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互动】如何评价周恩来?(三)

人气 38
标签:

【大纪元1月24日讯】

(新唐人热点互动采访报导)

林晓旭:诸葛亮是讲“鞠躬尽粹,死而后已”。

陈破空: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那是真正体现了“忠”、“勇”二字。“忠”是对刘氏政权的一个忠,他这个两朝开济老臣心,自从下山后,从27岁到54岁死,这27年的拼打,为刘汉的蜀汉天下奠定基础,开疆拓土,而且他一辈子殚精竭虑的是怎么样?是一统中原,统一中国,平定南蛮,这是诸葛亮的“鞠躬尽粹,死而后已”。

联结收看

诸葛亮的“鞠躬尽粹,死而后已”真正是为国家,而且他当时治理蜀国,治理到“门不闭户,路不拾遗”,就大家睡觉不用关门,没人来抢;地上掉了东西不用怕捡不回来,没有人去捡,到了这个程度,治理得非常好,是中国的一个典范。

而周恩来相比的话,两个都比不上。忠,我刚才讲了是比不上的,那是一个不成立的忠。是个误解、完全是误解,愚忠,或者比愚忠还愚忠,是助纣为虐。

另一点来讲,治理天下,周恩来也比不上。周恩来虽然也做过一些努力,想在毛泽东的重重阻扰和迫害之下,做一点经济建设,但是事实上在周恩来和毛泽东执政的27年,中国的经济是到了历史的最低点。有五十年代的大跃进的崩溃、有六十年代的大饥荒、有文革的大破坏,中国的经济整个陷于崩溃,这在历史上是罕见的。

这一对君臣的搭配恐怕是中国历史上最坏的一对搭配,他们就成天的忙于宫廷的权力斗争,完全不顾老百姓的死活,最后在文化大革命中,甚至把六亿人都卷进去斗,整个六亿人是不工作、不生产,在那里像疯子一样的斗,简直是按照一句通俗的话来讲,就是是把中国人的脸算是丢尽了。

从这个角度来讲,我看周恩来和诸葛亮,完全是一个在地上,一个在天上,小巫见大巫,完全不能相提并论。

林晓旭:好,那下面我们再来接一位观众朋友的热线电话,这是曼哈顿的刘先生。

刘先生:陈先生,主持人您好,您刚才说的周恩来,周恩来确实是一个大奸诈,他不是马列主义者,为什么毛泽东要整那么多人,在那成天争?如果说他站出来,站在正义上,他就是好的,为什么死的时候,千刀万剐都是他,因为做那么多损德的事,所以千刀万剐。我没有什么说的,就这样,周恩来他是一个大奸诈。

林晓旭:好,谢谢刘先生。这可能回到刚才天笑先生讲的,就是周恩来本身也是一个悲剧的制造者,不知道您能不能再进一步的阐释一下,他有那些方面也促成了这些悲剧呢?

李天笑:比方最简单的,当时在发动文化大革命的时候,毛泽东是要摸底的,他是要决定,发动文化大革命,有没有这个可能,有没有这个把握?能不能把刘少奇搞下去。当时他就发现周恩来实际上对刘少奇也倒不太下去,他是可以做这个承诺,这个牺牲的,就是他是不在乎这些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他才发动文化大革命的,这是一个。

再第二个,在文化大革命当中,毛泽东曾经三次,至少是三次吧,就是针对周恩来来的。一次是,当时就是搞了伍豪事件,就是利用伍豪的名义,把周恩来叛党的这个事情搞出来。但最后发现当时军队方面干预了,就是在军队系统里,周恩来有很多的人,毛泽东最后是退缩了,退缩了反而把连动的这些人给逮捕了。

第二次,就是当时来说要抓“军内一小撮”,搞“军内一小撮”的时候,也发现邓小平在军队里也有很多人,毛泽东也没有敢放手干,最后也是就此罢休了。

最后就是刚才陈破空先生也提到了,除了搞“评水浒”以外,实际上批林批孔批周公,当时实际上也是毛泽东对准周恩来来的。

林晓旭:后来好像也不谈批周公,只谈批林批孔。

李天笑:但实际上这个目的是针对周恩来来的,后来还没有搞掉林彪,在卢山会议之后,当时周恩来就把他大约有一百个将领留下来了,当时就把他自己历史上对毛泽东的这些过节,全部都跟他们讲了。

里面有很玄妙的话,就是这个毛泽东著作是很难懂,很难懂的。换句话说,如果毛泽东跟我有什么样真正的冲突开始的时侯,你们一定要好好的研究研究,不能够轻易的做出判断。

那么实际上这时候周恩来已经很清楚的知道,当这个林彪被搞下去之后,他跟毛泽东之间就处在一个直接对立的状态之下了,也就没有一个中间的保护层了,这也就是为什么后来周恩来会嚎啕大哭,就是林彪的飞机落到蒙古以后,他就嚎啕大哭。

嚎啕大哭的原因不是说为了哭林彪,也不是为了哭谁,是哭自己将来可能被毛泽东搞死,那实际上也就是那么回事儿。

那换句话说,我觉得还有一点也是很重要的,就是毛泽东和周恩来之间的关系,表面上看是一种君臣的关系,实际上他们的关系,就是邪教教会当中的一个教主,和一个他的属下的主要成员、助手的这么一个关系。

