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杜义龙:反对不惜代价的统一

-放弃统一,扼制俄印,发展新型国际关系

杜义龙

标签:

【大纪元7月21日讯】前两天在大陆的《人民网》看到一篇登载在《人民日报》7月7日第十版的文章:《理性看两岸》。作者是孙立及,人民日报驻台记者。这是一篇与以往大陆方面关于两岸未来的论调有些区别的文章,可以说这篇文章中确实有一种理性的成分,这是一个好的现象,我一直反对武力统一台湾,这一点和大多数大陆人的主张是一致的,而区别主要在于,许多人虽然反对武力统一台湾,可又主张一旦台湾宣布独立,就一定动用武力来统一台湾。

  我的主张所不同的是,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武力统一台湾都是战争犯罪,同时,我也坚决反对现在与台湾方面进行的军备竞赛。这种军备竞赛完全是一种鹬蚌相争,他人得利的愚蠢行为,是以牺牲两岸的发展、稳定和民众的生命财产利益为代价的,也是以牺牲中国在国际上与西方国家进一步溶合与合作为代价的。前苏联与西方对立搞军备竞赛的结果就是前车之鉴。

  那么,有人会反问,如果台湾一定要独立,就真的眼看其独立吗?这一反问似乎十分有力,原因何在呢?

  这里面隐含着这样一个前提,即:统一是一个绝对正确的大前提,并且是一个要不惜一切代价来维护的前提。我们都在不自觉得成为这个前提的奴役者和维护者,同时也是这一前提的牺牲品。统一真的就是一个不需要证明的前提吗?事实完全相反,统一在更多的情况下不是正义的,而是非正义的,是侵略性的。特别是因为历史、政治和文化、民族等各种复杂原因造成既成事实后的现状,已经具备了其独特的主权性质和地区政治特点,就不能再采用暴力强制的方式来变更和改变其统治状况,而且,传统的领土观念,也不能成为统一的理由,这一点也不需要多加说明了。

  由于受到中国单方面的宣传和教育的影响,中国大陆很多人都还持有一种类似封建帝王时代的领土和国家观念,这实际上是一种文化和思想的时代错位,他们没有感受到现代文明对我们的影响,而是仍然受到那已经死去的文化的蛊惑。

  两岸完全可以不从政治上进行统一,此外却有着十分广泛的合作前景和领域。我们放弃了这种实质性的、对两岸都具有莫大利益的合作不为,却致力于一种形式上的,权力上的统一,这是本末倒置的。

  如果两岸放弃在国际关系中的相互排挤、打击,放弃这种毫无意义的军备竞赛,而致力于两岸在经济、科学和教育等方面的通力合作,不久的将来,即使没有那种现在所拚命追求的统一效果,却肯定会胜过现在这种统一所能够给两岸带来的利益──一种不统一却胜过统一的合作关系。

  这并非是我的一厢情愿。即使在两岸互相设防,进行军备的前提下,经济方面的合作还是进行得非常有成效,台湾方面在国际社会受到大陆方面的全力排挤和打压的情况下,俨然十分有成效的全面发展着自己实力,就是一个明证。如果没有大陆方面的排挤和打压,没有军备竞赛,没有这种隐含的战争威胁,台湾本身的发展将会发展的更加快速,而两岸的合作也将进行得更加彻底。这些都是不用证明的实事,也是一个必然的结果,现代社会发展的结果已经证明,地方的独立性越强,其发展也越快,那种大一统的集权的政治局面,是对现代经济和文化最残酷的扼杀。

  如果统一起来,台湾的自主权必然会受到大陆方面的限制,如香港就是一个例子,而香港的前车之鉴,面对着这种统一的威胁,台湾的资本近年来会已经在大举外逃,如果一旦铮暴发或是两岸关系紧张,其经济比然进入衰退之中。那时,高唱凯歌庆回归的不是一个宝岛台湾,而是一个已经没有活力的空壳。

  所以,统一不但不是两岸唯一的未来结果、不是最好的结果,反而是最坏的结果。最佳选择应该是大陆方面首先放弃针对台湾方面在国际和两岸关系中的排挤、打压等措施,然后双方逐年削减军备,大陆放弃统一台湾的主张,而与台湾建立一种类似盟国或共同体的关系,逐渐达到在经济、科技和文化交流上的一体化地步。而在军事方面,进行共同防预,双方可建立针对南海和东海的特殊防预方式,同时,也能够消除与美国在这方面的大部分隔核,加强与美国在更多领域的合作关系,从而达到在国际上扼制俄罗斯和印度,全面改善与西方国家关系的目的。所谓欲擒故纵,欲取先舍。否则,台湾问题将始终成为中国走入国际大家庭的障碍,而且,最终的结果并不一定能够真正得到台湾。即使是获得统治台湾的全部权力,而丧失了一个自由、自主和发达的台湾,又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呢?难道只是满足部分人的统治欲望吗?@(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杜义龙:中共的系列经济玩具
【专栏】杜义龙:罪恶成为中国社会的道德价值取向
【专栏】杜义龙:台海小“冷战”鹬蚌相争
【专栏】杜义龙:“中央说话算数”依然是帝制窠臼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