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报:胡耀邦,赵紫阳政改远胜胡温

人气 2
标签:

【大纪元1月18日讯】赵紫阳昨天在北京病逝,官方发布间断消息。尽管当局严厉封锁民意表达,从网上,民间,海外各大媒体出来的都是对他的一致赞誉,尤其是他对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心和所作的努力,赵紫阳制定的体改方案让现在的人们看来仍然具有前瞻性。

政经改革 高瞻远瞩

据香港苹果日报报导,八十年代基本上是以胡耀邦与赵紫阳为代表的改革派执政时期,1980年至1987年,胡耀邦与赵紫阳分别担任中共总书记及总理,是中国政治最开明的时期。

胡赵两人尽管对一些基本的政治、经济改革概念也存在分歧,例如胡耀邦主张建立一种开明的仁政,在经济上坚持要在保留计划和公有制的前提下,进行改革。而赵紫阳主张的改革则是建立现代政治文明,即西式的宪政民主、三权分立,并必须变计划为市场、变公有为私有。

87年,党内保守派大反扑,胡耀邦被指“反自由化”不力而下台,赵紫阳接任总书记后,仍力图贯彻进行体制改革。赵紫阳不仅宽容、保护了自下而上要求政治改革的民间激情,并在接任总书记后的中共十三大报告中,不仅确立了经济改革的市场化方向,更提出了七项政治改革措施,包括党政分家和建立民主法制的社会秩序。

开放言论 中共执政五十年之最

报道称,赵紫阳主持下的改革研究所、国务院农研中心发展所、中信公司国际问题研究所与北京青年经济学会(三所一会),已开始发展成类似西方的政府智囊机关,吸纳学术界及社会精英,参与政治、经济改革。而在他支持和保护下,内地言论尺度亦不断宽松,上海的《世界经济导报》更成为讨论政经改革的主要言论阵地,其大胆和尖锐的语论,讨论的开放与热烈,可算是中共执政五十年来之最。民办的“北京经济科学研究所”及其所办的《经济学周报》,成为当时最活跃的思想园地,对民间精英具有极强的凝聚力。

当时,知名学者方励之、刘宾雁等人的自由化言论,也在民间广泛传播;中西文化的大辩论也由专业学术刊物,走进了中央电视台等大众传媒。

文章称,尽管二人时常受到保守派的掣肘,政治改革极为艰辛而有限,最后更随八九“六四”暴力镇压而告终,但所提出的部分体制改革方案,至今仍具前瞻性。

文章表示,反观今天的“胡温新政”,胡、温两人最初提出的“以民为本”、“新三民主义”高唱入云,但过去两年间政治改革乏善可陈,人权、言论自由更是严重倒退,令人不胜欷歔。@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美东民运界纷纷对赵紫阳过世表示哀悼
赵紫阳曾说 中国出路 就是民主化
【专栏】史达﹕人性最终战胜党性的赵紫阳
任不寐:赵紫阳逝世能否引发天安门事件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