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宅急便》消化性溃疡

台北荣总内科部胃肠科主治陈增兴医师

人气 1
标签:

【大纪元2月8日讯】所谓“消化性溃疡”是指消化道部位,受到胃液的侵蚀造成黏膜缺损。如果黏膜的缺损未超过黏膜肌层称做糜烂(俗称破皮);如果黏膜的缺损较严重,深度超过黏膜肌层,到达黏膜下层的程度称做溃疡(俗称破洞)。

溃疡发生在胃部称做胃溃疡,发生在十二指肠时称做十二指肠溃疡。消化性溃疡也可发生在与胃液接触的其它胃肠道,如食道下端、胃肠吻合术后的吻合部及含有胃黏膜的Meckel憩室(位于回肠部)。年轻人以患十二指肠溃疡居多,中年以后则罹患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的机会相近。

胃的最大功能就是将食物变成容易消化与吸收的状态后送往小肠。人的胃黏膜会分泌胃酸及胃蛋白以便消化分解蛋白质,而胃黏膜也同时分泌黏液及重碳酸盐,可以保护胃壁不会被自己的消化酵素破坏。如果这种平衡破坏,就会造成黏膜损害而形成溃疡。溃疡的形成可以是因为外来的破坏力(攻击因子)很强,如胃酸过多、胆汁、酒精等,或是本身的防御能力缺损,如黏膜发炎、黏液分泌不足、局部血液循环不足等造成。

消化性溃疡的致病因子是多重的,包括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使用非类固醇抗发炎止痛药(NSAID)、压力、抽烟、情绪因素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幽门螺旋杆菌和非类固醇抗发炎止痛药的使用,因为这两者是独立的危险因子。非类固醇抗发炎药主要是造成胃溃疡,也可引起十二指肠溃疡。幽门螺旋杆菌虽是造成消化性溃疡的主要原因,但如果没有其它致病因子的加强作用,也不易发生消化性溃疡,而抽烟、精神压力、情绪因素则是主要的加强因子。因此就整体病因而言,幽门螺旋杆菌及非类固醇抗发炎止痛药才是构成溃疡的主要因子,心理因素、抽烟、压力等是重要的催化因素。

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症状以上腹疼痛为主,目前已有不少很有效的药物可以缓解症状,所以问题不大,反而是它的并发症,如大出血、溃疡穿孔,会有生命危险;尤其是一些病人的溃疡,没有症状或症状很轻微,发生并发症之前完全没有征兆可预防,因此这些病人更需好好治疗。由于消化溃疡可以没有症状,因此临床上第一线医师或家人对于贫血、呕吐、解黑便、休克或急性腹痛的病人特别是老年人,即使没有溃疡或上腹痛的病史,也要考虑溃疡并发症的可能,才不会延误病情。

本文由荣总人电子周报提供◇(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NFL》晋季后赛 维京人赶上了
少晒太阳或易患消化器官癌
财经简讯
突破压力医学课程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