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巢小孩与尼特族“长不大”现象渐起

人气 7
标签:

【大纪元1月15日报导】(中央社记者徐崇哲台北特稿)按照传统观念,西方国家小孩高中毕业后,不管升学与否,都该离家养活自己了;东方国家虽不见得有此惯例,负责小孩至大学毕业甚至成家之前也非特例,但一般来说,二十岁以后即是独立自主的时候了。

然而,这个世代的美国与日本社会均出现大学毕业或已二十多岁仍回家让父母养的“不长进”现象,在美国称此为“归巢小孩” (Boomerang Kids),日本则是尼特族 (NEET)。

何谓长大?按照美国人口普查局与美国社会学协会定义,三十岁之前完成学业、离家居住、结婚、生小孩、经济独立者才算长大。根据去年九月的调查发现,二零零零年美国达到此一定义的男女分别为百分之三十一及四十六,远低于一九七零年的百分六十五与七十七。

美国宾州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佛斯坦伯格表示,这不单是美国独有的现象,虽称不上举世皆然,但许多国家均有类似的情形。

佛斯坦伯格教授没有说错。日本近年来也出现“什么都不想做、不知道做什么、也什么都不做”的“尼特族”(Not in Education, Employment, or Training)。

此一被日本厚生劳动省定义为无业、完成学业、未婚、不做家事也不参加进修的十五到三十四岁族群,据统计在二零零三年约有五十二万人,是一九九七年的六倍之多。加上统计学上的“黑数”,实际上尼特族可能突破百万人。

这种“长不大”现象的原因不一而足,有经济社会条件变迁所致,也有心理文化层面的因素。以美国为例,七零年代,大学毕业便足以开创事业、养家活口,如今却似乎不研究所毕业不足以成家立业,如此一来学费负担加重,想要早日独立生活也难。此外,现代企业流行瘦身化,过往只要学历符合即可争取的职位缩减,求职难度增高,也免不了降低年轻人踏出社会的诱因。

就社会层面来看,避孕药的发明让传统道德观念大变,年轻男女奉子女成婚的压力减轻;加上目睹父母离婚的家庭悲剧不断上演,前车之鉴历历在目,自然缺乏成家动力,连带也削减创业斗志。

日本尼特族的产生除了具有与美国“归巢小孩”类似的经济社会因素外,尚有两个较特殊的原因。据调查,四成以上的尼特族是因为对于处理人际关系没有信心,因此宁愿家里蹲。第二个原因是不知道自己能够做什么,也不了解何种职业适合自己。简言之,心理障碍是尼特族踏出社会最大的难关,而且值得研究的是,尼特族并不忧心自己不工作,与失业者大异其趣。

二十至三十岁出头的现代年轻人,普遍来说具有学历较高、较通晓人情世故的特色,可是却不代表比较成熟。然而,他们的父母也不一定能了解子女为何始终长不大。家住德州休士顿、女儿去年五月大学毕业的四十八岁妇女艾比说:“我们那个时候都想赶快毕业、搬到外头、找工作、结婚,我不知道你还能够做什么其他的事。这些孩子都不急着做那些大人应该做的事。”艾比二十三岁就完成终身大事。

究竟是整体大环境转变,让已成年者不去做“大人该做的事”,或是真有心理因素阻却他们跨入社会,答案可能兼而有之。

自一九九二年开始研究“归巢小孩”现象的心理发展学学者阿奈特 (Jeffrey Jansen Arnett),在近着《新兴成人:从青春期晚期到二十多岁的蜿蜒道路》(Emergin ing Adulthood: The Winding Road Fromthe Late Teens Through the Twenties,暂译)中提到:“他们未受到要求,所以没有那么成熟。这是整个社会与文化环境使然。”阿奈特指出,他的调查显示,只有百分之十到二十的人能在二十五岁左右明订人生方向。

追踪研究年轻人趋势的市调公司“二十而立” (Twentysomething Inc.)董事长莫里森说:“这一代的小孩成长于快速发展的文化里头,迫使他们花更长时间做好出社会的准备。现在他们有了独立性,他们绝对会做好万全准备,才决定下一步怎么做。”



相关新闻
13岁靠割草起家 年轻人拥有价值百万绿化公司
如何引导孩子远离屏幕?7孩父亲分享妙招
什么是鸟击? 飞行员应该如何处理?
安宁病房护士经验谈:临终者最惊人的3件事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