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笃撑”声中的另一片天地

—“侨声音乐剧社”专访

人气 9
标签:

【大纪元8月23日讯】(记者杨天仪报导)走入波城的侨声音乐剧社﹐久违了的查笃撑的声音迎面而来﹐南中国的情怀在心中不禁悠然而起。小时候在广州的大榕树下﹑珠江河畔、街坊剧社听惯听熟的管弦丝竹之声﹐原来在异国听来是如此亲切。剧社内已有十数人在练习乐器唱腔﹐原来每逢周二﹑五﹑六他们都会在此聚会排练。见到我们前来采访﹐剧社永远名誉顾问黄君裕﹑资深顾问梅炳钿和社长余丽瑛非常客气地接待了我们。一杯热茶在手﹐我们细细地聊起了侨声的故事。

●侨声的历史
侨声于1939年成立﹐在波城已有六十五年的历史。三十年代﹐波城有“波声音乐社”﹑“中山镜剧社”﹐“侨声音乐剧社”三大剧社表演粤曲。侨声成立时人数大约只有十人﹐黄君裕是其中的一个﹐当时的他只有十五岁﹐侨声看中他的音乐才华而免去他的会费。当时侨声仍为全男班﹐由男子反串女角。

剧社原位于波城华埠哈佛街六号。当时会费收一元﹐但由于会员多为洗衣店工人﹐月薪才十几元﹐一元的会费仍属负担﹐所以当时的侨声缺乏会员﹑会费﹐并不兴旺。黄君裕19岁当兵回来时﹐决意振兴侨声。

1952年﹐安良工商会在华埠新楼落成﹐其主席陈应仕愿以低价月租25元(市价约60元)﹐将其旧址出租给侨声﹐并维持同样价钱约二十年﹐帮助侨声度过经济不景气期。迁入新址后﹐侨声开始吸收新会员。1956年﹐侨声邀得波声音乐社及中山镜剧社会员加入﹐至此﹐三个音乐社只剩下侨声。侨声的现任社长梅炳钿在1958年加入侨声﹐饰演小生。侨声植根于社区﹐得到社区人士的大力支持。黄君裕说当时的侨社负责人有九成加入了侨声。侨声也开展了多方面活动回馈社区。每逢公众假期﹑社团喜庆﹐大家总可看到侨声的表演助兴。

六十年代﹐美国民权兴盛﹐主流社会对于其他民族的文化开始重视。侨声更被邀请参加电台录音节目﹐并在波士顿公园进行公开表演﹐声誉日隆。

永远名誉顾问黄君裕(右)与广东音乐界“四大天王”之一音乐宗师尹自重(中)寿庆留念

1967年﹐广东音乐界“四大天王”之一的音乐宗师尹自重加盟侨声。尹自重在三十年代时将提琴的多种技法引入广东音乐﹐开创了广东乐派的提琴演奏风格﹐成为一代宗师。其后由于厌倦世界巡回演出的奔波生涯﹐又感于侨声的盛情邀请﹐决定落籍波城﹐加入侨声。尹的加入﹐让侨声更上层楼。

尹自重主持侨声后﹐除了指点教导会员外﹐更邀得香港粤剧团来美作巡回表演﹐侨声为其伴奏﹐吸取舞台经验。当时前来表演的香港粤剧艺人非常有名﹐包括有何非凡﹑邓碧云﹑南红﹑吴君丽﹑卢海天等。当时侨声之名在北美埠际乃至香港盛极一时﹐社务亦蒸蒸日上﹐会员激增至上百人。

七十年代﹐尹师傅年事日高﹐由徒弟冯少坚来美接任主理侨声。冯师傅主理社务期间﹐侨声财政充裕﹐并积极配合开展青少年康乐活动﹐组织了排球队参加社区比赛。

侨声音乐研究社员参加市长筹款餐会留影﹐左四起为资深顾问梅炳钿、黄君裕、前任社长雷玉霞、曼宁诺市长、现任社长余丽瑛、主任委员黄国威、英文书记李厚鹏

八十年代﹐陈秀华﹑陈秀娟﹑陈竞泉﹑曹勇等加盟侨声﹐成立了“新节奏”西乐组﹐演奏时代曲等﹐丰富了侨声的音乐种类。其后由于排练场地时间互为影响﹐“新节奏”迁出侨声另立门户。

