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生命力】阿嬷ㄟ电风 传承竹编文化

——宜兰尚德社区编织优美的家园
文/余丽珠 摄影/曾汉东
font print 人气: 27
【字号】    
   标签: tags:

尚德社区位于宜兰县员山乡的中心点,风景秀丽,民风淳朴。早年宜兰河的旧河道流经此地,密布的支流经常泛滥成灾。近年来,居民积极参与社区营造,成果斐然。休闲农业和传统竹编文化交相辉映,尚德摇身一变成为健康优美的社区。

台七线省道纵贯尚德社区,东部为人口密集的传统聚落区域,西部则是农业平原区。和台七线省道平行的大湖溪是宜兰河的上游,早年水患频仍,居民为防止水患,建设石造古堤防(全宜兰县最古老的堤防)以保护生命财产的安全。日据时期实施水利设施后,水患问题解决,石造古堤防也功成身退,然而居民仍尽心维护古堤防,保存地方文化资产。

大湖溪因为截流而河道变小,但因地底伏流涌泉充沛,水资源丰富,溪水仍川流不息,是居民永续的命脉。1993年,尚德社区发展协会成立,开始推动生态环境改造。协会组织居民成立了一支巡溪队,进行大湖溪生态保育工作,同时大家出钱出力,亲手铺路、种树,进行环境绿美化,兴建大湖溪畔的“尚德河滨公园”。公园设有亲水区、健康步道区、凉亭及垂钓区,成为居民农闲休憩的好去处。

环境改造后,农业平原区已成功转型为休闲农业区。漫步其间,时见觅食的白鹭鸶点缀于田园阡陌间,也时常可窥见保育鸟类翠鸟(钓鱼翁)的身影,美丽、悠闲的乡村景致引人入胜。

尚德社区拥有丰富的文化资产:具180余年历史的三合院林家古厝、树龄已届200年的宜兰县列管保护树木——老枫香树、160余年历史的慈惠寺、百年石造古堤防等。为搜集保存农村文物、口述史料、社区情报等珍贵的文化产物,特成立了尚德文史工作室,记录社区文化点滴并协助与推动社区总体营造。

林家古厝保存三合院的规模,是尚德社区重要的文化资产。

树龄已届200年的老枫香树是宜兰县列管保护树。

健康营造小站 提升生活品质

尚德社区居民热爱家园、凝聚力强,他们深刻体悟到营造优美故里是每个社区居民责无旁贷的事。社区营造员张吉鸿表示,居民的健康是社区营造最重要的一环,发展协会努力着手社区健康营造,在卫生所协助下成立“健康营造小站”,办理各项健康活动、保健咨询、血压检测、社区保健志工培训等,并且常常举办健康营造课程。谈到甫举办过为期一个月、每周上一次课的老人健康俱乐部,张吉鸿开心地说:“居民的回响很大,参加人数超过100个名额。老人家可以在学习做营养餐的过程中,认识健康饮食及运动的重要。”

居民吴火德老先生无偿提供一千多坪的田地,打造社区健康空间——木球场,免费让社区使用10年。居民可以在工作之余到木球场打木球、九宫格同乐,兼顾休闲及健康。

居民在工作之余打木球,兼顾休闲及健康。

社区福利也是社区发展协会致力营造的项目之一。曾经获得警民合作奖的社区守望相助队、老人营养午餐(志工会帮忙把午餐送到行动不便的老人家中)、长寿俱乐部、歌友会、儿童及妇女电脑研习班、儿童课后辅导班等多项福利设施,大大提升了居民的生活品质。

传统工艺竹编文化的传承

早期的农业社会,普遍利用竹材编制竹篓、竹扇等农具及生活用具。尚德社区是个典型的农村,竹围众多,社区耆老人人都会编织扇子,打油诗“阿嬷ㄟ电风”——“竹扇引清风,打死蚊仔公,虽然不值钱,连用二、三年。”道出了早年农村的生活方式。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竹编工艺已渐趋没落,有鉴于此,尚德社区于2001年成立“传统手工艺竹编培养师训练”,请社区耆老教学,致力于传统工艺竹编文化的传承。

