美国财富集中,又实行全球征税。所以,在美国合理避税就很重要。一般有钱人喜欢使用各种不同方式进行避税,最常用的就是在海外英联邦属国开曼等开设各种信托基金和企业,但相对于主要事业在美国境内的企业因为无法逃避税,所以,这种到海外开信托公司的只能逃避遗产税和赠与税或来源于其他国家收入的个人税收。

美国政府这次减税,主要是使用IRA和401K减税。就是允许个人每年增加提取不同数额的退休基金在税前拨到个人退休账户中,但这个账户有个要求,这笔钱不允许使用在消费上,只能作为退休基金投资。增加的收入也免税。这样一来,大约全美国每人(指工作的人)就有2000美元转入到不同的投资基金中去。这笔钱势必会很快投资到社会及各个行业中。

另一个减税的政策是,教育基金的变通。以往,美国居民在法律上每年每人有一万美元的赠与款和子女教育款是免税的。但超过此部分就要支付赠与税。但这次减税,在税法上将子女教育款从一万美元提高到了十万美元。也就是说,富人可以用子女教育款的名义每年赠送十万美元给子女。这样一来,就可以提前进行财产转移,美国的遗产税很重,大约要占一半左右。赠与税也相当的重。这种教育款的免税,是指交纳了个人税后的积蓄,免的是赠与税和遗产税。当然,这笔教育款也有不同的要求,这就是必须在基金中储存三年(不同的条件,有不同的要求)。同样,这笔资本也会在三年内转入资本市场。根据初步估计,利用教育免税的家庭占美国总家庭的百分之三十八,平均金额在4.12万美元。之所以没有充分使用,这主要是部分家庭的财富问题,每年没有十万美元以上的财产需要转移。但占美国百分之二十的极富裕家庭几乎都百分之百地充分利用了这个政策。即使是按照目前使用的不十分充分的这个减税政策,美国因为这一项减税政策就等于调动了1.6万亿美元的民间投资来振兴美国经济。

主题:Re :草庵居士请进!
作者:草庵居士 2002-05-02 14:27:37

美国减税与其它国家减税所不同的特点是全民性,相对于企业很少减税。这与美国百姓观点有关。美国人视企业和政府为一种权利高于个人的势力。百姓个体是弱者,需要保护。所以,在减税方面,往往是减百姓的税收,但不减企业的税收。另一个原因是美国的税收是全民性的,几乎很少有人不纳税。偷税的有,但很少。

综观美国减税,不能按照常规的减税看,美国每个减税政策几乎都是和基金有关。都是通过退休基金和教育基金进行。这不仅可以促进并保证美国居民的社会保障还可以提高教育水准。这些基金最终都会流向企业和社会,通过投资来增值。这样的结果是,百姓减税额度很少,平均美国国民一年的减税额只有数十美元,但调动的资本却是数万亿美元。当然,这样减税主要是对富人有利,但不可不看到的是,美国在经济振兴的时候,只有富裕人口才会投资,只有调动他们的兴趣才能引发投资。当社会稳定,经济发展良好的时候,民主党就会上台,这时候的政策就不是减税,而是增加社会保障基金,对贫困人口进行扶持。

小布什执行的基本是财政扩展政策,这与国内基本近似。但区别是,美国政府不是靠政府投资,而是通过减税促进基金和机构投资,让专业投资人来理性地控制各个行业的投资。目前,中国状况是缺少真正的投资机构和基金。在金融管理上有着极大的缺陷。中国金融不开放,没有个人理财机构,税法上执行不力都无法仿效美国的减税政策。即使是中国执行了减税,也不可能达到美国的减税目的。而正因为中国经济体制上的问题,中国减税往往注重企业的直接扣减,而非是全民的投资性减税。这是中美减税的本质区别,也是我在各个论坛上看到有人不明就里而高喊中国减税的误区。坦率地讲,我知道中国的税赋过高,但中国最大的问题是建立征税秩序。没有完善合理的征税秩序,减税也达不到效果。更何况资源在政府手中,而非美国资源在百姓手中。

几个区别是,美国政府减百姓的税,征企业的税。中国政府是减企业的税,征百姓的税,如利息税,证券交易税等。这有中国政府的难言之隐,也有中共是全国资产控制者的原因。但这样的做法无疑是劫贫济富,造成更大的贫富分化。

主题:Re :草庵居士请进!
作者:草庵居士 2002-05-02 14:48:10

我在《Los Angeles Times》发表的“Who care China”一文中也提到了一个问题.我一直认为中国应该减税,而不能是简单的直接减税,但更大的问题是,中共没有美国完善的经济和税务体制,怎么减税就是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了.如何让中国的减税能对经济有效果,这确实是需要智慧.

在我个人观点中,中国最主要的课题是建立秩序,而不是建立司法,首先应当是将已经制定的司法应用化,同时减少行政干涉和所谓的指导.对于GDP这样的指标取消.政府可以统计,但不必要将他当作年度工作指标,这个指标实际上是计划经济的问题.我相信除去中国,世界上没有几个国家会将GDP当作政府经济指标,更没有当作经济增长的年度要求.

除去这个因素,在经济上建立秩序,然后再进行减税政策,因为中国百姓几乎不交税,所以,首先应该清理的是非税收性的不合理收费,然后再考虑减税.非税性的收费本身是个无法估量的税外税,同时也是制造地方与中央割据,制造腐败的根源.同样,这个问题也是造成社会动乱问题的最重要根源.

很多国内学者喜欢照抄美国模式,我反对这种办法,并非学者不精,而是中国国情和美国不同,社会制度与经济制度不同.我接待过很多国内的访问者,在很多问题上,特别是经济问题上,国内的访问者并没有找到美国的精髓.即使是美国的减税,您是我遇到的第一个真正感兴趣的国内学者,也是第一个有兴趣去了解其推动美国经济的内部原因的学者.

