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锋:阿扁赢 北京自作自受

标签:

【大纪元3月23日讯】台湾的现状虽与香港不同,最重要的是台湾有完备的国家政权性质,香港没有;台湾与中国大陆隔了台湾海峡使中共不易“解放”,而香港依赖大陆颇深。但是中共对台湾政策的失误导致离心力的加强,北京应该吸取教训,不要让香港重蹈覆辙。

民进党执政四年来,因为在立法院中没有取得多数,加上是第一次执政缺乏经验,虽然经济状况和失业情况都比香港好,但在蓝营政治人物与媒体有明显倾向性的报道下,陈水扁被形容为只知吃饭睡觉的领导人。这种“经济民粹”虽然能够煽起一些民众的不满,但是陈水扁仍然能以微弱多数险胜,就说明他们在其它竞选议题上有吸引选民之处。那就是以“一边一国VS一个中国”,作为选举主轴,实际上就是加深台湾的民主化和加强主权意识。

面对台湾这次选举中民主与主权意识的高涨,看来北京无计可施;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也是北京的自作自受,是对台湾的民意毫不了解、毫不尊重的结果。因此不论“文攻武吓”也好,“以商围政”也好,都阻止不了民众对民主的诉求。但是在中共毫无民主改革意愿的情况下,北京不会改变对台政策,也不会改变香港政策,特别是江泽民还在“垂枪听政”的情况下。

台湾这次总统选举同以往更不同的是出现了枪击正副总统陈水扁和吕秀莲的事件,为台湾的民主政治蒙上不祥的暴力阴影,更出现蓝营民众在另一组候选人连战、宋楚瑜对败选不服,而利用一些枝节问题的煽动骚乱事件,这更加是中共反对民主化的借口,对香港和大陆,都是十分不幸的事件。

实际上台湾这些年来统独纷争的激化,中共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特别是运用文革“拉一派,打一派”的手法,干涉台湾内政,才使台湾内部问题激化。如果北京在港发动的“爱国运动”都不能争取到香港的民心,又岂能争取到台湾的“化外之民”?而台湾出现的这些情况,又怎么能够使香港产生对北京的向心力?

如果台湾的骚乱扩大,甚至发展到两派民众的冲突而造成流血事件,固然是台湾的灾难;对香港和大陆都将会产生难以估计的影响。台湾的执政党要冷静对待,不要以对立情绪处理,而国亲也不可再火上加油,使局面不可收拾。双方应该遵循法律途径,解决这些问题,也为中共树立真正法治的榜样。

作者为旅美政论家

(苹果日报)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台行政院:外电负面报导大选 伤害台湾形象
法选民不满失业率 执政党首回合地方选举挫败
写实场面描述耶稣受难经过 电影受难记 争议不断
阅盟吁媒体以审慎负责态度处理抗争事件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