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与纽约华文妇运工作者对话

人气 7
标签:

【大纪元3月6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曾志远纽约六日专电)一群分别来自台湾和纽约华文界的妇女运动者,五日在纽约台湾会馆有了三个多小时的交集。二十余位来纽约参加联合国妇女大会的台湾代表团,从妇女身心健康、新移民女性、贫穷女性化、环保,谈到原住民妇权、性别专责机构等,彼此都相互勉励,留下下次再见的期待。

在纽约的协和基金会、北美洲台湾妇女会安排下,来纽约参加第五十九届联合国妇女大会的二十余位妇女权益运动者,下午和纽约地区的妇运工作者交换心得。

他们来自不同领域,学有专精,也都在自己的工作上奋斗经年,团长张玨是台大公共卫生学院卫生政策与管理研究所副教授、世界心理卫生联盟理事;副团长陈瑶华是东吴大学人权学程主任及哲学系副教授,强力推动台湾签署及批准“反对妇女一切形式之歧视公约”(CEDAW)。另一位副团长简扶育是台湾妇女团体全国联合会秘书长,以纪录片为大家介绍成立二十年的妇女新知。

励馨基金会执行长纪惠容谈少女人权政策,成立半年的励馨纽约分会,也将邀请纽约市的警察、学者、心理治疗师和社工师,举办有关家庭暴力的座谈会。

陈曼丽来自主妇联盟环境保护基金会,和大家分享台湾妇女在环保运动的成就;前妇女新知执行长伍维亭,说明外籍新娘与日俱增下的家庭暴力等新移民女性面临的问题;台北县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中心秘书丁雁琪,谈她的家暴及性侵害防治经验。

来自鲁凯族的原住民妇女温淑英,特别使用“卡拉鲁”的母语姓氏自我介绍,说明政府提升原住民教育的工作,及介绍年轻原住民认识母语、成立工作室的努力。她除了是励馨基金会社工外,也是原住民少女成长“葡萄园之家”负责人。

谈到贫穷女性化,台大社会工作系教授王丽容举出老年妇女、新移民女性、单亲母亲,是三类贫穷倾向较突出的群体。在解决政策上,她认为政府国民年金政策要考量老年妇女权益,建立多元文化族裔的思考模式,可解决新移民女性这方面的困境;在单亲方面,则应建构健全的学习网路。

专研世界贸易组织(WTO)的中华经济研究院/台湾 WTO 中心副研究员徐遵慈说,台湾经济成长趋缓、加入 WTO 后,对经济及失业率造成影响,妇女在这方面感受更深,她建议政府未来厘订经济政策时,应将性别考量纳入整体政策。

从台湾移民、在纽约市政府儿社福利局任职十八年的罗淑华,两度回台广泛介绍美国的儿福政策,认为两地最大的差异是台湾由民间推动,而美国完全由法律做完备的规范,所以儿童福利局“管得很多”,凡是因儿童衍生出的问题,政府都有强制性的作为。

纽约市华人家长学生联合会的周燕霞,平常也会为民意代表从事社区工作,强调性别主流化课题必须持之以恒;颜均萍介绍她的 International ResouceNetwork,是专门以性别研究为主题的跨国资料库。

这场名为“相遇在纽约 — 女人谈”的对话,有人也形容为“相知在纽约”,难得交流机会总是不嫌多,台湾代表团部分成员也努力在未来几天,试着与中国大陆代表团接触,甚至举办座谈,交换彼此在女权运动方面的经验。

相关新闻
台湾公股金融机构海外招商会圆满结束
民调:纽约是主办2012奥运意愿最低决选城市
纽约时报:香港民主派反应谨慎
纽约社区简讯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