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紫阳病逝 功过留待后人评价

人气 12
标签:

【大纪元1月17日报导】(中央社台北特稿)前中共总书记赵紫阳17日晨在北京病逝,赵紫阳的一生功过有待世人评价。曾经协助邓小平领导中国大陆改革开放的赵紫阳,在“六四”事件中由于坚持宽待学生运动、反对武力镇压而遭罢黜,15年来一直被软禁在北京富强胡同一座旧宅内,抑郁而终。

近年来海外媒体数度传出赵紫阳过世消息,2000年赵紫阳八十大寿期间,首度传出赵紫阳死讯;2005年5月1日,日本共同社抢发赵紫阳去世新闻,5月28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对外澄清“没有这回事”。

香港媒体日前再度传出赵紫阳病逝的消息后,引起海内外关注,中国外交部罕见的即时澄清赵紫阳病危讯息,不过在北京的外国媒体仍掌握到赵紫阳病情不甚乐观。

赵紫阳,原名赵修业,河南省滑县人,1919年10月出生,1932年加入共青团,1938年成为中国共产党员,曾任中共广东、四川省委第一书记,1980年后历任中共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组长、总书记等职位。

1987年赵紫阳担任总书记后,改革开放政策陷入发展瓶颈。1989年发生天安门学运,中共军事镇压,引发“六四事件”。赵紫阳与邓小平处理学运问题的立场不同,他强烈反对派兵镇压学运,因而被控“分裂党、支持动乱”,遭撤销总书记等职务,15年来赵紫阳一直被软禁在北京家中。

随着赵紫阳近年健康状况急剧恶化,不少曾与赵紫阳共事的老干部或是学者们,分别透过不同渠道提出建言,要求中共重新评价赵紫阳。中国民运人士也不断呼吁北京当局释放赵紫阳,甚至希望为他争取诺贝尔和平奖,以形成国际舆论压力。

淡江大学中国大陆研究所教授张五岳表示,当前主政的中国领导人中,仍居中国国家军委主席的江泽民是“六四”事件的既得利益者,胡锦涛虽与“六四”无直接关联,但平反“六四”并不符合胡锦涛的行事风格。

他认为,短期内期望中共高层平反“六四”并不切实际,但中长期而言,胡温要想寻求历史定位,仍应务实处理这个问题,进而认真解决中共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冲突与矛盾。

铭传大学新闻系教授许志嘉说,现阶段邓小平的势力还在,李鹏、上海帮等与“六四”相关领导人仍在世,除非中共党内再次爆发政治派系权力斗争,否则要想平反“六四”微乎其微,因为翻案将冲击第四代领导核心,影响政局稳定。

15年来,赵紫阳的名字和“六四”一般,一直是中国敏感的政治禁忌。但有中国改革开放工程师之称的赵紫阳,曾在上一代中国民众心中烙下深刻记忆。据称,在上世纪七十年文革结束时,中国社会处于崩溃边缘,当时大陆民间出现“要吃粮找紫阳,要吃米找万里”的顺口溜。

“六四”事件使得赵紫阳成为中国民主改革的指标,曾任胡耀邦重要智囊的学者阮铭说,赵紫阳活着,在中国大陆就代表一定程度的象征意义,他提醒民众不要忘记“六四”天安门事件。

如今赵紫阳已逝,赵紫阳死讯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尚待评估。不过,学者普遍认为,中国大陆时空环境与八九年不同,发生类似“六四”的大规模群众运动可能性不大。

张五岳分析,赵紫阳淡出政坛15年之久,现今中国青年学子对他的印象陌生,对“六四”也很冷漠,不像胡耀邦过世时,社会上存有左右两股对立势力,相互激荡下,很容易藉由缅怀纪念胡耀邦演变成大规模群众运动。

  随着赵紫阳去世,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推动中国经济改革及开放路线的主要领导人邓小平、胡耀邦以及赵紫阳相继陨殁。中国新一代领导人如何处理赵紫阳与“六四”的定位,以及中国的民主改革之路将走向何方,值得持续关注。

相关新闻
支联会盼北京给予赵紫阳正面评价
香港政坛关切赵紫阳病逝 盼平反六四
赵紫阳病故是否引爆社会矛盾深值关注
许家屯对赵逝世悲痛万分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