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青年调查:多已沦入“下流社会”

标签:

【大纪元11月30日讯】近日来,一套根据经济收入、价值观、生活习惯等来判断社会阶层的“下流社会自测题”正通过邮件、BBS在青年人当中广泛传播。“对人生缺乏热情”被认为是“下流社会”的最大特点。有评论认为,之所以说年轻一代源源不断地落入“下流社会”,并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比上一代人的收入低,更在于他们的沟通能力、生活能力、工作意愿、学习意愿、消费意愿等的全面下降。

据中国青年报报导,“下流社会”是相对于“上流社会”的一个特定概念,来源于2005年轰动日本的畅销书《下流社会》,意指大量年轻人在空前严酷的竞争压力下,逃避做事业和家庭顶梁柱的责任,在工作、婚恋、学习中自我放弃,最终导致从社会中间层向下滑落。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日前与某网站联合进行了一项在线调查(4130人参加)——“你对人生缺乏热情吗”,结果显示,71.0%的人认为现实生活中充满了焦虑,55.0%的人对人生缺乏热情。

“还没爬到中层,就开始往下掉了”

每天上网玩游戏的时间越来越长,五年内不知结婚为何物,没什么具体的人生计划,讨厌和别人比较……26岁的郭默默觉得每条都是自己生活的真实写照,他哭丧着脸说:“还没爬到中层,就开始往下掉了。”

刚毕业时,郭默默去了一家大型民营IT公司,每月拿几千元薪水,“那时心气很高,觉得只要奋斗几年就会从外地穷学生变成体面白领,过上不错的生活。”但毕业3年了,郭默默发现根本就是入不敷出。

工资没涨多少,生活成本却持续飙升。郭默默和女朋友从大学起谈恋爱到现在,已经7年了,但到现在都还买不起房子。至于结婚的事,他一直不敢提。也不知道五年以后的生活是什么样,也不愿意想。

自认下滑 自得其乐也挺好

陈润道貌似“中间阶层”,可一做完测试,他立刻心甘情愿接受了“下滑”的符号。

月薪7000元,两年前父母帮忙交了房子首付,陈润道的生活挺让人羡慕的,但他还是会时常觉得很“郁闷”。广告业竞争激烈,还是个吃青春饭的行业。工作没几年,他已经成“老人”了。眼看着刚毕业的大学生一拨一拨地来了又去,而他还在创意组长的位置上原地不动。上面有创意总监霸着,下面更年轻的虎视眈眈,职业焦虑一年强于一年。再过几年去哪儿?都是一片迷茫,结婚的事情也是不敢想。

陈润道的大学同学姜飞工作了几年下来,连个小课长都没混上,每月挣的钱交了房租后便所剩无几。2004年一狠心辞职去读MBA。“现在MBA不值钱了,就业也不容易,跟家里借的10万元学费,现在还没还上呢。”

姜飞重找工作时的一句感慨让陈润道记忆犹新,“什么是生活,生活就是一个锤子,把你的理想坛子一个个击碎!”

“下滑就下滑吧,自得其乐也挺好”,陈姜二人现在对什么事情兴致都不大,最大的爱好是睡觉和玩游戏。“每天工作累得半死,休息天就在家睡大觉,平时晚上就上网打游戏,偶尔聊天,在公司脑汁都耗尽了,回家就什么都不想了。”

据报导,在本次调查中,过半的受访者都承认自己身上的“下滑”标签。71.0%的人认为“现实生活中充满了焦虑”,“年轻的一代普遍缺乏安全感”的选择也高达65.7%。57.6%的人认为这种状态是年轻人“对空前压力的反抗”。@(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自杀成中国青年首位死因
中国专家:记者与企业主管等职业最易过劳死
专家:中国式丁克 看似自在 隐患不少
中国官员的非正常死亡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