美国减税政策看似很简单,全国减税的额度全面只有数百亿美元.但其调动的资本却高达数万亿美元,相对于中下层百姓几乎没有什么受益,但相对与只占全国人口百分之二的带动美国整个经济的投资人口,平均一个家庭的直接免税收益却高达一万美元以上.这也是为什么小布什在竞选中遭受百姓和民主党攻击的原因.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个减税政策确实有效,美国经济的再次发展,减税有着不可否认的功劳.在未来,各位更可以看到美国投资会稳定的持续增长.更会促进美国经济的发展和转型.

因为是随想随写,没有什么准备,也无法修改,以上观点请各位参考指正.

主题:Re :草庵居士请进!
作者:fli 2002-05-02 14:59:35

中国金融系统问题多多,正如居士文章提到,人员素质也是其中之一. 不知居士是否有比较具体一点的药方?如能贴在这里,十分感谢。

主题:Re :草庵居士请进!
作者:草庵居士 2002-05-02 15:00:51

我的一点建议:

中国的最大问题是社会保障体制的问题,中国减税不应该是直接减税,而是应该建立一个可以竞争的基金制度,让企业一部分利润主动投资到社会保障基金中,如,建立不同的社会保障基金,企业投资到这里的钱可以免税,企业可以在数年后再取出这笔钱,百姓也可以投资这些基金,可以免个人税.这样,利用免税来促进中国的社会保障基金建立,同时让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社会其他规模企业.既建立了社会保障机制,解决了社会保障基金的来源,又能募集庞大资本投资高效率企业.

当然,建立这样一个制度,中国还需很多事情要做.但一旦制定了合理的制度和关键的秩序问题,我相信这个计划并非不可行.政府完全可以统过免税政策引导企业并建立社会保障机制.解决中国目前最大的社会安定问题.

此意见也不知道各位博士有何看法,小弟愿意恭听

主题:我以为中国当前减税需要慎重。
作者:ZHAOXIAO 2002-05-02 23:00:55

一是因为当前税收并不是主要的。所谓“一税轻二税重三税是个无底洞”。

二是过去几年的税收增长有很多偶然因素,并不可持续。

三是未来增支减收的因素非常大。

另外,要减税,也要做得精致一些。比如借鉴美国的一些更加灵巧的方式。否则,效果不会明显。

主题:向赵博士请教。

作者:草庵居士2002-05-03 14:15:49

您文中提到的一税二税三税指的是什么?难道中国税收还非等级吗?这是我第一次听说,是否是指国税和地方税的区别?但怎么会有三税?

小弟有些糊涂,望老兄指教。

主题:Re :草庵居士请进!
作者:michael chen 2002-05-03 16:09:33

从文字上理解:1、2、3税是指税项,也即是说:收一种税收,百姓可以负担的起,两种税收,就占百姓收入比重比较大了。收三种税收,百姓就完全负担不起了。

具体到中国国情:

吴思《灰牢考略》:”民谣曰:“一税轻,二税重,三税是个无底洞。”这里的二税三税,大体相当于古人的“常例”和“陋规”之类的东西,即国家法定税费之外的灰色税费。当代民谣创作者不受古代概念的束缚,又没有义务费心给这些灰色税费起更恰当的名字,便拿数字排列临时凑合了。”

何清链《中华民族的创口:人口压力》:“农民负担问题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农民上交的各种税费相对于农民所得的各种收入来说确实太重了。各种税费太多,其中许多属于乱收费。农村里流行一句话:“一税轻,二税重,三税无底洞”,这里的“三税”指的就是乱收费。许多地方农民对抗的其实就是乱收费。 ”

蔡少渠 钱宏玖 田红林《养路费 别亦难 燃油税 来亦难—交通费改税何时启动》:“所谓一税是指国家税收;二税指符合规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三税指乱集资、乱摊派、乱收费的“三乱”。
收费始于八十年代初,国家为解决财政经费不足,允许少数行政事业单位收费。”

上述几个文章的说法,牵涉到中国很具体的国情。

中国的改革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每走一步都是在很多很多具体的约束条件下一种势力均衡下的选择。一个措施能不能成功也牵涉到很多方面的变数。乱收费也有其根源。

草庵居士的中文水平和对中国国情的了解还有待提高。

michael chen 2002/4

主题:Re :草庵居士请进!
作者:gaohuiqing 2002-05-04 10:16:58

政府的减税可以通过基金来增加投资,这一机制确实值得国内改革的借鉴。
但是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减税虽然可以直接增加基金资金来源,但是在经济未好转的时候,并不一定转化为投资的增加,因为很可能出现无处可投的现象。进一步推断下去,我认为,美国减税对投资的推动作用可能只能在数年之后在经济环境逐步好转以后才显现,并使新一轮经济在启动时速度更快。

主题:Re :草庵居士请进!
作者:草庵居士 2002-05-04 12:16:44

高博士的推论很有道理。

目前美国投资界面临的一个最大问题就是有钱没有项目,没有吸引人的项目。纵观全球,几乎各个国家经济都没有亮点,中国相比之下是与众不同,但存在的问题就是政治体制和社会秩序的问题。以前,大陆的问题因为美商少而没有暴露出来,时间久了,问题就暴露了,美商不同于日本和港台商人,中西方的矛盾更大,观念更不同,日本和港台的商人可以适应大陆的国情,但美商却不这样看,尽管美商雇佣了很多地方人才,但从根本的管理阶层的观念却没有转变,美国民众的观念更无法转变。以往是华人美商投资多,目前是国际企业投资多,开办驻华机构并不意味着投资,按照我的观点,在华投资少于五千万美元的国际企业都算不上真正的投资,只是试探而已。

目前,美股动荡,其实是美资在解套,这就如我在数月前预测一样,美国商人爱国是有限度的,永远的经济损失是不可容忍的事情。外资流入,国内资本就要置换。但目前的问题是,很多民众解套之后,手中现金增加,但令人振奋的投资项目却没有了。这将是未来美国经济的很大问题。这也就是当中共胡锦涛先生与美国投资界会面是为什么要讨论中国政治和投资环境的原因。

