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添枝:贸易救济措施在国际经贸中争议多

标签:

【大纪元8月30日报导】(中央社记者唐佩君台北三十日电)台湾中华经济研究院院长陈添枝今天表示,贸易救济问题在国际经贸关系中有许多争议;东亚国家因为有共同贸易立国背景,对于贸易规则的制定与运用特别敏感;但他认为,国家内部改革比敲开已开发国家市场更重要。

中经院与世界贸易组织 (WTO)今天举行“贸易救济:东亚观点”研讨会,邀请台、日、韩及欧美等14位在贸易救济领域方面的经济与法律专家出席。陈添枝发表研究心得。

陈添枝指出,“贸易救济”问题一直是多边贸易规则谈判重点,经过多年磋商,国际对于自由贸易公平原则,以及违反此原则可采行的反制行为,已达成共识。但这不代表国际贸易间的许多纠纷以及报复行为将从此归于平静。

他说,实际上,各国对各种贸易救济措施运用 (倾销-反倾销、补贴-平衡税以及防卫措施 )仍然有许多争议,以致于有关贸易救济已成为 WTO争端解决最多受理案。

他表示,由近来纺织品市场开放,各受害国纷纷祭出反制措施,可见贸易救济相关问题是国际经贸关系中波涛汹涌的课题。另外,下一波的 WTO回合谈判重点之一“服务贸易市场开放”也将面临同样挑战。

陈添枝认为,WTO 成立后,其实多数开发中国家都是搭便车,虽然有获利,但很少有国家经济成长程度可以进入已开发国家;大部分国家都在意“市场开放”程度,但他认为,一个国家内部经济制度、贸易政策改革比一味狂敲已开发国家市场大门更重要。

他强调,大多数国家在洽签贸易协定时,优先对象都是高所得、大国、有大市场潜力的国家,不见得有利于小国,例如很少国家想与非洲国家洽签,所以,若一国内部经济不先改革,提供更多诱因让已开发国家重视,靠贸易救济措施毕竟还有不少争议。

相关新闻
全球芯片封装龙头日月光:将扩大美日墨产能
违反美出口法 中石油分公司遭罚1450万美元
胡塞袭击引发连锁反应 亚洲港口陷拥堵
618购物节销售下降 中国零售业前景黯淡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