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俄反恐 美俄中新平衡点成焦点

――恐怖袭击重创俄经济 反恐新时代美俄中三角关系微妙

标签:

【大纪元9月16日讯】(大纪元记者李途报道)就像911事件向美国敲响了警钟一样,美国911三周年之际,恐怖分子在俄罗斯的攻击行动也向普京敲响了警钟。在经受了两架客机空难、里加地铁站附近自杀爆炸以及别斯兰市学校人质事件一连串恐怖攻击后,俄罗斯总统普京对此作出了迅速反映。舆论普遍认为,恐怖袭击使俄罗斯的国内政策有所改变,还有可能对世界格局和美俄中三角关系产生影响。

* 恐怖袭击重创俄罗斯经济

包括普京总统本人在内的俄罗斯高层官员都表示,俄罗斯受到恐怖主义分子的攻击,俄罗斯目前处在战争状态。

俄罗斯《独立报》分析说,如果处在战争状态的话, 俄罗斯的经济也将会转向战时经济,这意味着俄罗斯将启动所有的国家资源,国家有可能直接控制和管理工业、国防等重要领域。

国家不得不从国家财政预算中拨出钜额经费对遇难者的家属进行补助并处理善后工作。此外,也将进一步增加对军队和安全部门的财政拨款。

而且恐怖袭击使越来越多的投资人对俄罗斯的投资环境丧失信心,导致今年俄罗斯的资本外流规模大幅度增加。从俄罗斯流向国外的资本数量将会从去年的二十九亿美元,增加到八十亿到八十五亿美元。今年的资本外流规模将是去年的三倍。

一项调查显示,全世界主要国家,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外国旅客,已经拒绝前往俄罗斯旅游。据估计,俄罗斯旅游市场因此已经损失了四亿美元。

俄罗斯经济学家杰里亚金说:恐怖袭击“对俄罗斯经济和社会造成的后果都是将破坏性的。”从长远来看,俄罗斯经济将会遭到严重打击并付出沉重的代价。

* 普京新政策美国关注

9月13日在政府内阁扩大会议上普京宣布,为加强反恐,将全面改革政府架构和运作方式,宣布原人民直选州长改为总统提名地方杜马议会表决通过。

普京说,为保证国家安全、击退任何形式的恐怖主义威胁,必须建立国家统一安全系统;建立反危机指挥系统;制定相应的反危机行动计划;强化部门反恐能力,加强安全机关的国际合作;取缔以宗教及民族思想为幌子的各种极端组织,严惩其头目及骨干份子;惩治官员犯罪等。

普京在多个场合表示,俄罗斯不会向恐怖主义屈服,并且准备对全球任何地方的恐怖组织基地发动先制攻击。俄罗斯总参谋长鲁耶夫斯基在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欧洲盟军总司令|美国的琼斯将军会谈时告诉记者:“我们将采取措施,铲除世界任何地区的恐怖份子基地。”

美国在强调对俄罗斯对抗恐怖主义支援的同时,也对普京总统9月13日所宣布采取的一些步骤表示关注。

据美国之音报导,在一个新闻记者会上,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包润石重申美国在反恐战争中与俄罗斯团结一致的立场。但是他说,普京总统所宣布的措施“显然引起了一些关注”,布什希望能够与俄罗斯官员讨论这些问题。他说:“没有任何理由能够使上个星期在俄罗斯发生的可怕的恐怖活动正当化,我们重申对俄罗斯人民的哀悼之意,并将与俄罗斯在反恐战争中并肩作战。

美国方面表示正在研究普京总统昨天宣布所要采取的行动。希望能够与俄罗斯方面讨论这些问题。

*俄美有否可能携手反恐

普京执政之后,俄罗斯加入民主国家行列,抛弃了前苏联外交决策中共产主义阵营意识形态,以及争霸全球等因素,开始务实外交。但普京一直在北约和美国、中国之间保持距离,一直避免与美国结成“战略”联盟。

据亚洲时报报导,普京一直反对美国对伊拉克的战争和911后在伊拉克、阿富汗、塔吉克、乌兹别克和阿塞拜疆等国建立军事基地。对美国“反恐”战采取不支援立场。911灾难后,克里姆林宫曾怀疑美国利用911实现其在中亚和中东地区的地缘政治目标。俄国防长伊万诺夫就曾公开发表声明,批评美国在911后大肆扩大其军事和情报收集防御圈。

亚洲时报报导认为,“别斯兰事件”也许改变了俄罗斯的看法,缩小了华盛顿和莫斯科之间的意见分歧。普京最近降低了反美论调,并且正在考虑向伊拉克派驻军队和扩大俄罗斯与北约的安全合作领域。克里姆林宫可能开始实行新反恐政策并可能与美国重建反恐联盟。

美国方面一直强力谴责对俄罗斯的恐怖攻击,对罹难者表示沈痛悼念;同时密切关注克里姆林宫的反恐策略。

9月12日,美国总统布希偕第一夫人萝拉走进俄罗斯驻华盛顿大使馆,吊唁在俄南比斯兰学校挟持人质事件的罹难者,这项罕见的历史性表态,使得布希成为历来造访华府俄罗斯大使馆的首位美国总统。

第一夫人萝拉在吊唁簿上签名:“为击败恐怖主义,我们肩并肩致力让全世界变成更安全之地。”