其实,中国需要资本,只要在政治体制上和经济秩序上有所改动,特别是宪法上的私人财富保护问题上有本质上的变动,美国目前的资本几乎是百分之九十会流入中国。但可惜的是中共并不能意识到这个变动的重要性,更不能抓住机会。

早在911时间当时,我写了一篇文章,说明中美结盟的利益,也预测美国的经济未来走向,同时呼吁大陆政府借机改革。但可惜的是中共领袖近期访问中东国家的行为和言论对中国未来形成了极坏的影响。各位看看最近的美国主流报纸就会知道,美国再次将中国当作了邪恶国家的支持者,警惕中国借西方资本成为邪恶扩张势力的言论严重地抵消了中国以前的努力。特别是在美国百姓和西方国家对恐怖主义和911事件痛恨有加的时候,中共目前的做法显然是火上加油,对中国自己的未来没有任何实质上的利益。

事实上中共的思想上歧途已经导致中国在未来将会边缘化,如果中国内部再发生动乱,各国的投资就会远离中国。目前,美国已经开始有意识地开发南美洲,如果南美洲经济得到增长或能让投资人看到希望,中国就会很快边缘化,甚至会在短期内被世界抛弃。毕竟南美洲在各个方面都好于中国,而且人民的消费能力也高于中国,南美洲的经济振兴带来的经济利益绝对不会低于中国。

中国的道路其实很狭窄,关键是思想理念上的问题。如果说以前有中共老人来阻挡变革,那么现在是谁在阻挡?为什么不能顺应潮流?

我觉得,中国未来最大的问题是社会体制问题,同时稳定社会的最大作用在于社会保障体制。没有良好的保障体制,中共的剧烈变革会引发动乱。所以,为了未来的发展,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想尽一切办法去建立社会保障体制,让百姓不能成为暴民。

从这个角度上看,我更倾向于,中共的改革要竭尽全力去建立社会保障机制,经济发展放缓慢一些不是主要问题,先建立保障机制,然后放手自由经济,进行体制和政治上的改革。

以我不全面的了解,目前中国缺少的是社会保障基金,其实,中共的财政节余完全可以投入到这个社会保障基金中,然后利用各种手段筹集社会保障基金。当然,这里面有个观点的问题,这就是中共要改变面子第一的观念,将经济指标让位与真正的民情,放弃经济第一的思想,而是让体察民众成为真正的主导。

我在美国曾发一文,谈的是胡锦涛指正后中国面临的问题和改革的建议。坦率地讲,这文已经得到了中共部分人的认可,我也曾得到了中共高层直接写来的回复。也与从国内来美国访问的某些中共官员的代表会面。但我担心的是未来中共是否会改变经济第一的思想,真正地解决民众的问题。

我时常指责国内经济学者乱出主意,其实,我心中很清楚国内经济学者的苦恼,至少在最近一年中的BBS上,我可以看到四位博士心中的苦恼。政治问题是你们无法触及的事情,这就逼迫你们不得不在狭窄的道路上选择一条稳妥的道路。但中国政治问题不解决,选择会很小,而且很被动。纯粹的经济手段在脱离了国情的情况下怎么能发挥出来?必然会走偏。

美国经济我一直看好,其主要原因是中国短期内不被看好,如果中国经济看好,美国的未来就会看糟。我不知道我这样一观点是否能得到各位的认同。

美国的新经济其实有着很大的漏洞,这就是经济的趋利性。当中国全面改革后,成本就会成为经济的主要目标,美国的新经济同样会受到中国的吸引而跑到中国投资。您可以想象,当设计人员和网络技术人员的人工成本相差悬殊的时候,美国的网络经济还能保持多久?当这些基本的设施都跑到了中国,世界中心就是中国了。美国除去强势美元和品牌还有什么?空洞化的美国还能维持多久?

时机很重要,南美洲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美国经济界也同样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只是中共却仍然一塌糊涂,这是个非常可悲的事情。

按照目前中共依然沉睡的状况,美国经济会在数年内又有一个极大的发展,单极世界给美国创造了一个转型的极佳机会,等美国全面转型成功,中国要想赶超就又要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特别是南美洲这个新经济体的强力竞争。

我很希望中共能在短期内解决社会保障系统,让变革尽快进行。只有这样,中国才有希望。所以,我才呼吁中共利用一切手段去建立社会保障机制。当然,采取什么手段,您们会更了解情况,说话更有份量。不过,我很希望中共能利用税务法则来秩序性地建立社会保障基金。

非常愿意和各位讨论中国经济问题,各位博士是我遇到的最有利的对手,能有共同的话题和交流的余地。也让我学到很多。

谢谢。

主题:Re :草庵居士请进!
作者:草庵居士 2002-05-04 12:37:42 品

再补充一点:

美国投资机构的现状是很困难,大量的资本在手中却没有地方投资,很多影响的原因其中有Enron事件的影响,但更大的问题是,经历的911事件之后,美国民众更慎重了,投资机构也更慎重了。以往,我们募集资本后都会很快使用出去,但目前各个机构是都在私下寻找资本使用的机会,更有少数机构拒绝新的投资,这样的现象是我从业多年来从没有遇到过的。而这种情况的发生势必会影响美国未来的经济发展,一些原本并不被看好的企业和项目会在未来被投资,这是投资机构迫不得已的事情。百姓需要的是回报,机构需要的是信用。这是个非常矛盾的事情。如果美国经济不能迅速提升,未来的美国经济就会发生连锁反应,迅速下滑,美元强势不保就可能真的引起全球性的经济恐慌。

美国目前的信心还不错,但未来需要的是一个真正亮丽的经济点。目前已经有人重新评估网络经济,希望再次借网络新经济带动美国经济,但这种努力需要时间,我个人估计需要一年时间,但美国百姓是否有耐心,这很值得怀疑。

目前墨西哥正努力改善环境和机制,很多美国机构投资墨西哥,而且那里的工资和各项环境和中国的城市接近,甚至更好。墨西哥政府也明确将中国当作竞争对手,墨西哥政府未来和中国竞争,甚至在美国广泛招募华人做政府官员。甚至在报纸上做广告。这样的竞争对手是非常可怕的。据我所知,目前已经有近而十位华人在美国接受教育后在墨西哥担当经济官员,各位可能去墨西哥访问的时候就会发现,接待自己的竟然是可以讲标准国语的中国大陆出生的地道华人。

有趣吗?

