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韩申报端午节为文化遗产 中国焦虑

传统文化在中国备受冷落

人气 7
标签:

【大纪元5月7日讯】(大纪元记者黄慧综合报导)南韩准备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端午节”为本国的文化遗产,目前已将其列入国家遗产名录,很快将向联合国申报“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得知这一消息后焦虑的表示,“如果国外申报成功,我们还有何颜面去见列祖列宗?”

* 韩国将端午节列入国家遗产名录

《人民日报》5月6日报道说,近日东北一位大学教授给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发来一份急件,说据可靠消息:亚洲某国准备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端午节”为本国的文化遗产,目前已将其列入国家遗产名录,很快将向联合国申报“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这里的亚洲某国既是南韩。

在日前召开的“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试点工作交流会上”,周和平焦虑地说,有着悠久历史的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如果国外申报成功,我们该有多么尴尬?我们还有何颜面去见列祖列宗?

周和平还透露,目前中国正加紧考虑将所有的传统节日打包,集体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的“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 中国传统节日备受冷落

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冰庵早前在报章撰文指出,早在一九六七年,南韩已将江陵市的端午节庆典列为“第十三号国家重要文化遗产”,每年均举行盛大活动,吸引国际间百万人次参与和观光。在联合国设立“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后,南韩即准备申报端午节为该国遗产。

他表示,中国民俗节日文化遗产一直受到损害,有的被人为地淡化,有的被扭曲变形,端午节、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佳节,一直未列入国家法定节日加以保护,以致当代青少年只热衷于欢度西方节日。

周和平说,中国的传统节日五彩缤纷,文化内涵丰厚,留存着人类独特的文化记忆,对祖先创造的历史文化遗存,必须怀有敬畏之心,必须高度重视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在年轻人热衷于庆祝西方节日如圣诞节、情人节等时,却冷落了中国自己一些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传统节日,这是令人遗憾的事情。

* 端午节由来与传说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主要有四种,其中以源于纪念屈原的传说流传最广。

相传在战国时代,屈原“以忠被谗,见疏于怀王,投汨罗江以死”。楚国的人民知道这个消息之后,都不约而同的赶到江边来,想找寻他们所敬爱的屈原,可是一直都找不到屈原的身体。为了不让水中的鱼虾把屈原的身体吃掉,他们就在江上划着龙舟、敲锣打鼓,希望能将鱼虾赶跑;还用粽叶包米饭,作成粽子,投到江喂给鱼虾吃,希望屈原的身体不要受到伤害。这就是划龙舟、包粽子的由来。

其他另外三种传说是:源于纪念伍子胥、源于纪念孝女曹娥、源于古越民族图腾祭。

端午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及文化传统,很早就流入日本、南韩、越南等周边国家。

* 韩国的端午节

在韩国,农历5月5日端午节是插秧结束后祈求丰年的日子。 端午节妇女们用菖浦(用菖浦叶洗头,头发光泽)洗头,玩荡秋千, 男人摔交。过去,女子不能轻易出门,只有这一天才能尽情享受户外的世界。另外,人们也将扇子作为礼物赠给友人以祈愿夏天不会中暑。

端午节时,人们还做样子像车轮一样的车轮饼吃,采用这个食品的名字还把端午节称为车轮节。

* 什么是“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

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简称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无形遗产,是相对于有形遗产,即可传承的物质遗产而言的概念。它包括各种类型的民间传统和民间知识、各种语言、口头文学、风俗习惯、民族民间音乐、舞蹈、礼仪、手工艺、传统医学、建筑及其他文化艺术。
2001年5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的首批19个“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中,中国昆曲位列其中。2003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中国古琴艺术入选第二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包括什么,1989年10月17日至11月1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二十五届会议通过《保护民间创作建议案》,建议世界各国尽快采取行动,保存、保护并传播民间创作这一全人类的共同遗产。

民间创作(或传统的民间文化)是指来自某一个文化社区的全部创作,形式包括语言、文学、音乐、舞蹈、游戏、神话、礼仪、习惯、手工业、 建筑术及其他艺术。此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了“人类口述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条例”,旨在奖励口头和非物质遗产的优秀代表作品。代表作的范畴包括四大部 分:一是诗歌、史话、神话、传说等口头表述;二是音乐、戏剧、木偶、歌舞等表演艺术;三是社会风俗、利益、节庆;四是有关自然界的知识和实践。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墨尔本皇家展览馆被提名列为国家文化遗产
投资千亿腰斩怒江 13座水坝开发引争端
二千五百年历史苏州古城将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中国规模最大的明王陵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