九十年代﹐区大鹏师傅为侨声义务指导“唱做念打”的舞台功夫﹐在他的悉心教导下﹐会员的舞台技巧有了很大提高。黄君裕先生自豪地说﹐侨声可以算是美国唯一的粤剧社﹐能够不请外援也可以完整地表演一套粤剧。

永远名誉顾问黄君裕(右)与顾问伍育俊

侨声每周戏曲彩排﹐图中旦角黄美﹑生角余润冰正联同11位伴奏乐师表演“文姬归汉”。左图中右一为资深顾问梅炳钿﹐右二为甄云龙。

●侨声的今天
近年来﹐侨声的演出走出了华埠﹐曾到邦基山庄学院﹑布兰代斯大学﹑麻州大学及波士顿市府等地演出﹐均获好评。由于侨声的历史﹑声誉和文化方面的贡献﹐更获得了美国DiscoverCredit奖及华埠历史文物奖。在社团运作上﹐侨声也走入正规化﹐采取西方社会的管理模式﹐主席两年为一期﹐由会员选出﹐并成立执委会处理社团服务。侨声还正式注册成为非牟利机构﹐积极向社会争取基金扩展社务。

侨声在社区成长六十五年﹐深入民心﹐曾入会者过千人﹐目前活跃会员过百。侨声也以其正直﹑真挚而为社区所称颂。1995年侨声为中华广教学校筹款演出﹐为培育人才尽心尽力。年前﹐当二十多个侨团被当时的中华公所无理除名时﹐侨声义不容辞为中华总会作筹款演出﹐筹得资金与当时的中华公所打官司﹐争取公义。社区也对侨声份外支持﹐99年和03年侨声在John Hancock表演时﹐每场观众近千人﹐后台义务工作人员将近四﹑五十人。

●展望将来
侨声的新会员入社需要两位现任会员推荐﹐会员费一年只收20元﹐会员还可以免费参加每年的社团春䜩。侨声欢迎各个年龄阶层的人士入社﹐新会员一般先学唱功﹑再学舞台功。

谈到将来如何延续侨声的传统﹑粤剧的文化时﹐梅炳钿先生说﹐对粤曲的浓厚兴趣是他在侨声坚持这么久的原因。粤曲文化让人沉醉﹑自娱之余﹐也可表演娱人。工作之余﹐在粤曲的天地中重拾中国的文化氛围﹐走入中国古代的故事中﹐真是另有一番天地。而且粤剧曲词韵味浓郁﹐诗词般的词句让人口角含香。他非常希望新一辈能加入其中﹐领略个中滋味﹐感受中华的古老文化﹐而他们老一辈也一定会悉心栽培﹑倾囊相授﹐让粤剧文化和侨声的传统薪火相传﹐弘扬光大。

●在海外传播最广的是粤剧
伍育俊﹕一个六十多年历史的团体﹐实在难能可贵﹐侨声音乐剧社就是经过这段遥长的岁月﹐在艰难的历程中生存和发展﹐坚持着劳怨不懈的精神﹐以弘扬中华传统曲艺之理想。……
古云﹕“峻极之山﹐非一石所成﹔大海之阔﹐非一流之归。”今日光辉之成绩﹐实乃全体社员充诚合作﹐共同努力之成果。

甄云龙﹕粤剧在300年前从佛山流传下来﹐在保留京腔同时、也吸收了西洋音乐中开朗、活泼、愉快的因素。戏剧是一门综合艺术﹐粤剧同时也将中国传统的忠孝节义和历史文化呈现。
粤剧在抗日战争前几乎是蓬勃发展﹐在文革期间﹐受到了严重破坏﹐很多著名艺术家遭到批判和迫害﹐粤剧艺术几乎凋零殆尽。近几年﹐民间戏剧传播广泛﹐佛山就有300个音乐社。在海外﹐传播最广的中华传统戏剧是粤剧﹐从南洋、印尼、澳洲、欧洲到美国、加拿大﹐有广东人的地方就有粤剧。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戏曲漫谈:粤剧
侨声粤剧团盛大公演
粤剧简介
粤剧简介 人气 181
家庭消暑玩乐好去处 波士顿青蛙池塘开放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