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退基金监理会 劳委会倾向行政法人

标签:

【大纪元5月22日讯】自由时报记者丁匀婷╱专题报导

上市上柜公司近来兴盛推动公司治理,若此类公司设有1至2名独立董事,公司及社会往往称许有加,然而,数年内将成长到上兆元的劳工退休基金监理会里,每位董事都将是独立董事!

不过,这样的想法仍是纸上谈兵阶段,劳退基金监理会设置条例卡在立法院程序委员会,法案躺在立法院,眼见着劳退新制7月上路,劳委会焦急不已,劳委会副主委赖劲麟表示,立法院对行政法人的不熟悉,担心行政法人不受行政与立法部门监督,成为目前推动立法的最大困境。

赖劲麟表示:如果监理会采行政法人,劳委会将负责编列预算,支付监理会行政费用,并送交立法院审查,既然预算审查属于立委权力,一定可让立法院达到监督目的,立法院同样可要求劳委会与监理会负责人提出报告,并接受质询;实际上,现行劳保监理委员会也采此方式,通常不是由劳保监理委员会到立法院提报告,而由劳委会负责。

监理制度 非改不可

赖劲麟强调:以往劳退、劳保与退抚等3大政府基金皆为确定给付制度,基金操作所得不影响领取者的退休金所得,但劳退新制累计的劳退基金采确定提拨制,基金操作绩效好坏攸关劳工退休生活。

以1位月薪3万元的劳工为例,雇主每月提拨6%,薪资成长率3%,30年后退休,基金操作绩效若是1%(接近目前2年定存保证 ),劳工退休可月领5500元,若操作绩效是4%,劳工每月可领1万1000元,若操作绩效是7%,则劳工每月可领2万2700元,显见操作绩效好坏严重影响劳工退休领取金额,劳工会不在乎吗?

依官方资料显示,劳退基金累计18年来,实际收益年利率为6.21%,对照银行2年定存利率平均为5.88%,相当贴近2年定存利率,其他政府基金也面对同样的问题,有鉴于劳退基金将成为国内资金规模最大的政府基金,劳退基金监理会制度已然面临改革关头。

若再对照进步国家的退休金做法,有些国家政府退休基金开放不同基金组合,比如年轻劳工可自行选择高风险投资组合,年长劳工则可选择低风险投资组合,但台湾的劳退条例未赋予此种权限。

赖劲麟说:‘选择权的提供有许多配套措施,去年立法时,各界仍有不同意见,若未来国人有共识,愿意修法给予法源,让劳工自己选择投资方式,争取退休金高获利并承担风险,劳委会也将尊重此共识。’

然而,何谓行政法人,按政府研究报告指出,行政法人可说是行政机关及财团法人的中间类型,比行政机关组织及经营管理较有弹性,以确保国家任务能获有效履行,行政法人也较能厘清其任务特性,有助于强化监督。

但劳委会又何以坚持劳退基金监理会应采行政法人,赖劲麟表示,许多人不熟悉行政法人,对其采迟疑态度,实际上,他费心追根究柢,检讨了劳退、劳保及退抚等3大政府基金的现况管理运用问题,发现“专业人才不足”成为政府基金发展的致命伤。

就内部单位设置的人力编制而言,他指出,在劳退基金、劳保基金及退抚基金等3大退休基金中,现有的劳退基金达3000多亿元,监理会有24人,皆由劳委会人员任务编组兼办;掌理4000多亿元的劳保监理会法定员额有27人,劳保局财务处基金运用科专职人员约23人;退抚监理会法定员额为25至35人,退抚管理会法定员额88人,已任用76人,可聘顾问若干人,足见劳退基金监理会面临了名为监理会,却无力有效监督的窘境。

他表示,以往要求监理会承办人员需有公务人员资格,导致长期以来政府基金专业人才不够,即使公务人员具有财经背景,其条件足以出任监理会人员,但这些优秀人才往往优先选择财经部会,虽然政府基金监理会有心觅得顶尖人才,却受到先天条件限制。

更何况民间企业年薪数百万元,真正优秀的投资人才又怎会愿意留在行政机关领公务员固定的百万年薪,又全力付出替政府基金赚钱呢?而且,比较公民营金融机构薪资待遇也可发现人力问题所在,目前国内投信公司股票研究分析员工大约20位,平均负责操作200多亿元,国外投资信托公司的人力更多于国内,而且,经理级主管年薪约数百万元,1人约负责100亿元,但政府基金可能1名主管级公务员负责数百亿元,年薪约百万元。