主题:关于社会保障所论极是
作者:ZHAOXIAO 2002-05-04 15:14:23

中国必须,也有条件建立这样一个体系,中国的改革,才能全面推进下去。

这方面的看法我完全赞同。

关于政治则有所不同。在国内言政治,的确挚肘较多,不似海外痛快。但问题不在于此。问题在于建设性、可行性的途径是更为关键的。中国的好多问题不在于目标,而在于路径。中国学者的讨论其实是更多地考虑了政治约束而展开的,并非不考虑政治,或不懂得政治。

主题:Re :草庵居士请进!
作者:gaohuiqing 2002-05-04 16:00:09

一些新投资被拒绝,说明美国经济并未走出调整。
出于多方需要南美洲成为中国竞争体的可能趋势也确实值得关注。
居士提出“当设计人员和网络技术人员的人工成本相差悬殊的时候,美国的网络经济还能保持多久?当这些基本的设施都跑到了中国,世界中心就是中国了。”的观点,我觉得有新意。但有两个前提:1。网络技术度过了频繁的创新期;2。中国本土能培养出大量合格网络技术人才。

主题:Re :草庵居士请进!
作者:草庵居士 2002-05-04 16:27:10

其实,我觉得中国有很多问题是人为的原因,当大家都避谈政治对经济的影响时,经济一定会会出现问题。千方百计地绕着走就会造成一种自我麻醉的现象。这就是中国目前出现的自以为是的状况,自认为在一个错位的政治体制上也同样可以达到经济发展的目的。但这种掩盖问题的做法会为今后带来更多的麻烦。中国今天社会保障机制的完全丧失就是因为改革当初的短视结果。在1991年,我和李瑞环先生面谈,当时就提出这个问题不容忽视,当时我说,中国已经建立了初步的社会保障机制,绝对不能破坏,只可以集中到国家并加强,绝对不能在这个方面“摸着石头过河”,可惜当时的环境不能引起重视。

通过这件事情,我觉得,经济学者更应该大声疾呼,将自己能够预见到的问题提前讲出来,对不对是另个问题。但绝对不能掩盖。

经济实现的路径一定会遇到政治这个问题,至少在中国未来不可能绕过去。当矛盾加剧的时候,经济发展也同样会被社会问题而颠覆。当年伊郎国王就是因为注重经济而妄想绕过政治问题,结果引发政治动乱,造成社会整个倒退,极端主义盛行。今日的中国虽然经济发展,但社会问题不是减少了,而是更严重了。人的利益很简单,就是生活的好坏。让百姓讲道德,讲主义不如让他们讲利益。有了利益,大家都会和平共处,否则就会动荡。

我虽然身在世外,但我觉得国内的官员,特别是懂经济的官员应该多谈政治,给那些不懂经济的官员上政治课,上政治经济课。让他们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利益和政治。

主题:草庵“南美洲”一事非常值得关注
作者:ZHAOXIAO 2002-05-04 16:28:54

其前提,对于中国分流国际资本。美国不会不考虑其中的战略含意。

中国目前正欲与东盟搞自由贸易区。如果成功,资金会更多流向中国与东盟。对此,美国则必然采取相应对策。而南美洲是美国可以打的一张自牌。

国际政治与国际经济包含极为复杂的因素。草庵所指称南美一事,值得关注。如有证据和确切材料,可以成一文。

主题:有两点同意。一点不甚同意。
作者:ZHAOXIAO 2002-05-04 16:37:19

一是把问题讲清楚。哪怕暂时不能解决。预见问题尤其是真问题非常重要。

二是让百姓讲利益而不是道德更管用。

但是,对官员讲政治可能行不通。讲经济可能更有效。譬如,你讲宪政,有可能文章刚出来,报纸也封了,嘴也封了。有意思吗?所以,我就讲“创新制度的制度”,随便讲,没有问题。讲民主,试试看,会有什么后果?所以,我就讲“全民参与”。

中国人的圆通智慧在很大的程度上帮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忙。中国人不是不了解政治,而是太了解了。所以,才能以实际可行的方式推动政治变革。

主题:读草庵居士〈亡国〉与〈减税〉二文后的看法
作者:michael chen 2002-05-04 16:39:06

今天仔细的重读了草庵居士的文章,觉得居士在中国国情的了解方面,比起以前在万科论坛,已经有所进步。或许昨天批评的有点重。不过文章还是写的太罗嗦,而且始终摆脱不了哗众取宠和危言耸听的习气。文章写得热闹,未尝不可,但居士功底比不上张五常,还是应该踏实点好。另一个论文章攻击力,或者说,视角的穿透力,也离杨小凯远甚。建议居士有空多修修序贯博弈理论,然后读读钱颖一论中国财政的文章。相信对文章水平提高会有所帮助。

从居士上面的文章看,居士谈论了以下几个问题:

1、《中国不亡,天理难容》一文,主要是谈论负债数据和数据真实性问题,由此证明金融体系有问题,再进而论证国内官员和经济学家不注重此一问题,因而可以推论出中国必亡国的结论。

国内我所知道的经济学家,很多年来一直都很关注金融问题,30年代的大萧条和亚洲金融风暴,对于学习经济学的人和牵涉经济运作的官员、经济体系职员来说,很少会忘掉的,可以说,正是对于金融的重视,才一直很慎重的进行改革。这一点,也正是作为执政者与参谋人士的不同。