这像黑手党里边一样,这个黑手党比方说他把所有的人都搞下去之后,那其他的系派的人都要一个个跪下来,闻他的手,这个道理是一样的。

就是毛泽东和周恩来的这种关系,我们不能简单的从君主之间的关系来这么去评断它,实际上这是共产党内部不断的斗争哲学,它就是不断的通过排除异己,就是这种方式来不断生存的。它这种方式就决定了它不断的清洗,而周恩来只不过是在它整个不断的清洗的历史过程当中,一个显出来的悲剧而已。

林晓旭:那么说到这一点,周恩来能够经历这么多的运动,人们都说他是不倒翁,是多次政治运动的不倒翁,那么您觉得他的人格方面有什么特点,使他能够成为不倒翁呢?

陈破空:周恩来的确也是个奇人,他的性格说好听一点,有很多可爱之处。这个人是长得一表人才,自幼也很聪明,也读了很多的书,他受欢迎的程度是令人难以置信的,在中共党内,他很年轻,28岁就位居要津,是在最高领导人地位。在军队里面,像黄埔军校,也就当什么政治部主任,而且是跟蒋介石关系很亲善。

林晓旭:那时是中将?

陈破空:对,他跟中共党内各派各系关系都不错,但是到了要翻脸的时候,他一定会站在权力的这一边,就是毛泽东这一边,他不仅是和毛泽东站在一起,导致了彭德怀的悲剧、刘少奇的悲剧,林彪的悲剧更是周恩来一手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他跟林彪的关系非常好,好到什么程度呢?林彪比他年轻,资历比他浅很多,但是文革一旦确立林彪是继承人,是敬祝林副主席身体健康的这个口号确定之后,周恩来就反过来也效忠林彪。

结果林彪死了之后,他们去抄家,发现了林彪和周恩来之间大量的互相手书的一些信,结果江青派人查到之后呢,就故意暗示周恩来查到了多达二百多封周恩来写给林彪的信,是非常效忠,甚至说的不好听,是非常肉麻的,对林彪是极尽尊重和夸奖的。

而且周恩来在林彪死前每次去见林彪都说是汇报工作,向林副主席汇报工作,非常谦卑。拿到这个信之后,完全可以做为整周恩来的一把。

但是周恩来那个时候不动声色,意思是说你们看着办吧,结果江青为了和周恩来搞好同盟关系,就下令把那些信全部烧毁。

所以周恩来对江青此举非常感激,投桃报李,所以在很多时候就支持江青。说周恩来的性格,可能跟他的家庭、身世、当时的环境有关,他做为所谓中共党内的不倒翁,稳定器,跟他这样的一个天性,和中共党内的文化,有这么一个巨大的关系。

我想他这个本领确实是非常高,但是他确实活得很累,所以他的鞠躬尽粹,死而后已,就是在为这个权力斗争鞠躬尽粹,在保护与反保护,在打倒一波又一波,在这样当中去死而后已。

这个林彪事件,你看他跟林彪的关系是这么的好,1971年5月1日,最后一次林彪和毛泽东见面的时候,周恩来还极尽调和,毛泽东和林彪已经翻脸了,互相不说话,在天安门城楼,当时还有高棉的西哈鲁克在,结果林彪看到毛泽东不理他,就干脆下楼走了,谎称是上厕所。

结果周恩来就很紧张,马上说没有毛主席和林副主席的像在天安门城楼怎么行呢?就怕外界解读为另一次分裂,马上用人工手段拼凑了一个人像,当时连美国的中央情报局,英国的远东情报局都没有发现这是个拼凑的像,是周恩来的杰作。

结果周恩来干得这么呕心沥血,要弥补毛林之间的关系,但是当毛林最后决裂的时候,周恩来站在了毛的那一边。

林彪的飞机上天之后,开始是往南飞,并没有打算往北飞,但是周恩来下令关闭全国的机场,林彪的飞机无法降落,一回到山海关也无法降落,北京机场也无法降落,最后只好往北飞。

所以这有个说法,党内的说法是林彪是被周恩来逼走的,而周恩来逼走他,那当然是站在毛泽东那一边。但是毛泽东觉得要搞倒林彪是不容易的,还要假手周恩来,免得闯下大祸,收拾不了让周恩来去擦桌子。

所以在毛泽东南巡途中,周恩来担任收拾林彪的一个角色。所以周恩来这种性格特征是非常复杂,把中国古代封建的这种“厚黑学”:这个脸皮厚、心肠黑;好话说尽、坏事做绝这套“厚黑学”学得非常精通。我看古往今来“厚黑学”之大成,当推周恩来莫属。

林晓旭︰您这个结论可能对很多观众都感到吃惊的。很多人多少年过来了,都是谈到人民的好总理之类的。

(待续)

(据新唐人电视台《热点互动》节目录音整理 2006/1/24 6:51 AM)(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揭穿一个联合国“破例”为周恩来逝世下半旗的著名瞎话
毛泽东﹑周恩来到底是些什么样的人 (二)
《人祸》第二章:大炼钢祸延全国
上下五千年:历史真貌─中共暴政统治时期(十九)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