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年教育乱收费达到二千亿元人民币

人气 1
标签:

【大纪元7月23日报导】(中央社台北二十3日电)中国大陆学费之高使得穷人家孩子面对学校的大门望而却步。北京出版的最新一期中国新闻周刊报导﹐据官方统计﹐中国十年教育乱收费已达二千亿元人民币。

中新社报导,这篇题为“学费猛于虎”的文章指出﹐中国教育乱收费花样名目之多﹐遭到令人眼花撩乱的起步。一些城市热门中小学择校费或赞助费数额之高令人瞠目结舌﹕哈尔滨一所重点小学的择校费要三万五千元人民币﹐北京一所著名小学的择校费去年已涨到七万元人民币。一些基层政府则通过中小学校征收农业税﹑敬老院费﹑集资费﹑超计划生育罚款等五花八门的费用。还有一些学校强行推销保险﹑食品﹑学具等。

文章指出﹐中国政府目前对学费的狂涨十分重视﹐管的力度也可以说非常之大。但学费猛于虎的局面一时难以扭转。

文章认为﹐乱收费现状难以改变的原因有多方面。首先是中国的教育基本被国家垄断﹐民间难以进入。所谓民间教育大多只是一些简单的技艺教育﹐真正的民间资本在教育中所占比例极低。

其次﹐教育投入严重不足。据统计﹐中国教育投入占GDP比例上世纪八十年代相对较高﹐后来一直在百分之二点三至百分之二点七之间徘徊﹐这几年略有增长﹐2002年达到百分之三点三﹐但仍远低于世界百分之四点二的平均水平。

第三﹐教育资源分配极不平等。中国的教育资金有限﹐而乡村从政府得到的教育经费更加有限﹐中国农村的教育现状非常困窘。在城市﹐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平等表现在学校之间的地位悬殊。望子成龙的家长为了给孩子选择一个好学校而不惜血本﹐久而久之﹐学校与家长之间便在乱收费问题上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第四﹐教育产业化的思路使学校挣钱成为风气。中国社会本有毁家兴学的传统﹐但因为长期以来国家垄断教育﹐导致这一传统的中断。而国家为了转移自己向教育投资的压力﹐一度提倡教育产业化﹐使教育挣钱成为中国学校的普遍风气﹐间接造成了急功近利的社会环境。

相关新闻
英仙座流星雨又来了
从七的倍数积木图到数学教育法的哲思(序)
破除能力分班的迷思
从七的倍数积木图到数学教育法的哲思(第壹章-1)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