也正是这一点,可以作为评判一个建设性的政策建议与面向观众的危言耸听的演说稿之间的评判基准。

读完居士这篇文章之后,我不能确认居士要面对的听众对象是谁,或者说,居士想写成一篇大众和官员都能读的文章,结果却成了四不象。我个人的感觉是,骨子里是想给老百姓读的文章,却又伪装成面向官员所提的建议。(关于负债数据的核算问题以及以何参照系来做比较以确认“轻重”和金融改革问题,牵涉甚广,远非3言2语所能说的清,待以后另行讨论。)

也正是在这一点上,我批评你哗众取宠。如果你把四位博士视作谈论对手,无妨读读易纲老师和赵晓兄从1997-2001年之间收录在ccer出版的有关书籍中的一系列文章,包括对罗斯福新政的反思等等。能明显感觉出一种政策建议与在报纸上发表的面向百姓的稿子之间的区别。

2、在《关于美国减税》一文,明显要比上一篇文章来的踏实,也来的有内容。里面你提到“美国减税的全民性,减百姓的税收,但不减企业的税收”以及“完善的税收体系”,“不是靠政府投资,而是通过减税促进基金和机构投资”。事实上,这些观点,在美国出版的各种初级、中级宏观教材中,已经得到完全确认。也正是体系的不同,使美国的经济学家更象经济学家。而同样,也是朱容基比中国的经济学家还经济学家的道理—–因为“国情”的不同。

3、牵涉到“国情”再来谈经济,就显得很复杂,因为具体牵涉到各种变数,只要少了一个约束条件,便会好心办错事。也导致很多经济学家之间的讨论给人批评“书生”。所以赵晓一直指出,要讨论约束条件,这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而在此之前,我认为概念区分是很重要的。从居士的文章,我想指出几点概念上的区分。

a、经济体制与宏观体制。学习过中级经济学的学生,会很明确的区分出来,标准的宏观经济学是讨论熨平短期经济的问题。而微观经济学才是讨论长期“体制”的问题。因而不能指望由宏观政策来解决体制改革政策所要解决的问题。

但无疑,一法立,一弊生,中央政府针对短期目标所采用的对策,会因为地方政府和百姓的对策,而产生一种长期的”体制“上的影响。事实上,经济社会的各种形态,也正是因此而演变出来。这一点,也正是哈耶克所指出的通过自生自发形成的一种“秩序”。

因而中央政府的对策,会有一个长短期的权衡以及“宏观”与“微观”之间的权衡。所以,任何的政策建议,都必须区分出来所针对的目标和时效性。而居士的文章中没有看到这一点。

b、“国家”与“政府”、“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区别。谈论这点区别,居士可能会觉的是在说笑,因为这点区别,是谁都知道的。但事实上,这点区别的界限经常被模糊。

在居士的文章中,经常可以看到“中国”的目标和“政府”的目标之间的交替使用。这也导致居士把中央政府看成可以任意实现各种政策而不采用执行,产生一种“情绪”。

如果居士仔细读过“公共选择学派“的理论,就明白政府不是一个由单一主脑控制的如人之行动完全协调一般的“有机体”。而是组成“政府”这一概念名称下面各种“人”、“力量”的最终均衡结果。也正是这一点,每一个中央政府的政策,会产生各种意想不到的结果。这也是我前面指出居士对“国情”了解不深而且建议读钱颖一文章的原因。

4、我还是需要强调的一点是,改革,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这决定了每一个决策都有其“先天”的原因。而国际化是不可抑制的趋势,中国如何在国际化的规则下,走出自己的竞争优势,实现“中国”的目标。其间,政府该做什么?该怎么做?把约束条件弄清楚,讨论一个切实可行的措施,考虑清楚这个措施的未来影响和时效性以及相关实行起来的配套措施,才是真正利国利民的文章。

居士如果能摆脱浮夸的习气,严密你的论证逻辑,踏踏实实提一些例子和思考,就很值得我佩服了。最后提一点,居士所提的美国实际例子,很有参考价值。

michael chen 2002/5

主题:我相信青鸟网的讨论氛围会催生出好东东。
作者:ZHAOXIAO 2002-05-04 16:47:44

我毫不避言我很欣赏michael chen的这篇评论。他对草庵有批评。但不是挖苦。有肯定,但不是无原则的赞许。更重要的是,有分析和中肯的建议。

这就是中国人最缺乏的科学传统。

主题:Re :草庵居士请进!
作者:草庵居士 2002-05-04 17:35:43

美国经济调整确实还没有完成,从某种程度上讲,未来的道路还很艰难。主要是美国学者虽然指出了新经济的光明前途,但在实践意义上,美国的文化和教育都远不能适应新经济的要求,在民众的心理上也没有完全接受。尽管网络银行和网络购物已经以数倍的速度发展,但占的人口比例还是相对很少。另一个重要的因素是,美国一些企业企图建立的能源及可以控制全球经济的网络控制系统在Enron公司事件的打击下,有些迷茫,民众也不所措。新的经济点找不到,海外市场又没有突飞猛进的发展,中国市场开放远比预期的要差,各个企业都是感到发展缺乏动力。

美国经济政策和国家政策在最近一直是紧逼中国,其原因是希望大陆能加快开放,让美国企业有个新的经济发展路径。至少中国的未来市场是世界第一,这也是美国经济界为什么希望在最近减少大陆投资和支持,呼吁政府用强力逼迫大陆政府改革的原因。在美国人眼中,只有用事实和力量让大陆感到压力的时候,大陆政府才会真正地开放并改革。尤其是在欧洲经济逐步振兴之前,让美国企业抢先进入大陆占据最有力的时机和区域,这是美国政府的最终目的,也是美国百姓和企业的最终目的。

