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油石油投机失手

标签:

【大纪元12月4日讯】(美国之音记者蔚然报导) 中国航油股份有限公司投机石油失手,损失至少5.5亿美元,其母公司还涉嫌进行内幕交易,新加坡有关当局就此展开刑事调查。这一丑闻再次突出了中国企业的公司治理和操作不透明等问题。 *中国航油向新提出保护*

中国航油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航油,是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公司在新加坡上市的子公司,拥有中国航空燃油的专属进口权,是中国三分之一航空燃油的供应者。这家公司星期二宣布,在石油衍生工具的投机交易中损失了5.5亿美元,并向新加坡法院提出申请保护,召开债权人大会,进行债权重组。中国航油公司董事长陈久霖已暂时被停职。

法庭文件显示,陈久霖在证词中说,直到不久前还拥有中国航油75%股权的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公司,也就是中国航油的母公司,在10月10号就得知中国航油严重亏损,但是10天过后,却抛出了中国航油15%的股份。新加坡商务部已经立案,对中国航油展开刑事调查。美国密苏里大学圣路易斯分校的教授逢鸿玑说:“如果根据美国的法律,这就构成了内幕交易,因为你是在掌握内部消息的情况下出售股份的,美国法律认为这是违法行为;但是在中国,并不存在处置内幕交易的明确法规。”

*中国证券监督需严格法规*

逢鸿玑教授说,中国航油事件,还说明中国证券监督部门需要颁布更加严格的法规,增加股份交易的透明度,保护小股东的利益,特别是要弄清楚海外上市子公司和国内母公司之间的关系。逢鸿玑说:“在海外上市的子公司和中国国内的母公司之间的交叉关系错综复杂,没有人知道这些交易的内幕。子公司可以把小股东的财富向母公司转移,它们可以把一部分公司资产转移给母公司,母公司也可以把资产出售给子公司出售,但是根本不会去通知公司的投资人。”

中国航油的法庭文件显示,该公司是从大约一年前开始石油衍生工具投机作业的,到今年第一季度为止,损失金额还只有580万美元,但是中国航油没有悬崖勒马,希望连本带利赚回来,所以继续在石油价格上下赌,结果到11月25号的时候,公司不仅用完了全部现金和银行贷款,还面临数千万美元的损失缺口。

*事件责任由谁承担?*

【美联社】的报导引述中国证监委发言人的话说,中国金融法规没有规定公司投入高风险交易的资金上限,但是公司投入巨额资金,从事期货和股票交易,一定要让投资者知道。《华尔街日报》的报导也引述一位了解中国航油公司业务的人士说,公司有规定,损失20万美元以上的交易要提交给公司的风险管理委员会评估,损失超过35万美元的交易必须得到总裁的同意才能继续,而导致50万美元以上损失的交易将自动平仓。目前还不清楚,中国航油事件的根本责任到底应该由谁来承担。

*事件削弱投资者信心*

根据中国法律,母公司没有责任为子公司偿还债务。不过很多分析人士警告说,如果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公司不替中国航油偿还债务的话,就会严重削弱投资者对其它中国在海外上市公司的信心。密苏里大学的逢鸿玑教授还指出,中国航油事件在短期内会对国际投资人产生冷却的作用,中国政府必须要有所表示。逢鸿玑说:“我希望中国政府能够了解,证券监督部门也应该对这起事件涉及的海外上市公司采取惩罚性措施,否则就会对今后在海外上市的中国公司带来负面影响。”

*甘布尔:损失被隐瞒*

不过,美国的中国金融问题专家、新兴市场战略公司总裁甘布尔则表示,中国人寿今年年初的丑闻,到现在不是也没人关心了吗?甘布尔说:“中国航油的损失不是昨天的事,10月份就已经发生了,但是却被他们隐瞒了下来,还公然卖掉了公司的很多股份。这就叫自大。他们觉得所有人都愿意买他们公司的股票,而实际情况是,愿意买的人还真是不少。”

目前还不清楚,中国航油事件是否会影响到原定12月15号在香港首次公开募股的中国国家航空 公司的上市计划。

相关新闻
中航油钜额亏损  影响在星上市中资股价下挫
中国航油炒卖蚀逾五亿美元
中国航油“炒油”巨亏 引发骨牌效应
中国航油发表声明继续采购航油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