早期农村使用的各种竹编生活用具。

竹编器材是早期农村的生活用具。

张吉鸿表示:“社区总体营造要有永续的概念,要兼顾环境、文化、福利健康、产业等多种面向均衡发展,不可偏颇其一。”

2003年,尚德社区发展协会参加“社区总体营造年会”,其努力发扬竹编文化的精神感动了文建会,2004年,文建会自动补助一笔“社区产业诊断计划”经费。社区发展协会将居民吴火德提供的免费使用10年的砖造瓦房修缮后,成立古色古香的“竹编工作坊”。工作坊设有竹子工艺展示区、竹子工艺DIY体验区、竹工坊作业区等。展示品包括早期的农具及生活用具、各类竹子及竹编艺术品等。

“丹顶鹤”展现竹子工艺之美。

2005年,尚德社区通过劳委会多元就业开发方案,传统工艺竹编文化得以扩大推广,深获各界好评。张吉鸿说:“社区能够成功改造,是所有居民共同努力的成果。”他表示,未来将致力于社区健康面的营造,扩大推广竹编文化,也希望整合社区内的产业,让“打造尚德成为健康优质社区”的理想落实,也让游客感受尚德社区之美。

竹编艺术品——竹编画。

*****

张吉鸿 永远的社区营造员

打造尚德社区优美的家园,任职劳委会多元就业方案尚德社区专案经理人张吉鸿扮演着推手的角色,他表示,社区总体营造是一条不归路,更是最有意义的社会公益活动。

军官退休的张吉鸿是个农家子弟,从小家境清寒,求学过程因为品学兼优,一直有奖学金的资助鼓励,替家人减轻不少负担。他有感于成长过程经常受惠于他人,取之于社会,应该回馈给社会,因此于二十多岁时就开始投入社会服务工作,陆续加入太平山国家森林、救国团等多项志工队,热心参与公益活动。

张吉鸿说:“通常军人都是给人严肃、与社会有隔阂的刻板印像,其实他只是被框架在那样的生活圈里,没有走出来而已。军人也是老百姓,平时保卫国家,休假时也可以参与社会工作,回馈社会。”他乐于助人的情操,甚而影响朋友、同仁一起参与,在联勤服务时曾获多项褒奖,1998年更获得了“国军全民模范”的殊荣,可谓军人的楷模。

1999年,张吉鸿从军中退休后,应尚德社区理事长之邀,担任社区发展协会的总干事,积极推动家乡的总体营造。受其影响也加入社区营造行列的张太太,娓娓道起张吉鸿参与宜兰县社区日历编制的情景:“他全心投入,每天除了吃饭、睡觉时会在家里出现外,几乎不见人影。长达整年度的过程,酸甜苦辣尽在其中。”

担任一届总干事后,张吉鸿即卸下职位,他表示:“营造社区需要长时间的规划与经营,它不属于某个人。”因此他选择让年轻人发挥,将自己定位为“社区营造员”,一步一脚印,继续推动社区发展,为编织优美的家园而努力。

*****

社区歌友会 夫妻对唱情意长

星期天下午的尚德社区活动中心,正好是歌友会开放时间。门一打开,现场的欢乐氛围顿然相迎。舞台上歌声正酣,舞台下有人和声、打节拍,有人随着歌声翩翩起舞,好不热闹。

桌上排放着井然有序的点歌单,座位上几十个歌友等着高歌一曲。负责播放歌曲的志工是一位国中老师,他表示,歌友会的开放时间是每个星期三、六、日,自己不是在地人,因为喜爱唱歌,每个星期天固定到尚德社区歌友会服务。他说:“唱歌可以联络感情、纾解压力,有益身心健康。尚德社区歌友会的环境很好,室内不能抽烟、喝酒、嚼槟榔。每个人都很守规矩,以歌会友,大家都成了好朋友。”

尚德社区歌友会以歌会友,大家都成了好朋友。

尚德社区歌友会采会员制,一对宜兰市来的夫妻表示,唱一次卡拉OK要150元,这里每年只收1,200元,真是太划算了。他们开心地说:“这里的歌友有很多都是夫妻档,每逢假日,我们夫妻就会一起来唱歌,感情也变好了。”@*(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