美国现在的经济很彷徨,以实际的案例讲,我有很多客户,在911事件后,坚持爱国,不撤除资金。但美国略有经济好转后的今天,他们都抢先从股市中撤盘。但资金在手中又很不安心,于是只希望做点短期的投资,好随时撤出资本。目前,来自海外的资本主要是日本和中东国家。日本货币贬值后,资本流入美国的数量不减反增。这也可以看出日本企业对本国的经济改革不报太大的希望。也是日本经济在目前得不到真正启动的原因之一。中东国家是因为当地的局势不稳定,流入美国很正常。但正是这种种原因带动了美国经济的短期回升。但这个回升对美国民众的信心很有有帮助,会在未来促使美国经济发展。

关于开发南美,美国成立北美自由贸易圈就有此意。但由于中国大陆的强力经济增长,促使这个经济圈得不到重视。在美国人眼中,墨西哥是个没有头脑的国家和民族。只会喝酒,泡女人。但不可以忽视的现象是,自从北美自由圈建立之后,墨西哥的经济增长非常引人注目,发展极快。特别是911后,美国越来越感觉到墨西哥后院的重要性。在经济上特别重视墨西哥。各位可能注意到,小布什上台后第一个访问的就是墨西哥。达成的也是经济协议。目前,美国在墨西哥的投资远比在中国的为多,这不仅仅是距离的原因,墨西哥人民的教育和技术水平远低于中国,但政治和环境则要比中国更有利。

在很多方面,墨西哥与中国大陆的产业政策有很大的重复性,是未来的最大竞争对手。相对与印度,我反而觉得他的威胁远小于墨西哥。其主要的理由是印度的人口将成为他的最大的拖累。而其民族性和政治制度也会拖累其发展。西方国家不会因为政治而牺牲经济,相对而言,中国远比印度更受西方国家经济界的欢迎。但墨西哥因为地域的关系,一旦成为产品加工厂,他对中国的威胁远大于印度,毕竟美国市场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场。一旦中国与发展起来的墨西哥竞争,中国成本优势就会被运输等成本抵消。中国就会丧失一个大的市场,而在中国发展的关键时刻,这个经济上的损失、影响是非常巨大的。

主题:Re :草庵居士请进!
作者:草庵居士 2002-05-04 17:43:31

另一个问题就是美国新经济的未来走向。说起来很奇怪。当前,中国政府对网络有很严格的限制,这种限制在某种程度上约束了中国网络经济的发展,但从另一个角度上看,他也让美国的新经济企业(网络企业)却步,不敢投资到中国。美国的网络经济正逐步稳定下来,辅助的社会基础行业正在转型。而中国由于服务业的欠缺和基础设施及观念上的无信用行为造成了网络经济的无法发展。但中国网络人才和成本问题确实是美国未来新经济的最大竞争对手。也是未来美国新经济是否能顺利实现新经济霸权的最大威胁。事实上,美国网络人才主要是来源于中国和印度,一旦中国在网络政策上全面开放,实际上得益的不一定是美国,更有可能是中国。如果中国能把握好这个机会,就有可能利用内需积攒的资本在新经济上与美国一拼,更有可能成为未来世界的新经济霸主。目前中国大陆管制网络,实际上是压制自己,一旦美国网络企业投资大陆,得知网络经济最大的技术和人力成本可以数十倍的销减的时候,为什么不愿意将企业搬到大陆,更何况网络经济就没有地域的限制。如果大陆如同美国一样,在税收上免除网络上的交易税收,并在基础的配送上全面开放。我相信,美国的网络公司就会有相当一部分搬迁大陆。更有利的是,大陆逐渐成为世界工厂,各个网络公司在大陆建立总部,距离商品基地更近,产品运输更便宜,成本更低。何乐而不为?如果真是这样的情况出现,大陆的整体经济就会在新经济的带动下有个质的飞跃,金融中心也会逐步形成,中国就会真正地成为世界经济中心。

有时,一个全民的经济发展计划需要更好的政治体制和社会制度来配合,但一个经济上的优势利用的也会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这其中的关键是领导者的眼光和远见。如何巧妙地利用中国的人力优势和成本优势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的问题。我今天提出的观点,其实在美国经济界早有人在担心,值得美国人庆幸的是,中国政府并没有完全认清这里面的问题,还没有真正实施真正的战略。邓公有2000年经济翻两番的目标,但中国目前却没有目标,还在“摸着石头过河”。

这真是一件非常可悲的事情。

主题:Re :草庵居士请进!
作者:草庵居士 2002-05-04 18:04:02

谢michael chen和赵博士的指教。

在很多方面,我的经济理论基础很差,对中国真正的实际了解也很少。这是我的缺陷,也是身在美国不能避免的问题。但两位先生的指教确实很受教益。

我从来不隐瞒我的观点,我希望能在更多的方面呼唤大陆的政治体制和社会体制上的变革,身为海外的华人,不可能希望大陆走向毁灭,所以,我在很多文章中确实是在使用了一些“技巧”,甚至是偷换了概念,当然,所有的这一切都是在不影响结论的情况下进行。这些“技巧”的使用目的无非是希望百姓能更好的理解问题的严重性,也让那些不懂经济术语和概念的官员们明白。我写的东西实在称不上什么学术上的文章,如果叫做是随笔评论可能更适合一些。我的目的只有一个,这就是希望用经济问题引发中国对制度上的问题的重视。想办法尽快改变。同时也希望引起百姓们更多的关注这个问题。

原来我写些“风花雪夜”的小故事也无非是想通过美国的故事让百姓们明白一些在美国发生的同样事情的结果会如何不同。我一直觉得思想上的改变是中国最大的问题,没有思想上真正的改变,中国就会总是轮回。

