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纳高层离职引发地震 中国唱片业变阵在望?

人气 1
标签:

【大纪元1月19日讯】(中华网1月19日报道)这两年唱片业不景气,谁都知道。2004年,全球音乐唱片销售额再度下滑,这已是连续第四年出现这种情况了,很多人把业绩下滑的原因归咎于网络下载和盗版猖獗,中国唱片业也不例外。

但2004年对于中国唱片业的内部环境来说,有了一点细微的变化。记者昨日从业内获得一份资料:2004年中国内地唱片销量榜上,产自广东的唱片占去了大多数席位,而唱片公司最多的京城唱片业却相当落寞。目前,内地唱片业已确立了三足鼎立的局面:充满优越感的京城唱片业2004年败给了广东“游击战”式的唱片业,而上海唱片业依然在广东与北京的较量中“小资”着,不张扬也不萎靡。

日前有消息说,连续四年下滑的唱片工业在2005年有望回暖。在这种大环境之下,中国唱片业是否在酝酿新的变化?昨日消息:任职期满的许晓峰请辞华纳,这场中国唱片行业高层的人事变动,很有可能是唱片界将发生地震的前兆。

黄小茂更适合做华纳总裁?

对于许晓峰请辞华纳的原因,记者昨日在采访华纳唱片公司的工作人员时,对方对高层的人事变动十分敏感,不愿表态。而据广东唱片业一资深人士为记者分析原因:其辞职原因不会很复杂,可能是其人际关系引发,还有就是许晓峰本人也许对自己这几年的工作成绩并不是很满意,觉得去年没有完成既定任务,从而决定辞职。

唱片行业其实是个复杂的行业,由黄小茂接任总裁一职应该更适合华纳的发展,因为黄熟悉唱片的操作流程,又在一线打拼这么多年,比许晓峰的人际关系更好,从这些方面说,黄小茂可能更合适。

而据西安本地一位音乐界人士称,过去,华纳的歌手自己搞台演唱会都绰绰有余,现在呢?这种形势下,许晓峰不辞职才不正常呢。

广东业界:“正规军玩不过游击队”

从去年的华纳唱片宋柯另起炉灶到今年许晓峰请辞,不由得让我们对2004年的唱片业进行一下回顾。事实上,在2004年,京城的唱片公司不少,但基本上都是碌碌无为,相反,广东的唱片公司却上演了一场“乐坛风流秀”,刀郎走红、《老鼠爱大米》唱遍全国。

广东某唱片公司的贾先生分析了这种现象:北京和广州唱片业的操作流程有很多不一样,北京那里跨国的、正规的大公司多,而广东自营的、新兴的小公司多。为什么去年的刀郎、《老鼠爱大米》这些音乐都从广东走向全国,而不是北京,就因为京城唱片公司总觉得自己有优越感,皇帝的女儿不愁嫁。比如某唱片公司出了一张彭丽媛的转型之作《源媛流长》,最后的结果是什么?销售不振。

在分析2004年发展差距的时候,贾先生称,改革开放都是从南到北的,广东做事情有一个特征,在唱片上没有不敢赚的钱,而北京的唱片公司,很多单位都是“爷”们呆的地方。对于2005年的前景,贾先生认为广东业界今年发展的步子可能更大一些,人文关怀的东西会更多一些。

北京业界:2004三大怪现象

在记者的采访中,北京一唱片公司的负责人开口就说:2004年的唱片,内地没有几个卖得好的。这位徐姓负责人认为,许晓峰请辞是华纳正常的人事变动,要说对唱片业最近的影响,可能也是看黄小茂上任之后如何“出牌”。毕竟华纳是中国唱片业的老大,他们的一举一动都会产生涟漪效应。很多北京的唱片公司为什么好几年才推出一张明星的唱片,因为出唱片本身很难赚钱。2004年,除了朴树、孙楠小赚了一点之外,其他的专辑都只能用不景气来形容。

除此之外,对于京城唱片业的现状,徐先生称三大现象最为突出:

一、老板喜欢这个歌手,先贴钱后赚钱,因此看不到现实收益。徐先生告诉记者,他的朋友中就有人开了这样一个公司,老板很喜欢这个歌手的歌,就决定不挣钱也要出,因为他比较看好此人,认为这个歌手有一天总会赚钱。

二、出唱片是幌子,走穴演出是根本。很多唱片公司并不看重将来,而更看中现实收益,找一些半红不红的歌手出唱片,然后到各地去走穴演出,通过这种方式赚钱。他们往往签下歌手时许诺将如何包装人家,掏很少一部分的钱出一张劣质唱片后,就开始剥削歌手的劳动价值。

三、出唱片更容易保持曝光率。为什么很多演戏的明星也想着出唱片,还不是为了多曝光,搞得他们真跟全能明星似的,这样其身价又涨起来了。当然也确实有嗓子好的,比如周迅确实能哼两下。

2005年唱片业变阵在望?

据世界某权威机构称:连续四年下滑的唱片工业在2005年有望回暖,这个推断的确是鼓舞人心的。2005年伊始,许晓峰没有继续留任,而是选择了辞职,由能力极强的黄小茂接任,许多人称这可能会掀起“血雨腥风”。迹象表明,龙头老大的变阵,可能就像是唱片界的“地震”,因其引发的“海啸”有可能随后就来。

据业内相关人士透露,由香港英皇娱乐集团有限公司与内地最具影响力的老牌劲旅———中国唱片总公司合资成立的、中唱英皇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日前正式浮出水面,成为继中国录音录像出版总社与华纳联手成立合资公司后,内地唱片业与外界投资的又一次联姻。

中唱方面表示,双方将共同发展演艺经纪业务,进一步开拓内地唱片市场。而英皇此次联手中唱,无疑是想分食内地销售额达20亿元的正版唱片市场,打破由五大唱片公司领衔的格局,此事对唱片业的影响将逐渐浮出水面。

另据来自华纳太合传媒的消息,由宋柯担任董事总经理的新唱片公司将在2005年全面开花,推出大批艺人唱片,配合新的唱片经营理念,迅速占领终端市场,从原来的五大唱片公司市场份额中分得一杯羹。

而唱片公司的规模化混战,必将对小唱片公司的生存造成致命打击。

根据记者的统计,2005年,已经有一大批影视艺人准备大举进军歌坛,周迅新专辑新年后发行,范冰冰、陈好、佟大为等一大批艺人将借势初试啼声。并且,在唱片公司的竞争和挖掘下,一些民间或者网络歌手也可能成批走到台前,今年的唱片可能比去年更加“好听”。

(华商报 作者:唐爱明)(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票房不及投资十分之一 汉克斯动画秀首映惨败
《哈利波特5》要大换血 “哈迷”不喜欢新导演
瑞斯顿镇新添万余工作机会
非法复制参选影片 奥斯卡评审团成员被罚三十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