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路︰日渐内地化 港人心理很受伤

标签:

【大纪元6月30日讯】(自由时报特派记者苏永耀专访)归并中国七年,香港社会已有极大转变,尤其来自中国内地的投资与消费已跃为主要;港人的反应为何,身兼作家、新闻工作者、现任新闻局派驻香港的光华新闻中心主任平路受访表示,随着内地化趋势,港人也陷于“自卑与自傲”的人格扭曲。

她认为香港如不好好梳理自己的历史,将无法找到核心价值与自我认同。

以下为专访纪要。

问:您自去年初上任至今,眼见的香港有何改变?

答:我上任的时候遇到SARS,之后是七‧一大游行,一直到基本法第二十三条立法暂缓,到现在港人诉求政治改革;另方面,北京方面也展现强势意见,上周五亚洲协会邀请美国前亚太副助卿谢淑丽演讲,她认为北京政府对香港的频频干预,是“把香港与台湾绑在一起”。

这真是非常讽刺,当香港这么努力要与台湾脱钩,也不太愿意与台湾绑上任何关系,但在某种历史吊诡下,造成北京政府如何对待香港,与台湾发展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因此,如何看待七‧一,以及接下来这段时间台湾的变化等,即使香港再不愿意,台湾也漠不关心,但彼此的连动关系,却无法改变。

问:您提到香港亟欲与台湾脱钩,但香港的民主进程并不因此进步,问题出在哪?

答:香港民主派对外来的协助是吓得要命。另方面,随着中国的影响力日增,香港的知识份子或文化人都感受到这样发展下去,香港将如同外界预期,很容易变成没有特色的城市,像一般的中国城市,也就是内地化现象。

不过,纵然都心知肚明这个危机,但因中国的压力,这次七‧一游行口号原本是“还政于民”,现在却又有可能收回去。去年七‧一最大的主调是“倒董”,游行愈到晚上,喊特首董建华下台的声浪几乎都是从“肺腑”出来,反基本法二十三条立法固然是有的,但倒董是怒气、是从“丹田”发出。今年房价虽有上涨,经济稍有改善,但很可惜的,香港原先的机会,也就是知识份子看到的政改远景,这个“机会之窗”反而正在关闭中。

问:您所谓的“香港的机会”是什么?机会消失的原因是否与北京有关?

答:如果香港能显现更多民主活力、自主的精神,纵然只是一国两制,却可能导引整个中国大陆朝向民主的力量,例如北京应可让香港选举逐步普选,这等于是民主实验,又是在境外实践;香港本有这个位置,让中国可以往外更开放,并使外面的讯息进来,良性互动对中国本身的发展也很好,然而,北京却“将窗口关起来”,这是很可惜的。

问:港人未必看到香港发展的危机,但对内地化的趋势,难道没有感受?

答:没错,尤其港人原先是那么骄傲,但接触到这么多内地人后,突然之间有钱人变成是内地人,绝对是会出现适应问题,港人表面虽很客气,但人格所经历的扭曲情况,那种“自卑与自傲”,是存在心理深层;然而,香港特区政府是可以在这种人与人互动上铺设较多的桥梁,但并未做,大陆人回到内地后常觉得香港不好,港人也不喜欢内地人。

虽然赚到大陆人的钱,但却也出现文化的落差。

文化的排斥感,与内地人交往不顺利,港人将此挫折感转移到对董建华无能的反弹,以及变成对现实、现任政府的不满,或许还不那么清楚是直接对着北京。也因此,这次七‧一民主派陷于两难,一方面希望诉求北京还政于民,另方面又考量民众不愿与中国闹僵,加上北京方面的步步相逼,民主派对于游行态度确实出现两样情。

问:香港知识界开始发起追寻“香港核心价值”,您认为香港曾经存在此价值?

答:香港知识界如要追求民主,应该做好自己的市民社会,要有自己集结能力与选民基础,并与台湾良好互动,牵动北京往好的方向走;虽然北京拟采取统一阵线路线,将一些民主派划为不爱国,但港人如无真正民主意识,包括文化,都是由上而下指引,那么香港将来如何能在东亚维持特色?

香港要有核心价值或信念,前提是要好好“梳理”自己的历史;“潮汐王子”一书的开头便指出,“我们的伤痕都是地理性”,只有看到自己的地理与历史,才能看到自己的特色,与台湾不同的是,香港并未做好这功课,到香港历史博物馆看,早期历史都讲得很好,但一遇到英国殖民地史,“就不会讲”了,甚至讲成一种“政治不正确史”。

一年前,香港社会还把英国乔治五世铜像由维多利亚公园移走,显示港人无法面对英国人给他们什么,或没给他们什么;台湾虽有族群问题,但已经在用后殖民的角度看殖民者,逐渐认清自己。

但香港至今仍无法梳理自己的历史,一看到殖民就“辞穷”;难道现在是中国的统治,就要全面批评英国殖民史吗?但明明不是这样,另外,又如何看待九七回归,这些无法面对,香港人怎知“who are we?”

相关新闻
国际反酷刑日酷刑展 港人直呼“好残忍啊”
香港民主派面面观(2)
中国反对美支持香港自由议案
香港泛民主派吁市民参加七一游行争取民主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