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订单加码台湾液晶电视产业快速成长

标签:

【大纪元4月8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韦枢台北八日报导)资策会资讯市场情报中心(MIC) 指出,去年Q3起,台湾液晶电视产业受到国际大厂订单涌入的影响,出货量大增,全年高达40万7000余台,而且去年下半年后,伴随大尺寸面板技术的成熟及量产,26到30吋的产品已逐渐成为出货主力的趋势,预估今年Q1出货量可望达到36万台的规模。

目前全球液晶电视市场在各国数位电视广播陆续开播及类比讯号终止时程不断逼近的利多下,液晶电视等薄型电视取代传统映像管电视(CRT TV)的趋势已经定调,因此许多台湾资讯及家电业者竞相投入液晶电视的制造及销售。

资讯市场情报中心资深分析师周士雄分析,在台湾厂商陆续投入液晶电视制造及国际大厂订单逐渐涌入的带动下,去年台湾液晶电视产业在出货量上呈现出Q2仅较Q1微幅成长,但Q3及Q4均较前一季成长一倍以上的现象。总计台湾液晶电视产业在2003年的出货量共达40万7500台,出货值共达到 2亿3700万美元,平均出货价格为583美元。

周士雄指出,去年Q4出货量占全年出货量的一半,Q1、Q2因为出货量少,台湾生产业者广达、仁宝、明基等出大量都是从Q4开始,其中Q3比Q2成长约三、四倍,Q4又比Q3达二倍成长,今年Q1比去年Q4状况还好,出货量达去年的一半以上,产量不断向上爬升。

就业务型态而言,除少数自有品牌的家电业者外,大部分的台湾业者多以代工制造和代工设计的出货为主。不过,若检视各季别的差异来看,由于初期投入液晶电视生产较积极的多为自有品牌业者,因此在Q1及Q2台湾厂商的出货比重上,以自有品牌的比重高达 5成左右。

但自第三季起,由于国际大厂的订单逐渐涌入,反倒形成代工制造和设计大幅超越自有品牌比重的状态。

 周士雄强调,就搭配面板的尺寸而言,2003年上半年台湾业者主要以20吋以下的规格为出货大宗,尤其是15吋及17吋的产品更为发展主力。在下半年之后,伴随大尺寸面板技术的成熟及量产,再加上大厂订单集中于20吋以上的产品,虽然15吋及17吋的产品仍占台湾产业出货量的大宗,但26到30吋的产品已有逐渐成为出货主力的趋势。

展望今年Q1台湾业者的出货,在市场需求动力持续增强及大厂订单陆续释出的正面带动下,台湾液晶电视出货量可望持续成长,预期今年Q1出货规模可达到36万1000台,可望持续创造出货的新猷。

相关新闻
TFT面板厂友达华映广辉 2月营收创历史新高
声宝明年起率先在欧洲停售阴极射线管电视
日本电机厂商明显回归本土生产
延长电脑寿命有利于节能和环保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