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敬之:勿使“两个中国”成真

王敬之

人气 2
标签:

【大纪元2月10日讯】近年来,中共在海外的统战工作,大大加强了文教方面的凌厉攻势。攻什么呢?推销意识形态吗?欠奉。对于旧道德、旧文化,它现今虽不再狂喊打倒,但它从来也没有掌握过,推不出也销不来。那么,推销那金光闪闪的伟大革命教条吧,这世上早已没有了市场,况且它自己也不再奉行。思来想去,它可以用来作为冲锋陷阵的招牌者只有那数十年前抛出的简体字了。因此,大陆出版的简体字读物,如潮般涌入了此间的华文书铺;中共官办的在海外发行的报纸,反正始终销路打不开,就索性用简体字编排了;尤有甚者,大力用“友好”“交流”的姿态,想方设法插手海外的中文教学,拚命扩大简体字的阵地。

这个仗打起来很安全,战果容易看得到:简体字推销出一个算一个。这条战线上的革命同志似乎可以稳建功勋了。鄙人要在此煞风景地大喝一声:同志,醒醒吧,莫在岔道上愈滑愈远,在泥潭中愈陷愈深了。

你或许说:“我推行简体汉字是进步呀,对于数千年的汉字来讲这是新生事物呀!”此言大谬不然。

从没有文字到有文字,是社会的进步;从文字混乱到文字统一又是一大进步。进步,应该拥护和欢呼;倒退,从来属于落后顽固的表现!那么,近数十年来中共推出的简体字方案,是否新生事物?是否属于进步?答曰,否。它是十足的倒行逆施,彻头彻尾的对中华文化的大破坏!

汉字的发展,从古以来,都是自然而然地进化的。秦始皇统一文字之说,纯属无稽之谈。史实是:中国文字原属一个源出像形的“六书”体系,战国文字虽有异写,但大都属于这同一体系,所以秦霸天下后一道诏令“书同文”“去其不与秦文同者”,并不费什么大事,即使无此诏令,文字随着社会的进展亦必成此趋势。但因史书上有此一诏,遂产生了秦始皇统一文字的说法,传说千载倒也罢了,不想后世出了个毛泽东,一心要当秦始皇,还想超越秦始皇,遂动出歪脑筋:改革汉字。可惜志大才疏,老虎吃天无从下口,于是走捷径吧,好在千百年来人们手写中不是包含许多简字吗?咱老子就加上一些杜撰,搞成一套简体字,诏令天下一体遵奉,这就成了朕的丰功伟绩!

可是由于这套简体中的若干字根本违反了结构的法则和义理,绝不便于使用,徒然在约定俗成之外别生一枝。所以这套简体字一开始就受到国内大多数知识份子的抵制,有些人原先还顺手写写简笔,现在反而不写简字了,神州大陆上一直到“大革文化命”前夕也并非所有出版物皆用简体字编排。至于港台海外,当然更不卖秦始皇的账了,至今沿用正字如故。这沿用正字,并不是为了反共,而是坚持中华正统。

时至今日,这套使胡适与南宫适同名和使“发”“发”不分的简体字,实在有百弊而无一利了。因为大家使用电脑,无论繁简字都是轻轻一按之劳,字随键出,繁简之费时费力是一模一样的。而这批自称一体的简字,非但无补于事,却有个致命的害处,就是:分裂中华。把原本统一的中华汉字分为两体,这才是十足道地的“两个中国”!那些在各地闹独立的称王称霸者,罪只在一时一地;而在文字上独树一帜乱我中华者,厥唯遗臭万年的民贼。

现在新换班的中共第四代领袖,如果真要结束“两个中国”的局面,必定应该果断地撤销这由其前辈强力推行的简体,恢复泱泱大国的宽松之风:书写听任自由,印刷则归一律。此是拨乱反正的必须走出的第一步。这一代的领袖若还无此见识和魄力,则是下一代的必走之棋,迟早总是要走的。这当然必须出于高层的决策,下层人物固无此力量,但下层也不必继续盲目地破釜沉舟了。

让我以两句唐诗结束此文吧:“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中华文化永远是不朽的万木春,些些跳梁小丑搞出的病树无非只是历史长河中的垃圾而已。@(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王敬之:细数“联军”功过
王敬之:中国近代史上迄未解决的课题
章天亮:慈悲与惩罚
【人物真相】杨慧妍:中共金融爆雷的牺牲品?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