但监理会采行政法人,是否就能网罗到优秀人才出任,赖劲麟说,他有信心找到好人才进驻监理会,积极带动基金绩效,如果改采行政机关组织形态,他忧心可能与现况一样,难找到优秀人才。

赖劲麟也强调,政府基金未来将建立独立监察人制度,监察人可单独行使职权,负责业务、财务、决算报告等审查,稽核财务账册、文件及财产资料,并且强化利益回避,不得假借职务权力,而图谋本人、配偶或关系人利益。

行政法人 一切透明

赖劲麟表示,在公务人员人事体制下,政府基金操盘人不易积极寻求绩效,只求不犯错即可,毕竟基金绩效好坏无关乎公务人员考绩或奖金,再加上近几年政府人事精简,先前各政府基金有意增加人力,皆无法如愿,若各界希望劳退基金监理会采行政机关方式设立,仍同样面临政府人事精简问题。

他指出,按劳退条例第4条规定,劳退基金监理会必须强调其独立性,相对于以往股市低迷,市场面立即绘声绘影地传闻政府基金进场护盘,若监理会采行政机关方式运作,劳委会对其具有上下属指挥关系,政府干预的质疑说法势必永存。

但尽管劳委会认为采行政法人较佳,外界仍质疑无法防堵政治势力介入,或排除政治护盘可能性,赖劲麟说,监理会将公布财报、投资计划,并要求联合会计制度,同一家会计公司不能合作逾3年,更重要的是,基金净值每年转入劳工账户,全民将共同监督劳退基金及监理会。

劳退新制7月上路在即,劳退基金监理会赶着在不到2个月时间内,完成设置条例立法动作,外界揣测劳委会急就章通过法案,可能影响立法品质与劳工权益,赖劲麟表示,自去年6月通过劳工退休金条例后,立委们要求在1年内开办,这对劳委会来说是1项艰钜的挑战,因此自去年7月开始邀集专家学者、劳雇主团体代表、金管会、保发中心、寿险公会及投信公会等参与立法,除内部会议外,还召开十多次会交换意见,政府并未闭门造车。

究竟劳退监理会采行政机关或行政法人,孰者好?赖劲麟说,立法初期,他同样面临极大考验,为求审慎,劳委会改请人事行政局委托学者研究,也曾透过研考会召集相关部会研议,经长远制度考量,才舍行政机关就行政法人。

其实,劳委会也了解沟通需要时间,但急切通过监理会设置条例的原因在于劳工退休金最慢于9月进账,若迟迟未通过法案,将无正式机关做管理运用。

赖劲麟指出,劳退基金是由监理会负责运用管理,其每年的运用绩效攸关劳工权益,若监理会无法于立法院本会期完成立法,基金将无法进行投资运用,最多只能领取因保证收益款而由国库拨补的数额,而不能获得基金专业操作获利的盈余分配,两者可能相差数倍。

照顾劳工 责任重大

劳退新制监理组织的选择,不脱行政机关、行政法人、财团法人3个范围,赖劲麟说,在防弊上,除了适用民刑法、资讯公开供全民监督,监理会还设计7道防线防止弊端,从市场风险控管、内部风险控管、外部风险控管等面向,采用公司治理设计方式,全面防弊,以确保基金安全无虞。

面对未来的劳退基金规模上兆元,有如大型资产管理公司,赖劲麟强调,劳退基金是劳工的血汗钱、养老金,制度的设计更是百年大计,政党或许时有轮替,但劳退基金的唯一目的就是替劳工不断赚钱,让劳工退休时,能领到更多退休金。

他坦言,制度没有完美无缺的,但行政法人确实是经过多方思考后的最佳方案,期待立法院能尽速让这个法案付委讨论通过,他相信,10年后回头看,这会是对得起劳工的正确方向。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前5大高职灾企业 台劳委会公布
五一劳动节逢周日 是否补假依劳动契约 
劳委会尊重五一劳工游行 支持多项诉求
不銹钢不保证不腐蚀 使用不当易酿悲剧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