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总理结束访华 中俄间戒心未减

人气 2
标签:

【大纪元11月12日讯】(大纪元记者吴兴俄罗斯编译报导)俄罗斯总理弗拉德科夫从11月9日至11月10日对北京进行了为期两天的访问。中国官方报导称,此次中俄双方签署了包括能源、矿产勘探开发、林木加工、基础设施、汽车制造等在内的八项合作协议。此外,俄罗斯总理在访华期间还出席了中国的“俄罗斯年”闭幕仪式。

但有评论指出,在中共与俄罗斯极力向外界展示双方友好关系的同时,两者间的相互不信任关系以及相互间强烈的戒心却丝毫未减。

俄先进武器技术“留一手”

比如,俄罗斯在是否邀请中国参加研发第五代战斗机再次出现反复。俄罗斯《消息报》11月6日发表文章形容该问题显示出的俄中之间不信任关系时表示:“好的电视剧就是要有不断变来变去的剧情”。

俄军事技术合作局副局长11月2日在参加2006年珠海航展时,曾对中方表示:“我们邀请了包括中国在内的若干国家参与第五代战斗机的研制工作”。但他的表态立即在俄罗斯国内招来了声讨浪潮。

俄罗斯战略和技术分析中心负责人鲁斯兰‧普霍夫透过媒体表示,杰尼索夫应该是有点“头脑发热”,才可能一时说错了话,“因为这样重要而且存在激烈争论的问题至今仍没有得到普京总统的最终决定”。

俄罗斯军备专家皮亚图甚金强调,到目前为止,俄罗斯只邀请了印度参与第五代战斗机的研制。他表示:“同中国相比,俄罗斯同印度合作并不存在军事、政治方面的任何风险,所以对俄罗斯更为有利”。

同俄罗斯已经与印度顺利地进行着如苏-30MKI战斗机、布拉莫斯巡航导弹等等其他一些高精先进武器联合研发项目相比,俄罗斯除了内定不向中国出售那些甚至已经出售给了印度的战略武器之外,还要求向中国出售的武器技术同本国军备技术拉开10-15年的距离。此次第五代战机的联合研制问题,再次显示出俄中之间的戒心仍然无法消除。

中方不满,取消俄防长访问

据俄罗斯媒体透露,实际上,俄中双方在一些常规武器的采购合同方面也遇到了困难。俄罗斯方面表示,由于技术原因,已被迫停止执行总金额达15亿美元的向中国出售34架伊尔─76军事运输机和4架伊尔─78空中加油机的合同。

就此,中国已经表达了对俄罗斯不履行伊尔–6和伊尔–78飞机合同的不满,并取消了原定9月份在北京所举行的中俄两国国防部长的会晤。但有俄罗斯军事评论家认为,中国除了耐心等待之外别无选择。

此外,据消息人士透露,除了不履行合同之外,俄制武器价格近期大幅上涨也令中方十分没有脾气。

石油合作协议无法落实

在中俄之间高调宣传的石油进出口合作协议方面,很多协议也根本没有落实。其中一个例子:根据双方合作协议,俄罗斯通过铁路在二零零五年应向中国输出石油一千万吨,在二零零六年达到一千五百万吨,但是俄罗斯“后贝加尔–满洲里”海关2006年初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俄罗斯铁路输送原油实际只出口了五百一十八万吨。

有评论猜测,俄罗斯试图用能源物资短缺抑制中方经济发展。与此同时,中方也心知肚明的开辟哈萨克斯坦等其他石油采购渠道,不但丰富石油进口渠道,也向俄方施加压力。

电力价格谈判艰难

据俄罗斯新闻网报导,俄统一电力公司11月10日对外声明表示,在弗拉德科夫总理访华期间,该公司与中国国家电网公司会签署了关于俄国向中国出口电力项目的基本文件。 双方计划在未来五年内,在中俄远东地区建设多家发电厂,以满足中国的能源需求 ,估计总投资额达100亿美元。

但同时俄罗斯媒体引述消息人士的评论透露指出,目前双方仍无法就投资和发电厂的产权问题达成一致。此外,电力价格也是双方谈判的难点之一。俄方威胁称,如果电力价格“不具有足够吸引力”,俄罗斯将退出这一计划。

俄社会对中国移民戒心重重

除了合作协议的执行显示出双方之间仍然缺乏信任度之外,俄罗斯社会也充斥着对中国移民的戒心。

目前俄罗斯人口呈现负增长,普京在今年的国情咨文中透露,俄罗斯人口正在以每年70万人的数度递减。而在政府制定的各种简化外国移民登记政策中,相对于前苏联各加盟共和国公民将拥有的优惠条件,可以说,针对中国移民的政策却是越来越严格。中国非法移民被抓获、遣返等消息经常被俄罗斯媒体报导。

在近日,有俄罗斯媒体报导称,位于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的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州议会11月8日举行的一个针对该地区自然资源、生态保护会议上做出决定,州政府必须立即制定具体措施,以便能够掌握该地区所有中国人的来往情况,以及他们的被雇佣工作情况。

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州政府农业部部长瓦西里‧塔拉鲁耶夫在会议上透露说:“我们将在近期对所有中国人进行清查登记。因为很多中国人没有在移民局护照管理局进行过正式登记的”。

此外,为了减少中国非法移民进境可能性,在俄罗斯外交部长谢尔盖‧拉夫罗夫表示将修改与中国的一些合作协议之后,俄罗斯旅游署在日前做出决定,中国游客在俄最长停留时间将由30天缩为15天。

总而言之,虽然有着中俄双方间高层频繁互访、大量合作协议签署和“俄罗斯年、中国年”等表面繁荣热闹的景象,但是就双方间实质的关系,我们仍然只能得出这样的结论:中俄间戒心未减。(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中俄态度丕变 制裁北韩生变数
图文:重演俄法战争 拿破仑再现
十月十九日亚洲财经要闻
俄罗斯年  中俄高层交往创新纪录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