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茉莉:“白雪公主”的黑暗圣战理念

茉莉

人气 3
标签:

【大纪元2月7日讯】

在瑞典召开的“国际种族屠杀会议”已经结束,与此相关的一件艺术品风波也已经平息。但这个名叫“白雪公主与真理的疯狂”的艺术展品和它引起一场外交冲突,给我们留下了一些值得深思的东西。

瑞典国家历史博物馆展出的这个艺术品是颇为奇特的:一艘名为“白雪”的船,在一池染红的水上航行,巴勒斯坦女性人肉炸弹--哈娜迪.贾拉达德的照片微笑着,作为船帆插在船头。哈娜迪是一名巴勒斯坦见习律师,为了报复其弟被以色列人炸死,她于去年十月在以色列北部的海法发动自杀炸弹攻击,造成二十一名以色列人和阿拉伯人丧生,并引起新一波以巴冲突。

这一艺术品被以色列驻瑞典大使马兹尔当场破坏,从而引发争议,由于以色列总理沙龙的介入,而演变成以瑞两国之间的全面外交争议。以色列大使认为这个展品是一个“政治挑舋”,是在“呼吁杀害以色列人”。瑞典方面却以“创作自由”为由,拒绝撤下展品。为这个展品辩护的艺术家说,他们创作这个艺术品,只是为了表示艺术家关心重大问题,提醒人们不忘种族屠杀,以此呼吁和平解决以巴冲突。

在同情巴勒斯坦的艺术家看来,美丽而年轻的哈娜迪是值得理解的,她的所作所为显示:一个孤独的人战胜自身的软弱,为了她的民族,她可以去做一切可能做的事情。这样,意味着仇恨与残忍的人肉炸弹,就被人为地浪漫化了。据瑞典记者的追踪报道,越来越多的巴勒斯坦年轻女性表示,她们钦佩哈娜迪的勇敢行为,一旦祖国需要,她们也会不顾一切(包括抛下自己的孩子),去做哈娜迪那样献身的烈士。

这个带着浓厚血腥味的“白雪”展品,在笔者心里引起震惊、悲哀和恐惧的感情。爱好和平本来是女人的天性,但一旦女人受到宗教狂热、人性病态和政治需要的蛊惑,前赴后继地走上暴力之途,她们可以变得比男人更为激烈和残忍。

把哈娜迪浪漫化的艺术家根本不能理解,他们展出的艺术品散布了多么严重的种族仇恨。哈娜迪的行为是一场血腥的屠杀,她是在代表暴力主义者公然宣称:“如果我们的人民不能实现其梦想,那麽就让整个世界毁灭。”

那麽,什么是他们的梦想与目标?是什么促使哈娜迪无情地杀死那麽多无辜者?

哈娜迪从小接受的教育,即伊斯兰的“圣战理念”,把巴勒斯坦视为不可侵犯的神圣领土,把以色列犹太人视为永远的敌人。因此,他们从不考虑双方妥协,以谈判解决争执,来求得和平共存,而是坚持付之于你死我活的血腥对决---圣战,其最终目的是要彻底摧毁以色列。多年来,哈玛斯背弃“奥斯陆和平协议”,一批又一批地培养“圣战精英”。

哈娜迪并不孤独,在她的背后,是在20年里迅速发展、杀害大量无辜人民的哈玛斯圣战组织。她属于这个使世界头疼的伊斯兰运动的一部分。

近百年来,继共产制度和纳粹主义之后,伊斯兰极端主义扩张,成了世界第三个极权主义危害。对于想要过和平日子的非伊斯兰信徒和大多数善良的穆斯林,伊斯兰极端主义是一个很大的威胁。他们拒绝多元共存,而是要铲除一切不信仰真主的敌人。共产制度、纳粹主义和伊斯兰极端主义有着类似的神圣经典,还有着相似的乌托邦理念,三者同样诉诸于专制暴力手段,同样排斥自由、仇恨民主。

哈娜迪也完全不是艺术家们想像得那样软弱,她的自杀攻击剥夺了21个犹太人和阿拉伯人的生命,还有60余人因此受伤致残。其中有一家老少三代团聚在餐馆吃饭,一起丧命于哈娜迪手中。这种攻击无辜的儿童、妇女和平民的举动,而是该受谴责的残暴行为。

在不少灾难幸存者眼中,哈娜迪是一个恶魔的化身,她的心灵完全被黑暗蒙住了。把这个女人作为艺术品浪漫化,既是赞扬残酷的“伊斯兰圣战”,严重伤害了以色列人的感情,妨碍以巴和谈,也是对世界所有爱好和平的人们的一个侮辱。

大纪元首发 转载请注明大纪元。(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专栏】茉莉﹕高瞻的儿子和美国政府
茉莉
茉莉 人气 20
【专栏】茉莉﹕暴君的女儿:既是宠物又是主子
【专栏】茉莉﹕库切的诺贝尔文学奖奖牌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