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工研院:2010年全球太阳光电供需结构趋平衡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1月22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韦枢台北二十二日电)工研院产经中心机电运输组研究经理王柏元今天表示,全球太阳光电仍处于需求大于供给,且成本偏高,估计2010年全球太阳光电产业供需结构将趋于平衡,但随后十年将进入产业结构调整期,过度投资的厂商将被淘汰;至于单一国家利用太阳光电,厂商最应该注意中国大陆市场。

经济部技术处ITIS计划举行“2006发现台湾建构未来产业研讨会”,今天议题为“太阳光电产业发展契机”;王柏元以“全球太阳光电产业前景探索”为题,发表上述分析预测。

王柏元表示,全球太阳光电产业发展主要国际厂商目前以垂直整合方式运作,以部分自给自足方式提升竞争力;台湾太阳光电厂多为中型企业,以产业价值链来看,在下游应用系统部分,受限于国内市场有限,且终端系统出口性不高,因此,国内终端应用系统能量较为薄弱。

另外,他表示,在上游硅材料供应方面,受限于硅材料生产技术封闭、制程耗能及具危险性,使得台湾太阳光电产业所需硅材皆仰赖进口,形成台湾太阳光电产业链以太阳电池cell段为主力的独特产业型态。

他说,世界各国都由政府政策支持太阳光电发展,带动相关产业和规格制订,在已开发国家都基于环保和能源日竭等原因逐步改用太阳光电,而且还能将多余电力卖回给电力公司,反而还有盈余,德国就是最佳案例;但新兴国家多利用太阳光电设备弥补电力不足缺陷。

王柏元指出,以单一国家来看,2005年中国大陆太阳光电发电量占全球3%,2010年可达4%,估计2025年时可达到23%。

他说,若从2005年到2025年全球各大国太阳光电发电量来看,中国大陆合计到86100百万瓦,年复合成长率达33.4%,值得台湾光电厂商多注意。

他说,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结晶硅太阳电池仍是市场主流,根据调查,2004年结晶硅太阳电池占93%,薄膜硅太阳电池仅占1.7%,染料敏化太阳电池占1.3%,预估2010年结晶硅太阳电池衰退仅占50%,薄膜硅太阳电池增长到30%,染料敏化太阳电池亦占8%。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