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昌玉:教授上访记

标签:

【大纪元12月14日讯】今天,12月13日,我们山东大学的一拨退休教师,到省委去上访。为了什么?为了维权,因为最近学校集资建房,其分配方案剥夺了我们应当享受的权利。问题在校内久拖不能解决,因此,住在省城的我们,近水楼台,到省委去上访。

我和另外三位老师打了一个的。坐在车上,一位说,连我们这些老东西都去上访,应该请一位记者来,报道报道。那位说,最好是上电视。我给他们泼了一碗冷水:你们呀,真是书呆子,哪位记者能来?我们是自作多情。

不一会,我们就到了,下车后大家站在省委对过的人行道上。过去冷冷清清的省委门前,今天人可多了,除了若干穿着制服的警察和武警,比较显眼,大门的两边是被栅栏阻挡的两堆黑压压的人群,衣着都很破旧,看样子不是农民,也是农民工。不久,两位警察从人堆中往外拖出了一个,而后又拖出了一个。我们隔着马路,无法知道原因,但人堆漫漫散开了,减少了。有的老师不觉惊讶道:省委前头怎么这样?真是百闻不如一见。

于是我们都过马路,站到省委前的人行道上。有的教授,以前进省委大院是家常便饭,但今天成了上访者,当然是休想进去。

这时,从南边列队过来一群衣着邋邋遢遢的人,约有百人,男的女的都有,好像女的多些,特别是许多男人敞胸穿着军棉大衣,走路颇为英武,但是脏兮兮,油腻腻,一脸古铜色,神情疲惫。他们散停了下来,我们不觉打听了一下。大体知道,他们来自临沂的罗庄镇。这罗庄镇是山东省数一数二的样板镇,好像江苏的华西村,遐迩闻名。

他们说,村里的地卖了,社员(农民改不了称自己为“社员”的习惯)一分钱没有拿到,支部书记开几百万一辆的小汽车,于是步行了两天来上访。我们问为什么不坐火车?几个小时就到了。他们说没有钱,只好一路拦截卡车,断断续续地跑来。

不过这个罗庄最近出了一个故事,他们的大镇长(?)王廷江在飞机上大施“全国人大代表”的威风,一拳打倒了空姐,新闻风靡世界,媒体给他们做了一次免费广告,因此罗庄镇的名声更大了。

这时我们的头头招呼我们,到省委信访处去。于是向北走了约二百米,到了门口,看到招牌上叫做“人民来访接待处”。进得信访处的门,是一个狭长的天井,其右侧墙上挂了五块好大的布告板,它们是李鹏签署的《信访条例》以及《山东省信访规定》、《济南市信访秩序管理规定》等等。只见院子里和里头室内安置了一百几十把塑料靠椅,人群坐的坐,走的走,好不少。

这里我该介绍一下我们的头。他们当然有好几个人,不过特别要介绍的是一位七十来岁的侯教授。他本人并不要房子,但是因为气愤不平而主动站出来为大家伸张正义。他说:我说话比你们更有力量。所以在需要抛头露面的场合,他总是勇敢地站起来说话,特别是用他的国外知识,来批驳“博导”是一个职称等级的中国特色。不过他说起话来,总是不紧不慢斯斯文文的样子,丝毫没有大气磅礡的气势。

信访处规定,最多只能让5个代表进去面谈,所以我们只好在外面和一群上访的农民瞎扯!
他们是来自曲阜城东5里的一个村。这个村有1200个村民,平均每人有1·2亩耕地,可是因为修路,1986与1988两年占用了一半。修路是国家占用,都付给了费用,但是农民一分钱也没有得到,土地却没了,这怎么能够生活?到曲阜市(县改市)、济宁市上访都不管用。前些时派了代表来这个信访处上访,也不管用,于是这次来了80人。镇上说:谁上访谁犯法。他们说,已经逼得无路可走了,这才来的。有一点办法也不会来呀!所以宁可犯法,也要上访。这种勇气实在令人感动。他们因为比罗庄近,坐汽车21元的车费,不过不是集体走的,三三两两分头出发的,到了济南才集中。到了10点种,头头给每人分了一包方便面,人人在那里干啃,算是吃早饭。

其实,这信访处还是很好的,起码是有可以随便饮用的开水。仅仅这一点,就非常可贵,值得表扬了。“人民来访接待处”的名字还有点像样子。但是这些农民什么饮具饭具都没有带,空身一人而来,所以有开水无法饮用。

毕竟现在是冬天,尽管是暖冬也是冷的。我实在是感到浑身冷得很,到隔壁小店花了3·5元钱,买了一个有盖的水杯,装了一杯开水取暖。不多久,我就暖在手心,暖在身上,只因为我不吝惜这3·5元钱,可是这些农民却一个个干啃方便面。

有一位老农民,胡子拉杂,干瘦如柴,牙齿脱落,在啃面包。我估计他总有七十好几了,问了一问,才六十出头。中国的农民啊,真是有韧劲!

他们起先以为我们是这里的工作人员。当听说我们是山东大学的教师的时候,都说,那你们是教授了啊!怎么教授也来上访?惊讶得目瞪口呆,也兴趣盎然。我说,我们彼此彼此,都是来上访的,没有什么奇怪。你们有你们的问题,我们有我们的问题。

曲阜是孔子的故乡,水泊梁山也在不远处。那里的父母官们怎么这样坑害农民呢?那真是榨取农民的血汗啊!农民的命根子就是土地。没有了土地的农民怎么生存?难道非要把他们逼上梁山吗?

中国的三农问题或农民问题,唯一解决的办法,第一要解决的办法,首先要解决的办法就是把土地还给农民,再次实现耕者有其田,并且拥有神圣不可侵犯的私有财产权。把土地还给农民,是历史的必由之路。还得越早越快越好。当然需要慎重其事,绝对不能像土改那么搞,但是不能拖延下去。

美国农民平均拥有的土地超过中国农民一千倍,但是除了国家确实因为兴建公共工程可以按照市场价格购买,你想要强行征购,没门。例如马里兰州的洛城地区现在发展成了非常繁华的市区,但有些农场主就是不肯出卖土地,谁也奈何不得,于是形成了都市里的乡村景观,而马路也只好绕着弯子前进。农场主们在自己的树林上挂上标牌,“私人林地,禁止狩猎”,谁也不敢进去打一只兔子。这样,诸如保护耕地、保护森林的问题就都迎刃而解,而农民的权益也得到保障。现在,中国的农民只有这么一点活命的土地,还要受到盘剥,你叫他怎么活下去?那些横行霸道、为非作歹的乡村干部,就是不希望社会稳定,不希望国泰民安,不希望共产党成为“三个代表”。

我们的这次上访,起到了向省委反映情况与要求的作用。

在回来的路上,坐在的中。一位说,我怎么觉得跑这一趟,什么人也没有见到,觉得灰溜溜的。另一位说,就凭了看到这些农民的情况也值得,不然我们怎么会知道今天的农民这么悲惨呢?

做过山东潍县知县的郑板桥先生,有一首咏竹名篇。他写道:“衙宅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可是今天,有那么多的官员,比起郑板桥来说,他们时时刻刻在制造“民间疾苦”,简直是狼心狗肺了。

我也胡诌了几句:

教授男女去上访,七老八十维权忙;
走出学府天地宽,惊见苍生泪汪汪。
(12/14)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法轮功家属上访惊动高层  大庆市长下令抓押
世说纷纭话共产 大陆维权上访人士谈九评
【读者投书】一个女大学生的呐喊
河南高龄农村老大妈十年上访  为求贪官下台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