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布袋戏打造台湾版的迪士尼(四):Cosplay嘉年华

子盈

标签:

【大纪元8月7日讯】台湾动漫画市场长期以来在缺乏自有商品的情况下,导致相关商品的产业发展亦跟着凋零。有趣的是,布袋戏却是一枝独秀地走上日本动漫市场的发展趋势,相关同人志、角色扮演(Cosplay)、周边商品等等,都在非“官方”(在此指的是推出布袋戏之剧集或角色的集团)的主导下蓬勃发展。

在这些活动,比较少受到“正规”学者、产业专家、公共媒体注意到的一环是Cosplay的部分,这是台湾青少年现今蛮流行的文化之一。Cosplay,是Costume-play的缩写,即扮演动漫画、电玩、电影、视觉系乐团和自创的角色,但Cosplay的对象并无一定的限制,只要是在扮演一个角色便是了;若是纯綷穿上一些特别的服饰,而没有一个特定的扮演对像的话,就并不算是Cosplay。Cosplay最初源自日本,是日本漫画商和电玩公司为了在一些商展中进行宣传,便找了一些男男女女扮演游戏或动漫画中的角色,以吸引消费者到该摊位,久而久之这种宣传手法渐渐变成动画迷的一种活动;透过扮演自己心仪的角色人物,可以让Cosplayer成为梦想世界中的人物,获得心灵上的满足。每次Cosplay的嘉年华,便让人宛如进入一个充满着童话、神话的虚拟世界。

Cosplay之所以在日本受欢迎,不但是日本的漫画和电玩发展蓬勃,而且说明Cosplay也是有益身心的兴趣,在扮演中不但满足了自己,亦能娱乐大众,更加可以交朋结友。Cosplay迷常透过亲手设计、制作扮相用的服装和道具,展现自我的特色;有时候几个朋友一齐合作扮演,彼此合作造服装、化妆,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现今许多网路社群便是不认识的一群人经由Cosplay展聚集而成的。

目前,日本的Cosplay活动已经脱离了漫画和动画的范畴,不独是日本漫画节的指定节目,更成为每年一个大规模的嘉年华,让一众Cosplay迷一显身手。日本每年的Cosplay嘉年华便集合了Cosplay界的精英,提供一个让他们大扮特扮的机会。虽说在某些节庆展览中,所见到的扮演人是主办单位聘请的专业行家,不过亦有一般平民迷Coslay成癖而乐此不疲,一有机会,便会尽情发挥表演欲。目前,Cosplay迷主要是年轻人居多,不过亦有小朋友参与其中,有些儿童更加是和家长一起装扮,达到阖家欢乐的效果。

和日本的相比,华人地区的Cosplay活动尚在起步阶段。90 年代初期,Cosplay传入香港,最初也是主要以“看版娘”的形式出现在同人志即售会中。至于台湾的发展状况,大约起自80年代晚于、于90年代开始兴盛,这与台湾的布袋戏发展有相当密切的关系,起源头始于台湾的布袋戏在80年代末所成立的一个组织,就是所谓的“角色后援会”。现今,台湾的布袋戏已成为许多国家Cosplay迷的最爱,像日本、韩国,都可以看到有人在Cosplay台湾布袋戏里面角色,显见目前在布袋戏扮装文化上,台湾堪称独步全世界。

Cosplay 在台湾可说是一种自发性的发展,安静的潜伏在同人志圈中,以兴趣为食粮,维系玩家的交流发展;直到近年来商业体系发现它的独特和宣传效益,加上一些团体希望能为Cosplayer争取社会定位与发展空间,开始进行较大规模的活动,也慢慢在学生族群中打开知名度。未来,若能以布袋戏打造台湾版的迪士尼,可以考虑融入Cosplay的精神,例如举办Cosplay嘉年华、在主题乐园中角色Cosplay各个戏偶人物。这些Cosplayer除了可以找专业的人扮演之外,亦可透过定期举行比赛的方式招募人材。不但可以藉由比赛达到公关宣传的效果,也可以透过比赛广邀国际的Cosplay迷共襄盛举,打响台湾的国际知名度。当然,若要请国际的Cosplay迷扮演相关的布袋戏戏偶角色,还需配合之前提到的几个将布袋戏多角化延伸到国外的方法。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咱来做布袋戏尪仔DIY  明天宜兰传艺中心举行
图片新闻: 陈其迈参观奥林匹克中心
以布袋戏打造台湾版的迪士尼(一):台湾的文化产业在哪里?
以布袋戏打造台湾版的迪士尼(二):多角化的延伸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