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城繁荣背后:数百万贫民挣扎求生

人气 4
标签:

【大纪元12月8日讯】(亚洲时报 Fabio Scarpello撰文) 新加坡经济的腾飞算得上一个传奇故事。在短短的40年里,这块弹丸之地竟然从一个渔港发展成为亚洲人均收入次高的国家。然而在这个闪耀的光环之下却掩盖着贫富日渐分化的残酷现实。

“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新加坡议政组织“思考中心”(Think Centre)的主席西纳潘(Sinapan Samydorai)指出,“与10年前相比,处于社会底层20%的人口的收入实际上是在减少。87%的居民仍然依靠政府提供住房。还有60%的人由于收入过低而豁免缴税。”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新加坡的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据新加坡国立大学 Mukhopadhaya Pundarik教授的论文指出,当地人均收入在此期间下跌2.7%,而情况最差的家庭的收入则暴跌了49%。从根本上说,贫富分化的问题似乎与该国一贯实行的政治经济政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这里,政治经济主要是指商品及服务的生产、分配、消费以及管理。

狮城的成功之道在于善于吸引以及利用外来投资。为实现这一目的,有关政府部门完善了基础设施,塑造廉洁政府的形象以及制定税收优惠政策。当然低廉的劳动力市场仍然是最主要的因素。在这些政策的刺激下,外资跨国企业纷纷涌进新加坡,使得该国的经济总量从1965年的89亿新元迅速增长到现在的1805亿新元(1090亿美元)。

近年来由于中国、印度、泰国及马来西亚等国家的竞争激烈,因此新加坡的工薪族被迫节衣缩食来保持竞争优势。另外在全球经济气候的背景下,新国的政治精英决定要向高附加值经济转型。

竞争激化以及经济转型并未给高学历、高收入的阶层带来影响。事实上,林和凯捷顾问公司(Merrill Lynch/Capgemini)2004年推出的《全球财富报告》(World Wealth Report)发现狮城出产百万富翁的速度远比其他国家快:资产超过100万美元的新加坡人共48500人,比2003年增长了22.2%。

同时,新国约400万公民中有60%的人缺乏高等教育或技术,他们面临失业以及入不敷出的可能性大大提高。新国官方统计的失业率数字为3.3%。但据人力部最新的劳动力市场报告指出,在那些已经下岗6个月但仍然在寻找工作的人当中,66.7%的人只有高中学历。西纳潘说:“对那些四五十岁的人,生活十分艰苦。他们缺乏高等教育,无法驾驭高新科技。”

此外,经济发展的前景并不乐观。今年,新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即GDP的增长率已从去年的8%下降到了4%。李显龙总理也公开表示,“由于中国等国家的劳动力更加低廉,因此大量工作职位从新加坡转移到了这些国家,而新加坡的失业率在未来几年有可能攀升至5%。”

西纳潘认为更糟糕的是,新加坡没有最低工资的法律规定,因此外来劳工的输入将会进一步压缩当地居民的入息空间。“每个员工的合同都不同,”他说。“没有最低工资保证,完全看你是否擅长讨价还价。责任并不在外来劳工的身上,但他们的劳力十分低廉,给当地居民带来了竞争。如今许多新加坡人得身兼双职才能勉强糊口。”

1500新元/月是新加坡公认的最低生活支出标准,但即使是延长工作时间也不足以让低薪阶层达到这一标准。今年20 岁,在伊娜薇(I Nuovi Cosmetics)化妆品公司做零售助理的罗小姐平均每天加班2个小时,但工资只有900新元。“我们对现在的生活不太满意,因为时间安排太满了,”她说。“我们每个月只能外出两三次,生活很枯燥。专业人士可以享受生活,而我们只是为了生存。”

今年52岁的计程车司机Lion全年无休,每天工作不少于12个小时。他从来不去看电影、下酒吧或看朋友。“我实在太累了,也没有心情。我不停地工作,但养家仍有困难,”他说。

Razman, 30岁,白天是家乐福超市的一名保安,另外每个星期有3个晚上兼职健身教练。他每天平均工作14个小时,但收入也只有1400新元。“我很少出去玩,”他说。“晚上没有兼职的时候也许会和朋友一聚,但仅此而已。我觉得很累……不过已经习惯了。也许这是遗传吧,因为我的父亲也是劳碌了一辈子。与其他国家的劳动者相比,我们的工作量是他们的两倍,这就是新加坡的生活方式。”

本文作者Fabio Scarpello是AKI-ADN Kronos International驻东南亚通讯记者。(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关注团体吁京公正待程翔
星政府指外佣受虐等情形被人权组织过度夸大
程翔妻子从港府得知丈夫身体情况良好
萧蔷蕾丝礼服亮相颁奖礼 气质非凡惊艳全场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