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传半世纪 手工炒面茶

人气 23
标签:

【大纪元4月23日讯】自由时报记者江志明╱宜兰报导

台湾宜兰市刘钦隆继承父志
坚持手工制面茶
他说“老人家留下的信用不能打坏”
小摊子没招牌没店名
香浓古早味、人气不坠

香气四溢的面茶是六○年代台湾相当风行的乡土小吃,是解饥的正餐、也是吃巧的点心。随着时空改变,面茶逐渐走进历史,住在宜兰市西门路的刘钦隆一家人,守着父亲留下的面茶摊,坚持纯手工制作,香浓的风味,远近驰名。

位在宜兰市西门路这家面茶摊,没有招牌,也没有正式的店名,但每天上午六点到九点营业期间,总是门庭若市。大家都知道这家俗称“西门早点”的面茶铺,贩售的面茶口感香Q、用料实在。

五十五岁的刘钦隆与小他八岁的弟弟刘福元,从小就看着父亲炒面茶长大,直到四年前父亲过世,才扛起经营面茶铺的工作。

刘钦隆说,台湾光复后,父亲就开始卖面茶,当时宜兰市文昌路一带,有四、五家面茶摊,竞争激烈。现在附近仅剩他们一家,维系人气五十多年不坠的原因,就在用料实在,而且是手工炒面茶。

面茶的材料包括高筋面粉、猪油、油葱、糖、盐、芝麻等,制作方法就是猪油热锅后,将面粉放入锅中炒,再加入各式调味料,通常一次炒十五斤面粉。

负责炒面茶的刘福元说,面茶材料简单,但要做出好吃的面茶,就要真功夫。炒面茶的期间,必须不断持铲翻炒,以免烧焦,大约需要两个半小时才能完成。

由于手工炒面茶相当累人,现在店家大多改采机器炒面茶,不过,手工制的面茶,味道较香、口感更Q、热水冲泡之后的膨松度更佳,两者口感差距甚大,很容易就能分辨出来。

此外,他们还自创“面茶加油条”的吃法,口味独特,更能提供热量。刘福元说,早年民众大多从事粗重的劳力工作,体力消耗量极大,早上七、八点吃早点,不到十一点就肚子饿了,但吃他们的面茶,绝对可以撑到十二点,如果是冬天来一碗热呼呼的面茶,全身上下立刻暖呼呼。

除了面茶,刘家的杏仁茶同样采用手工制作,香气久久不散,让老主顾一吃就是十余年,甚至还有许多负笈海外的学生,带着面茶粉出国,想家的时候,泡碗热腾腾的面茶,一解思乡之情。

刘钦隆说,父亲经营这家面茶铺一辈子,打下相当好的基础,“老人家的精神不能失去、老人家毕生事业留下的信用更不能打坏”,因为这个想法,让他们战战兢兢,丝毫不敢怠慢,这门功夫因为辛苦,现在没多少人愿意学,他们的小孩年纪还小,长大后如果有兴趣继承这门事业,兄弟俩一定倾囊相授,但也不会强求,一切随缘。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香传半世纪  坚守老父信用
炖出好喝的汤 科学破解美味料理密技
洗米、泡米 掌握米水比例 煮出香Q白饭
比含糖饮料健康 世界各地9种优格饮报你知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