在向俄罗斯各地实况转播的演说中,布希表示,美俄两国联手反恐,只会使这两个冷战时代宿敌的关系益趋紧密。

美国国会众议院9月13日通过一项决议,谴责这些恐怖攻击。俄美两国能否在反恐中成为战略伙伴关系,引各国关注。

* 俄美经济军事互动

俄罗斯与美国,一个是第二大石油出口国,一个是全球最大的石油消费国之一,利益上具有极强的互补性。

目前美俄两国还在商讨一个从俄罗斯的不冻港摩尔曼斯克向美国出口原油的计划。此计划的实施会将原来从波斯湾将石油运到美国东海岸所需要的32天减少到从摩尔曼斯克运输所需要的9天。俄罗斯正考虑制定规划,以便从2007年起,俄罗斯每天能够向美国提供240万桶原油,使其在美国的原油进口中就可占到10%到13%,届时俄美关系将会更加牢固。

据报导,俄罗斯和美国正在商谈共同开发巴伦支海底天然气专案,据称美国方面仅在这个专案上就有可能投资大约100亿美元。

俄罗斯总统普京8月初在莫斯科克林姆林宫与美国康菲石油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詹姆斯.马尔瓦进行了会面,并批准了康菲石油公司扩大其在俄罗斯的投资的计划。被解读为俄罗斯已经向国际社会传达了重要资讯:俄罗斯已向美国企业开放。

两国在军事上的合作似乎已有启动。9月15日美国之音报导,俄罗斯将在美国大选前派4万大军前往伊拉克支援布希的伊战,两国还将共同努力对付伊朗和中国的激进主义外交政策;俄罗斯将接受美国在中亚大量驻军以打击伊斯兰好战分子的事实。

美国能源部13日表示,美国政府9日与俄罗斯合作,从乌兹别克一处实验室秘密运走一批高度浓缩铀,以防其落入恐怖份子手中。

尽管俄罗斯和美国之间在很多问题上有不同的看法,但是两国关系似乎是越走越近。

*中俄贸易龃龉多

在俄美越走越近的同时,兴旺的中俄贸易出现了不和谐音符。

今年4月份,据俄罗斯“生意人报”批露,俄罗斯海关内部制定了专门针对中国的关税上涨决定。根据此规定,大部分从中国进口商品海关报关基数发票值成倍增长,有的商品过去发票值是0.5USD/公斤,须缴纳关税0.1USD,现在则不得不按照3.5USD/公斤,缴纳0.7USD的关税。

而且从4月初开始,从中国进口到俄罗斯的中国货物清关突然非常困难,大约只有20%的货物可以按时顺利报关提货,造成大部分的中国商品积压在昂贵的俄海关仓库中。

除了商贸冲突之外,俄罗斯在对华武器销售上一直“留一手”的做法也令中国感到不快。俄罗斯一直拒绝向中国销售先进武器,对华军售技术层面一直保持10-15年的距离,比如核武器、核潜艇、远端轰炸机以及航空母舰等战略武器均不在对华军售之列。与此同时,对与中国接壤的印度军售就没有此类限制。

另外,将本来已决定通过“安大线”石油管道输给中国的远东石油,俄罗斯转向输给了日本方向,被解读为俄罗斯希望控制对话输送石油,牵制中国的经济发展命脉。
在2002 年,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被以种种理由排挤出俄罗斯斯拉夫石油公司股权拍卖的事件。

今年7月,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的关于俄罗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新一轮俄中谈判会议中,中国要求俄罗斯将国内市场天然气和电能的价格提升到国际市场的标准,同欧盟过去的战术一样。中国的要求无疑于在俄罗斯最敏感和最疼痛的地方上加了一刀,使俄方感到中方在有意地阻碍俄罗斯加入WTO。

中俄之间的贸易战,使得一直被频频提起的俄罗斯与中国之间“战略伙伴关系”名存实亡。

*美俄中三角关系微妙

冷战时期,美俄中三角关系长期被认为是维持台海和平乃至世界和平和的制衡因素,反恐新形势下三国关系将会有何变化呢?

据华盛顿时报披露,中国为伊拉克的第二大军事供应商,仅次俄国。它在美伊战争前后为巴格达提供光导纤维防空雷达系统的技术协助。在此期间, 美英在伊拉克禁飞区的巡逻的飞机不断受到伊拉克飞弹的攻击。

五角大楼与中央情报局(CIA)的秘密报告及对美国高级防御和情报官员透露,早在2002年8月,中国与法国违反联合国禁运法规,合谋秘密向伊拉克出口远端飞弹固体燃料的化学制品。这种化学制品HTPB(hydroxy terminated polybutadiene)是中国的齐鲁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

在俄罗斯校园人质事件后期,中央电视台在报导该新闻同时,打出字幕让观众猜谜,给了观众从302人到402人四个死亡人数的选择。对此遭到中国国内大批网民海外华文网站的愤怒谴责,被指为没有起码的人性。

同时,中国前领导人江泽民正被法轮功学员在多国告上法庭,谴责其在中国推行国家恐怖主义,使用国家机器镇压民间团体,造成1000多人酷刑致死。而法轮功在美国、俄罗斯均为合法团体。

在反恐新时代,美俄中三角关系能否找到新的平衡点,成国际焦点。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美高官称反恐战争取得进展
美国加强东南亚外交 印马泰大使近期更替
组图:纽约举行911三周年纪念活动(续)
分析家:俄罗斯遵循美国反恐路线但手段有限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