两位先生的指正,我完全接受,作为一个商人,最重要的就是接受一切正确的有益的东西。在此我向两位表示感谢。

主题:Re :草庵居士请进!
作者:草庵居士 2002-05-04 18:43:14

赵博士谈到的东亚经济圈,这个计划我很赞成,我也曾与国内浙大的一位经济学者网络上对话,曾有一文。

目前,中国的经济高速发展已经引起东亚国家的极度关注。中国是否会成为压制这些国家未来发展的话题已经摆上这些国家的政府官员案头。中国如何避免和这些国家发生冲突,特别是海上资源的冲突是个重要的问题,政治上的扩张主义也是一个重要的考量。中国能否顶得住国内的民族主义压力,在海上资源上让步也是很重要的问题之一。而这些又与国内的政治安定有极为重要的关系,是否会成为政治上的攻防战,是否会成为其他不同政见者的杀伤武器也很难说。

如何让东亚国家成为中国的利益均沾者,而不是竞争对手,这个问题确实是个很难决策并解决的问题。地域上的竞争和产品上的重复,产业上的相互冲突都是问题。更重要的是,美国的利益不会因为中国的强大而退出东亚,相反,正因为中国的日趋强大,美国和西方就必须要保住东亚,最近美国政府对台湾问题的转变就源于此。而这一切又与中共的社会制度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国际资本流入中国是不可阻挡的趋势,张五常认为未来中共党员向美国出口汽车,我一点不觉得奇怪,我觉得这很正常,产业转移是必然的规律。中国也许不需要二十年,只需要十年就会开始向美国出口汽车。但这些汽车不会是中国自己的品评牌,更可能是美国和日本的品牌。正因为这个原因,我在一文中提倡中国保持并建立全球垄断性的重工业基地,从产业根源控制产品和经济。尽管这个主张现在看起来很幼稚,但我觉得,在未来这个问题一定会在中国出现。就如同当年我建议保留中国原来的社会保障机制一样,未来的中国同样更需要重工业,仅汽车工业就会带动中国重工业的再次发展。今日的东北地区衰落,实际上是未来振兴的前奏。只是目前东北地区的经济官员们急功近利,不能看到未来的美好前景,中共也没有化大力气进行体制上的革命,没有办法真正地让东北重工业改造,为未来发展奠定基础。一旦汽车工业转移到了中国,东北地区很有可能因为模仿今日的南方而变成轻工基地,而南方因为有了资本而转投资到新技术的重工业上,又再次造成经济投资上的浪费,同时东北地区再次失去掌握自己命运发展的机会。

回到原来的话题。我观察日本情况,如果中国重工业有了发展,日本和韩国的钢铁业就会迅速地转移到中国,目前日本还因为技术的原因能保持赢利,一旦中国进步,日本就会急速没落。日本的没落就会给东亚带来极严重的影响,东亚经济圈也同样会陷入一种尴尬的境地。

无论是政治和经济,中国政府都极需智慧。

顺便说一句,赵博士及其他几位博士一直都是我敬重中国官员,看了你们很多的文章,即使是你们转贴的文章也是基本上一篇不丢。至少可以从各位的爱好上看出为人与思想。今天看了赵博士的留言更是心有感慨。这也就是为什么我身在海外而能畅所欲言,无所顾忌的原因。

主题:草庵讨论的是一个我正在研究的重大问题。
作者:ZHAOXIAO 2002-05-04 23:32:54

这个问题就是“中国:世界工厂与中国经济发展”。

这个题目首先涉及的是中国在全球分工中的地位。按我的理解,在全球化引进的冲击和重新排队中,有两个国家首先找到了自己的角色和感觉。一个是美国,他要做全球的高端。为此,他要在维护知识产权、同时捍卫其金融中心优势,还要重新改变其劳工的质量,使其中产阶级换血。另一个则是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并以此全面提升自己的国际地位。

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由此将引起许多有趣的子话题,一是中国工业结构的提升。特别是重工业的发展。草庵的见解“重工业将发展”,我完全赞同。其实我已经观察到中国的装备工业正在变得有利可图,这在过去根本是不可想象的。中国有可能从轻工进入新一轮的工业化。龙口的一个工厂,居然与上海及西安的一家工厂合作,生产出了全世界第一台万吨挤压机。也许一般人不会理解其中的含意,除了经济外,我说一点,就是假如中国人想生产导弹的话,有了这个家伙,可以想揉面条一样轻松得成。

不过,我更多地寄希望于民营企业发展重工业,而不是东北现有的国有企业。

另外的一个子课题,就是中国如何处理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关系。关于东盟自由贸易区,我以为是中国打的一张好牌,最关键的是打乱日本的部署。但从贸易和产品结构看,实际上很难有什么像样的东西。但中国做出这一姿态,是以对话求和平,实在是妙极。

再就是金融。一般来讲,新的世界工厂的形成必然伴随世界级金融中心的形成。如当年英国之于伦敦,美国之于纽约,日本之于东京。中国也是这样。但中国的情况复杂在于,如何放开金融,而且能不产生风险。

还有就是管制与中国世界工厂的形成。草庵谈的网络问题,其实是管制问题。不仅网络,在电讯、金融、石油等许多方面都存在。如果不改革,会对中国世界工厂的形成造成大问题。

大概目前许多的重大问题都可以涵盖在中国成为世界工厂这一大话题之中。草庵是一个极其敏感和爱思考的人。我以为他已经捕捉到其中的许多问题。当然,捕捉到这些问题肯定还会有人。希望借助于网络,大家多多讨论。

主题:Re :草庵居士请进!
作者:草庵居士 2002-05-06 12:11:16

关于中国东北地区的经济振兴问题,我一直有个很大的疑惑,就是中共为什么不将东北地区的重工业先出卖给国内百姓。

东北倒闭的大型企业已经很多了,与其让其倒闭,不如将其廉价出售,让百姓和新兴企业家用低廉的成本让其转生。中国汽车工业在十年内必然会有一个质的飞跃,谁能看到这点,抢先将东北的重工业抓到手,谁就会成为未来的富翁。目前,东北的领导想向广东学习,我觉得这是个舍近求远的笨方法,东北地区的优势是资源和技术工人,但运输和贸易人才并不是长项。东北解决问题应该是背靠俄国,日本和韩国,而不是依靠香港和美国。利用日本的“满洲情节”抢夺日本重工业才应该是东北地区的重要政策。

