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川:卸包袱 还是揽包袱?

--“六四”十五周年再议

伊川

标签:

【大纪元6月24日讯】”六四”十五周年纪念日刚过,新闻传媒上传来了一个坏消息:因年初上书全国人大要求为”六四”正名而失踪多时的北京解放军301医院蒋彦永医生,被北京当局无理拘禁,并有可能被控以”泄露国家机密罪”加以正式逮捕。据云,有关当局早已着手调查搜集蒋彦永医生接受海外传媒采访的情况,从中设法罗织”泄密”的罪证,而这正是历来中共当局关押惩处异议人士的惯用手法。这条消息虽然尚待进一步证实,但种种迹象表明,在”六四”问题上,新一代北京领导人采取的不是逐渐”卸包袱”而是主动”揽包袱”的姿态,这就不但是不智、令人费解,而且是明显有违所谓”胡温新政”公开张扬的”以人为本”、”和平崛起”的行事逻辑了。

蒋彦士医生确实大名鼎鼎。从去年带头向外界揭露SARS真相到今年为”六四”问题上书全国人大,都引起举国震撼和举世瞩目。这正是今天北京当局要拿他动刀子的原因。但是,蒋彦士医生不是异议人士,甚至也不是知识界的体制外批评人士。如果要给一个确切定位,他是一位具有高度专业专长的资深军队医生,同时是站在专业医生救死扶伤的立场,以及爱党、爱国、关心国家安定繁荣的立场,向自己的党和国家提出善意建言的体制内有识之士。任何不带偏见的人,只要持有基本的良知常识,读过蒋医生的关于”SARS”谈话和”六四”上书,都会被他真正为自己的党和政府设身处地、排忧解难的拳拳之心所感动。以新闻报道平实、公正、深入著称的香港《亚洲周刊》,去年底经过广泛的社会咨询和评审考量,在载人上天的航太飞行员杨建力和为”SARS”说真话的蒋彦永医生之间,最后选择了蒋彦永医生作为2003年度的封面人物,反映的就是这样一种海内外华人社会和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

现在,北京当局竟然要采取拂逆广大民意,触怒国际社会的蛮横动作,对广受尊崇爱戴的蒋彦永医生加以无理的拘禁和惩处,–就像他们”六四”前对丁子霖等”天安门母亲”的拘禁一样,必定会引起海内外华人社会的持续震动和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应,同时必定会给中国大陆的安定繁荣、巩固改革开放成果、深化政经改革带来极其负面的作用。这样的愚蠢蛮干,甚至在沾了”六四”鲜血的江泽民、李鹏等人主政时期,都是很为罕见的;人们不禁要问:”胡温新政”所为何来?中共新一代领导人,究竟要干什么?

“六四”已经过去十五周年,已经成为无法逆转和更易的历史事件。无论乐意不乐意,凡是一个有清醒脑筋的政治人物都会明白,”六四”已成为整个中华民族一道难以愈合的历史伤痕,成为为政者的一个巨大的历史包袱。冤家宜解不宜结,包袱宜卸不宜背,伤痕宜合不宜碰。笔者不相信,包括胡锦涛、温家宝、曾庆红、吴邦国等在内的新一代北京领导人,会不知道这样一个基本事实:为”六四”冤案平反,为”六四”学生爱国运动正名,实际上反映了最广大的中国社会民意和国际社会民意。

无论眼下作政治性的解决有多少难处,在”六四”问题上,本来与”六四”并没有直接干系的当今为政者,最聪明也最简单的办法就是:逐渐卸包袱,而不是主动揽包袱。具体地说,就是不要再在”六四”问题上加温、火上浇油、触犯众怒,把自己打扮成一个白鼻子黑脸的历史丑角。对蒋彦永医生和”天安门母亲”这些将来必定作为历史英雄载入史册的公众人物,眼下当局最理智的办法,只能是善待,安抚,用减压、疏通的方式逐渐创造社会和解的气氛,用温和渐进的方式等待抚平历史伤痕的时机;如果因为触犯当今禁忌对他们不可能加以照顾和褒扬的话,至少不能呈现恶形恶相、以暴虐行为加害于这些公众人物。走出非黑即白的旧式政治思维,学会在一个历史转型时期必备的宽容、妥协、沟通的政治手段,所谓”胡温新政”才可能走出新意思、新风貌,所谓”以人为本”与”和平崛起”,才可能真正取信于民、取信于国际社会。说到底,”六四”是一个历史包袱,也可能是一个深厚广大的社会、政治和道德的资源,端看为政者政治智商的有无与高低了。

──转自《自由亚洲电台》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伊川:中宣部--中国当代政治生活中的一个毒瘤
伊川:“心态决定一切”
伊川:“吃什么?”和“怎么活?”
伊川:从“政治躁郁症”到“社会和解”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