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2千万农村儿童隔代教养

人气 24

【大纪元8月30日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石山采访报导) 随着中国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城市转移,许多农民工不得不把孩子留在农村,导致这些儿童只能与祖父母生活在一起,引起了诸多的社会问题。专家呼吁有关部门重视这个问题给社会带来的长远负面影响。

目前中国约有一亿多农村劳动力进入大中城市打工,由于他们无法携带子女在城市居住,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儿童缺乏父母的关爱是其中的问题之一。中国的中华家庭研究会最近公布的一项调查报告指出,中国农村有近两千万十四岁以下的儿童,因为父母常年在城市中工作,而被迫和父母分开生活。这些儿童通常和祖父母或其他亲人一起生活,其所衍生的社会和心理问题都值得全社会的重视。

现居美国的社会学者刘晓竹说,人类的儿童时期正是性格和人格形成的阶段,和父母长期分开生活,对儿童的影响极大,所造成的长期负面效果不可忽视—-

刘晓竹:“从社会学来看,这个问题是很大的问题,因为儿童在早期所受到的影响,终生挥之不去,所以说早期的教育,不光是知识上的教育,人格的培养、道德教育还有稳定的家庭关系,对他的心理成长是至关重要的。而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它的社会的心理素质,就跟这些儿童的心理培养和爱护、关心有着直接的关系。对下一代的影响在现在可能看不出来,但是他们毕竟要长大成人,这就会对中国的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社会心理的健康有着直接的影响。”

广东中山大学心理学教授郭女士介绍说,儿童长期不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容易造成儿童缺乏安全感,缺乏自信心,以及缺乏合作精神等性格缺陷—-

郭女士:“幼年的时候母亲的缺席,过早的把他交给老人,那这个孩子在最早期的婴幼儿时期就缺乏安全感,将来以后他就对人哪、对周围所有的,就不会产生安全感,对他的自信就有很大的影响。如果说双亲都不在,缺少亲子之间的关系互动影响,这个孩子的自我控制和对自己的感受性能都会减少。

男性的儿童如果他父亲的缺席,就会导致依恋在母亲身上,固着在母亲身上,那这个男孩就形成不了社会化角色的男性的人格特性,不论是在性心理上,还是在他将来的性取向上面,可能都会出现一定的问题。如果是个女性的话呢,就会形成感觉异性对她的排斥和不接纳,这是对自己自信、自尊的极大的打击。”

中国的一些专家指出,和父母长期分离的儿童,除了人格发育容易出现不健全以外,也容易发生意外伤害事故,他们被拐卖或被恶意侵犯等案件也时有所闻。中山大学的郭教授说,儿童心理和人格的缺陷,短期内可能很难看到具体的负面效果,但长期来说,对儿童本人和其周围的人都有不良影响。

郭教授表示,中国的两千万农村儿童不能和父母长期生活在一起,对整个社会的影响极大。她认为,政府确实应该重视这个问题,采取措施使这些儿童能够有正常的家庭生活—-

郭教授:“一般来说,父母亲就是颠沛流离,孩子跟着,这也是一段经历,这个没关系,他也是在影响。那现在农村的孩子根本就跟不上,甚至爸爸妈妈什么样子都想不起来,这种比例是很大,那对孩子的影响太大了,他是影响一个家庭和一代人的问题。两千万人,那是一个大国家的数字了,这个事应该有一些政策出台。现在好像有些城市也开始就地接受教育,好像有这种议题,移出户口的孩子的九年义务教育也开始要慢慢打开了。”

不过,在美国的社会学者刘晓竹分析说,由于这种问题对政府的短期政绩没有影响,对经济增长也没有任何帮助,所以很难引起中国有关当局的重视—-

刘晓竹:“对于各级政府领导来说呢,跟他的升官没有什么直接关系,跟经济利益,特别是地方的这些经济利益没有直接关系,所以引不起重视,这是问题所在。”

刘晓竹希望,中国的政府部门以及社会团体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关注社会弱势团体的社会状况和心理状况,否则中国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必将受到阻碍。

(据自由亚洲电台录音整理)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因病死亡农村儿童 一半未得到治疗
父母外出就业中国两千万农村儿童隔代教养
儿童微创手术疗效佳复原快  孩子少受罪
押金不够被拒收 婴儿生在收费处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