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毒业者:享受BT快速传输时可能夹带病毒

人气 15
标签:

【大纪元4月6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韦枢台北六日电〉BT(一种下载工具软体)正在网路快速流传,内容超大的影音档也藉由这种技术快速完成下载,不过资讯安全厂商指出,当网友享受BT 的快感时,也可能同步下载电脑病毒,随后招惹更多麻烦,而且这种下载行为涉及违反著作权法,网友最好三思后行。

资讯安全厂商趋势科技行销协理吴韶卿指出,比BT更早出现KaZaA(点对点档案传输程式)也曾发生许多夹带病毒事件。很多病毒会伪装成好玩的游戏、明星的照片、歌曲等,放在分享目录中,网友以为是要下载的目标,不慎下载后电脑就中毒;有的病毒则是在中毒的电脑中自动繁殖,再找通讯录中的名单散播出去。

吴韶卿举例,一只名为“WORM_LIRVA.C”的莉娃病毒曾透过ICQ、IRC、KaZaA等点对点档案传输程式所分享的资料夹感染其他电脑,这只病毒会透过多重途径传送感染,而且危害症状也兼具如同求职信等病毒特性,假借网路安全公司名义寄送修补程式、预览就中毒、窃取网路密码、卸载防毒软体、防火墙等行为。用户一旦中毒后,每逢7日、11日、24日,一开启网路浏览器便会自动指到某音乐团体网站。

另外还有两只中度电脑病毒。其中一只是“ WORM_FIZZER.A”泡沫病毒,此种病毒正透过电子邮件和点对点档案交换软体Kazaa等途径感染世界各地的电脑,具有蠕虫病毒的特性。第二只则影响甚巨的爱之门病毒的变种病毒“WORM_LOVEGATE.J”也在网友不备之际悄悄出现,侵袭全球电脑。

此外,“WORM_SWEN.A(伪善者病毒)”非常狡猾,它假借微软名义大量寄发修补程式的通知邮件,引诱微软用户中毒上当,若用户不察误以为是微软主动发出的修补程式通知而开启邮件执行附加档,便会中毒,接着病毒会透过微软的弱点,自动执行病毒程式,并利用多种传染方式进行大规模的病毒传播攻击。

除了网友本身应该随时更新防毒软体,不随便传输和下载,做好自身的防卫,业者也研发相关技术防止非法盗拷,例如美国微软公司发展出 DRM( DIGITALRIGHT MANAGEMENT) 的技术管理合法的拷贝份数或用在何种播放器上 (PC、PDA、MP3 PLAYER) 等,台湾部分线上合法的音乐,例如年代 imusic 就是采用这种技术,苹果的 ipod 也有类似的技术。

相关新闻
香港四名儿童出现发烧及呼吸道感染隔离治疗
香港4月2日短讯
垃圾邮件 别想进法务部
安哥拉马堡症病毒蔓延 首都民众人人自危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