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合作论坛折射公车腐败

人气 1
标签:

【大纪元11月10日讯】(大纪元综合报道)据新华社消息,为应付十一月初在北京召开的中非合作论坛,京城将约49万余辆公车入库封存后,交通流量、拥堵报警数量比平日明显减少,北京城呈现出少有的一路畅通。报道称,这期间未见有机关、事业单位办公效率受到严重影响的报道,多数市民也没抱怨出行受到影响。许多国内媒体将之归功于管理有方,然而也有多家报纸指出,从一个侧面可以证明,从提高效率、节省财政支出的角度出发,当前公车改革亟待加大力度。

有人对此做了简单的计算,假设这49万辆公车平均价格在10万左右的话,总花费即为490亿元。意味着全国人民为北京这49万辆公车每人均摊了约38元。

南方网发表评论指出,据保守统计,中国国公车目前已达350万辆,每年用在公车上的开支达3000亿元,远远超过全国军费开支,甚至超过全国教育经费和医疗经费之和。“封存49万辆公车却不影响办公效率,这是对公车腐败之甚的鲜活写照。”“原来这么多公车都不是因为工作的需要,而只是因为‘尊贵的屁股’需要”。

据新华网报道,西南某贫困县算过一笔账,每年用于公车的开支,竟占全县行政开支总数的
40%;而西部地区的大部分县公车数量已超过200辆。在公车的采购、使用、维护、修理等等的环节,还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腐败、浪费严重的情况。

济南时报也曾发文痛批公车已经成了“用公款购买的私车”。根本原因是体制、制度上的不完善。学者焦建国曾撰文称,公车等职务消费是一个模糊的“灰箱”。在这个“灰箱”内,既有公务人员履行公务必须的消费,也有履行公务需要,但不需要那么多或那么奢侈的过度消费,还有利用职务之便或假借履行公务用于满足个人需要的个人消费。灰箱”不破,公车永远是“用公款购买的私车”,寄生于此的腐败就难以消除。

另据华商报报道,老百姓对公车私用、公车浪费乃至官员“屁股下的腐败”一直深恶痛绝。当前的公车改革,比较普遍的思路是给各级官员提供不同数量的交通补贴以减少公车数量, 但这些交通补贴动辄就是每月好几千元。对此,舆论普遍担心这种数额不菲的交通补贴会成为各级官员堂而皇之的“第二工资”。@(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大陆公车费超过军费开支遭批
政协委员指官员公车消费接近国防开支
胡少江:职务消费货币化的实质是腐败合法化
旅游攻略出版商“孤独星球”退出中国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