目前,重工业也和精密加工业的主要国家是日本和德国,韩国也占有一定的分额。东北的最大优势是重工业,这个多年积累的财富不能丢。技术工人的培养远比一个大学毕业生要困难,而且需要长期的实际训练。德国的技术工人经验很值得东北地区的领导人学习并效仿。

无论未来如何发展,中国的成本优势不会在短期消失,日本和德国的重工业转移也必然会转移到中国。而全世界分工日趋明确的时候,东北抢夺世界重工业中心的可能性就越高,再次成为中国工业中心的可能性也就越高。关于这个观点,我一直希望能得到各位的认同,也希望各位能通过各种渠道将这个观点转达给东北地区的领导人。请他们认真地研究东北地区的特征,制定一个长期的发展计划。至少我不同意将东北地区转变成另一个以轻工加工为主的广东。即使东北地区成为了广东,但也不会比广东干的更好。而且,从长远角度上看,放弃今天的东北重工业,无疑是未来中国投资和资源利用上的另一个浪费。随着时间和中国经济的发展,世界重工业转移的时间不会太久,我相信这个时间不会超过十五年。也许会更短。只要汽车造船业转移到中国,重工业就会象今日台湾的IT制造业一样,在短期内蜂拥而至。

赵博士提到的山东地区的重工业发展确实值得赞赏,有识之士一定会在未来得到很丰厚的经济回报。

主题:东北重工业不是一个“卖”字了得。
作者:ZHAOXIAO 2002-05-06 21:12:12

最大的问题就是工人太多。如果变卖,很难找到买主,尤其是连工人一块接收的买主。如果工人没有人愿意接收,而社会也没有力量接收的话,这些企业就无法实现转制,也就无法得到发展。正是从这个角度上,我说我看好中国的民营企业来发展重工业。

农村的问题是一个“人”,国有企业也是啊。朱镕基说“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保险怎么搞”,可以说精辟地概括了国有企业的困难所在。也是东北这样的老工业基地发展的困难所在。

附:

赵晓博士 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博士后研究员。赵晓博士在国家经贸委工作,对于宏观经济、产业经济与国有企业改革进行过长期的研究,具有深刻的感受和敏锐的认识,在通货紧缩、金融危机以及国有企业改革等问题上的一些研究在国内富有影响。

  赵晓博士在《经济研究》、《经济社会体制比较》、《战略与管理》上发表论文百余篇,并且在《经济日报》、《人民日报》、《财经时报》、《21世纪经济报道》、《经济学家茶座》等发表大量评论和经济学随笔。主要论著有《亚洲金融危机:中国的挑战》、《宏观政策调整与坚持市场取向》、《1998-2000中国通货紧缩研究》等。
  赵晓博士是经济学家中最早潜心研究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及其对中国宏观经济影响的人。2000年春季赵晓博士在《经济学消息报》头版头条发表”多重均衡与石油危机”,公开预测油价在2000年将进入高位均衡,引起国内石油部门的强烈关注;同年秋季赵晓博士分析了2000年油价波动及超量进口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这是国内第一份全面分析油价波动对于宏观经济影响的分析报告,发表后被各大媒体广泛转载。赵晓博士还曾经参与东联石化的组建工作,参观南京四大石化集团,兰州练化等国内著名企业,对于石油和石化加工企业有切身感受。
1998年-2000年 国家经贸委产业政策司、办公厅
1998年—1999年 世界银行-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
1995年—1998年 国家经贸委经济政策协调司
1996年 联合国粮农组织(FAQ)与瑞典国际开发署联合举办的”可持续性发展战略”培训班

高辉清博士 1994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应用数学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中共党员,高级经济师,现任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世界经济处副处长、国家外经贸委《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课题组常聘顾问、安邦咨询公司特约经济学家。

高辉清博士从中科院毕业后即入国家信息中心工作至今,共发表经济分析文章100多篇,其中在《经济日报》、《经济参考报》、《经济工作者学习资料》、《中国证券报》、《金融时报》、《中国新闻》和《中国经济导报》等权威媒体发表文章30多篇。参加了《东亚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研究》、《产业结构调整研究》、《知识经济发展水平的国际比较及对”十五”时期我国发展知识经济的一些建议》及《”十五”时期我国国际收支分析与测算》等多项课题的研究,参与了《1996年华人经济年鉴》、《1997年中国经济展望》、《1999年中国经济展望》、《2000年中国经济展望》和《”十五”规划战略研究》的编辑与撰稿工作。
  1996年承担了国家信息中心”八五”科技攻关课题”短期预测方法理论研究与应用”的研究。在此课题中一些当时国际新兴的预测方法被首次引入到我国实际经济预测工作中,并取得了较好的实效。部分论文被收录到由中科院与工程院共同主编的《中国科学技术文库》及有关部门主编的《八五科技术成果》,并且利用此项课题研究成果建立了国内第一个神经网络股市预测模型,获”国家信息中心十年科技成果奖”。与此同时,在模型开发方面还做了以下一些工作:1.修改和完善联合国LINK模型的中国模块;2.参与开发联合国工发组织合作进行的UNIDO项目子课题”中国行业骨干模型”; 3.完成了两个中日合作项目──国际产业间相互依存分析模型和亚洲工业化地区经济模型;4.建立了中国宏观经济季度分析预测模型;5.建立了烟台市”十五”规划经济计量模型、泰安市”十五”时期主要宏观经济指标预测模型。

2002-10-18于LA草庵书屋(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草庵居士政经系列﹕中国不亡,天理难容
草庵居士政经系列﹕中国加入WTO——劳工何处去?
草庵居士政经系列﹕中国加入WTO——规则会被遵守吗?
草庵居士政经系列﹕中国加入WTO——决定中国命运的是什么?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